方劑組成解釋
黛黃散中包含黃柏,主要原因有二:
一、 清熱燥濕:黃柏性寒,味苦,入腎、膀胱經,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之效。黛黃散為治療濕熱蘊結所致的皮膚病方劑,黃柏能清熱燥濕,去除濕熱之邪,配合其他藥物達到治療目的。
二、 抑菌止癢:黃柏還具有抑菌止癢的作用。對於濕熱所致的皮膚病,如濕疹、皮炎等,黃柏能抑制病菌生長,減輕炎症反應,達到止癢效果,改善皮膚症狀。
黛黃散中含有青黛,主要基於其以下兩個原因:
- 清熱解毒:青黛性寒,味苦,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消腫之效。對於熱毒熾盛,導致的咽喉腫痛、口舌生瘡、皮膚紅腫等症狀,青黛能有效抑制炎症反應,促進傷口癒合。
- 化瘀止痛:青黛能活血化瘀,消散瘀血,對於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等症狀,可以起到消腫止痛的作用。
因此,黛黃散中加入青黛,不僅能清熱解毒,還能化瘀止痛,達到治療多種病症的效果。
黛黃散中加入黃連,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清熱瀉火: 黃連味苦性寒,具有清熱瀉火、燥濕解毒之功效。黛黃散主要用於治療濕熱蘊結、脾胃不和所致的黃疸、腹脹、納呆等症狀。黃連可以清瀉濕熱,使脾胃功能恢復正常,從而達到治療目的。
- 抑菌消炎: 黃連具有一定的抗菌消炎作用,可以抑制腸道內有害菌的繁殖,防止感染。黛黃散中加入黃連,可以起到輔助消炎的作用,促進病情恢復。
黛黃散中包含白芷,主要原因在於其 疏風散寒,通竅止痛 的功效,與方劑主治的 風寒頭痛,鼻塞流涕,齒痛 等症狀相符。
白芷性溫,味辛,入肺、胃經,具有疏散風寒、通竅止痛之效,可有效緩解風寒所致的頭痛、鼻塞、齒痛等症狀。其與方劑中其他藥物如川芎、蒼朮等共同作用,可達到 祛風散寒、通竅止痛 的目的,進而改善患者的臨牀症狀。
黛黃散中加入赤芍,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清熱涼血止痛: 赤芍性寒,味苦,歸肝、脾經,具有清熱涼血、活血止痛的功效。黛黃散主治濕熱蘊結、血瘀氣滯所致的各種黃疸,而赤芍可清熱涼血,緩解濕熱對肝膽的損害,並活血化瘀,促進黃疸消退。
- 配合其他藥物: 赤芍與黛黃散中的其他藥物如茵陳蒿、梔子等,相互配合,共同發揮清熱利濕、解毒退黃的作用。赤芍的涼血止痛作用可減輕其他藥物對肝臟的刺激,並協同其他藥物,達到更好的療效。
黛黃散中加入麝香,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 通竅開竅: 麝香氣味芳香,能走竄經絡,開通閉塞,尤其對於因風寒濕邪阻滯經絡所致的頭風、鼻塞、頭痛等症狀,能有效改善。
- 活血化瘀: 麝香性溫通,能活血化瘀,散瘀止痛,對於瘀血阻滯經絡所致的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等症狀,亦有較好的療效。
黛黃散中加入麝香,可謂取其通竅開竅與活血化瘀之功效,以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黛黃散之傳統功效與組成分析
一、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此方主治「口瘡及牙齒根臭爛,或黑色,或疼痛甚者」,其病機核心為熱毒熾盛、局部腐潰,尤其針對以下症狀:
- 口瘡:口腔黏膜潰瘍,伴紅腫灼痛,屬中醫「口糜」「口疳」範疇,多因心脾積熱或濕熱上炎所致。
- 牙齒根臭爛:牙齦腐潰流膿、口氣穢臭,類似牙宣(牙周病)、齦癰(牙齦膿腫)等症,與胃火熾盛或腎虛火炎有關。
- 色黑疼痛:潰瘍或牙齦呈黑色,提示熱極傷絡或腐肉敗血;劇痛則為火毒壅滯、氣血不通之象。
二、方劑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黛黃散以清熱解毒、燥濕斂瘡、活血止痛為主線,佐以芳香開竅,藥物配伍層次分明:
清熱瀉火解毒
- 黃柏(君藥):苦寒沉降,清下焦濕熱,尤擅瀉腎火,針對牙根腐爛之虛火或濕熱。
- 黃連:清心胃實火,解毒療瘡,與黃柏協同強化清熱之力。
- 青黛:專解肝脾郁火,涼血消斑,其色青黑亦能吸附腐穢,治口瘡色黑。
燥濕斂瘡生肌
- 白芷:辛溫芳香,雖性溫但能燥濕排膿,反佐寒涼藥以助消散腐肉,兼引藥上行。
- 細茶(綠茶):苦寒收斂,清熱解毒,其鞣質可促進瘡面癒合。
活血止痛通絡
- 赤芍:涼血散瘀,緩解熱毒壅滯之腫痛。
- 麝香:辛香走竄,通透壅滯,開竅止痛,雖量少卻能引藥透達病所。
加減法解析(舌瘡爛痛)
- 黃芩(酒炒):清上焦肺熱,酒製升散以達舌部。
- 乾薑、細辛:溫散寒邪,反佐以防寒涼太過冰伏火毒,並辛散止痛。
- 山梔:清三焦郁火,導熱下行。此配伍體現「火郁發之」之理,寒熱並用以調和病機。
三、外治機理與用藥特點
- 局部給藥直達病所:為末外敷或含噙,使藥力集中作用於潰爛處,清解熱毒、吸附腐穢。
- 標本兼顧:清熱藥治本(火毒),斂瘡活血藥治標(潰爛疼痛),麝香、白芷兼調氣血。
- 寒溫並用:方中雖以寒涼為主,但佐白芷、乾薑等溫藥,既能防寒凝之弊,又可辛散郁火。
總結:黛黃散以瀉火解毒為本,結合燥濕、活血、芳香諸法,適用於熱毒夾濕、腐潰疼痛之口腔疾患,體現中醫外治「就近祛邪」之智慧。
傳統服藥法
黃柏1兩,青黛2錢,黃連1錢半,白芷1錢半,赤芍1錢,細茶1錢,麝香2分5釐。
若舌上生瘡爛痛者,加酒炒黃芩、乾薑、細辛、山梔各1錢,摻患上,噙之則涎出而愈。
上為末。
敷患處。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宜在醫師指導下使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黛黃散, 出處:《續名家方選》。 組成:黃柏1兩,青黛2錢,黃連1錢半,白芷1錢半,赤芍1錢,細茶1錢,麝香2分5厘。 主治:口瘡及牙齒根臭爛,或黑色,或疼痛甚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