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玉蟾散中含有黃連,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一、清熱瀉火:黃連性寒味苦,入心、胃經,具有清熱瀉火、燥濕止痢的功效。玉蟾散主要用於治療熱毒熾盛所致的癰疽、疔瘡、喉痹等症,黃連可清熱解毒,消腫止痛,配合其他藥物達到治療效果。
二、解毒生肌:黃連還具有解毒生肌的作用,可抑制細菌生長,促進創口癒合。玉蟾散中的其他藥物如金銀花、連翹等亦有清熱解毒之效,與黃連相輔相成,共同發揮消炎解毒、生肌止痛的作用。
玉蟾散中包含青黛,主要是利用其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的功效。青黛為蓼藍等植物經加工製成的靛藍染料,性寒味苦,入心、肝、肺經。其清熱解毒作用,可有效治療因熱毒蘊結所致的瘡瘍腫毒、口舌生瘡等症;涼血止血作用,則可用於治療熱毒血瘀所致的吐血、衄血、便血等症。因此,青黛在玉蟾散中,可以起到清熱解毒、涼血止血,並輔助其他藥物治療相關疾病的作用。
玉蟾散中含有麝香,主要是由於麝香具有開竅醒神、活血止痛的功效。
開竅醒神:麝香性極辛,能開通心竅,醒神開竅,對於神志昏迷、中風痰迷等症狀有顯著療效。
活血止痛:麝香性溫,能活血化瘀,通經止痛,對於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等症狀具有較好的治療作用。
因此,玉蟾散中加入麝香,旨在增強開竅醒神、活血止痛的功效,以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玉蟾散之傳統古代功效主治分析
此方專治「小兒走馬牙疳」,屬古代小兒急重口腔潰爛病症,特徵為牙齦迅速腐壞、臭穢難聞,甚則潰爛蔓延至唇鼻,並伴隨身上肥瘡(膿瘡)。走馬牙疳多因熱毒熾盛或疳積化火,腐蝕肌肉所致。方中以解毒消腫、殺蟲斂瘡為主,兼能清熱止痛,外治局部潰爛與皮膚瘡毒。
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蚵皮(蝦蟇)
- 取「不鳴不跳者」性緩,火煅後增強收斂止血之效,黃泥裹煅可去其毒性,留其攻毒散結之力。
- 中醫認為蝦蟇能「解疳蝕瘡毒」,針對牙疳潰爛、腐肉不脫之症,煅炭後更助斂瘡生肌。
黃連
- 苦寒清熱燥濕,直折胃與三焦之火。牙疳多因胃火上炎,黃連外用可清解局部熱毒,抑制腐爛。
青黛
- 鹹寒入肝,清熱涼血兼消腫。協同黃連增強解毒之效,且色青入肝,走馬牙疳與「肝熱上攻」相關,青黛能解血分鬱熱。
麝香
- 辛香走竄,通絡散瘀,開竅辟穢。少量外用可引藥透達病所,促進血肉新生,並以其芳香之性化濁除臭。
配伍邏輯
- 解毒與斂瘡並行:蚵皮煅炭斂瘡,黃連、青黛清熱攻毒,一收一清,阻斷熱毒擴散。
- 局部與整體兼顧:走馬牙疳雖顯於口腔,然與內臟積熱相關,黃連清內熱,麝香開竅透邪,蚵皮直撲局部腐肉。
- 劑型設計:散劑外敷,針對潰瘵濕爛(乾摻)或乾裂(油調)調節用法,先以甘草湯清洗,取其緩急解毒,助藥力滲透。
此方體現中醫「外治內病」思維,透過峻藥局用,速攻腐毒,避免熱毒內陷之危候。
傳統服藥法
蚵皮(即蝦蟇不鳴不跳者是。用黃泥裹,火煅焦)2錢半,黃連2錢半,青黛1錢,麝香少許。
上為末。
濕則乾摻,乾則香油調抹之。先用甘草湯洗盡,令血出塗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方具有一定的毒性,孕婦、哺乳期婦女、小兒及過敏體質者慎用。
- 本方不宜長期服用,以免引起副作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玉蟾散, 出處:《古今醫鑑》卷十四。 組成:蚵皮(即蝦蟇不鳴不跳者是。用黃泥裹,火煅焦)2錢半,黃連2錢半,青黛1錢,麝香少許。 主治:小兒走馬牙疳,牙齦臭爛,侵蝕唇鼻,身上肥瘡。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