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蟾酥散
CHAN SU S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普濟方》卷三八一引《全嬰方》
熱性指數
寒性指數
熱/寒比例
極寒 (0.02)複方歸經比例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蟾酥散是一種中藥方劑,廣泛應用於清熱解毒、消炎止痛等方面。其中,黃連作為其主要組成藥材之一,具有重要的 therapeutic 作用。黃連性寒,味苦,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的功效。其主要成分包括黃連素和小檗鹼等,這些活性成分能有效抑制細菌生長並改善腸胃功能。在蟾酥散中,黃連的作用不僅體現在清熱解毒上,還能與蟾酥等其他藥材相互協調,加強整個方劑的療效。同時,黃連對於腸胃不適、口舌生瘡等症狀的改善,也能促進病患的康復。此外,黃連具有較強的潤腸作用,可以幫助調理腸道、減少體內毒素的積累。因此,黃連在蟾酥散中的運用,不僅使方劑的整體效果得到提升,也契合了中醫“寒熱相制”的治療理念,使其在臨牀實踐中發揮更大的價值。
蟾酥散中加入青黛,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清熱解毒,消腫止痛:青黛性寒,味苦,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消腫的功效。與蟾酥的毒性相配,能減輕蟾酥的毒副作用,並增強其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療效。
- 促進傷口癒合:青黛具有抗菌消炎、促進傷口癒合的作用。與蟾酥的消腫止痛功效相輔相成,能有效治療瘡瘍腫毒、燒傷燙傷等外傷疾病。
總之,青黛在蟾酥散中發揮了清熱解毒、消腫止痛、促進傷口癒合的作用,提升了方劑的治療效果。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一、傳統古代功效主治分析
蟾酥散主療「小兒走馬疳」,此症屬急重疳疾,古籍描述其特徵為:「牙龈臭爛,侵蝕唇鼻」,病勢迅猛如馬奔馳,故名。此病多因熱毒熾盛、腐蝕血肉所致,嚴重時不僅口腔潰爛,更蔓延至唇鼻,甚至引發「身上肥瘡、疳瘡」。本方外用以解毒潰腫、殺蟲斂瘡為核心,針對腐肉膿血、惡臭潰爛之證,藉局部點藥直達病所。
二、組成藥物與治療邏輯
蟾酥(1字)
- 為方中君藥,辛溫有毒,擅「攻毒蝕瘡」,對癰疽疔瘡、腐肉潰爛有強效。其刺激性可促使瘡面壞死組織脫落,兼能止痛,契合走馬疳之腐蝕性潰瘍。
枯礬類(黃礬、膽礬各1分)
- 黃礬(枯)、膽礬(枯):經煆燒後燥濕收斂力增,能「燥濕解毒、止血定痛」。枯礬類藥物可凝固蛋白質,減少瘡面滲液,抑制腐爛擴散,尤其膽礬更有殺蟲之效,針對疳瘡蟲蝕之因。
草烏頭(1分,燒灰留性)
- 燒灰後毒性減而保留辛熱之性,可「祛風散寒、逐痰殺蟲」。走馬疳或伴風痰濕毒上攻,草烏灰能溫通經絡,助他藥透達深層腐肉。
五倍子(半兩,燒灰)
- 燒灰後增強收斂止血之效,主治「潰瘍久不收口」,與枯礬協同形成保護層,防止瘡面進一步潰爛。
蘆薈(1字,別研)
- 苦寒清熱、殺蟲療疳,針對「熱毒夾蟲」病機。其黏液質可緩和他藥刺激性,保護周邊健康組織。
麝香(少許)
- 芳香走竄,能「引藥透達、活血散結」,助諸藥穿透腐臭膿瘡,改善局部氣血壅滯。
三、方劑配伍原理
此方以「攻毒、防腐、收斂」為三大主軸:
- 攻毒:蟾酥為主力,輔以膽礬、蘆薈,針對熱毒蟲蝕。
- 防腐:枯礬、草烏灰抑制腐敗,減少組織壞死。
- 收斂:五倍子灰與枯礬雙重收澀,加速瘡面癒合。
全方側重「去腐生新」,透過局部刺激與化學性殺菌(如礬類凝固蛋白質),阻斷疳瘡蔓延。尤其「燒灰」製法(草烏、五倍子)強化吸附膿血能力,符合古代對急症外治「速效截斷」的思路。
四、延伸思考
走馬疳與現代「壞死性齦口炎」或「梅毒性潰瘍」有相似之處,蟾酥散以毒攻毒,屬「峻藥救急」之例。其組成邏輯反映古人對「腐敗—收斂」的直觀觀察,枯礬與燒灰藥物的運用,更彰顯中藥炮製對療效的調控智慧。
傳統服藥法
蟾酥1字,蘆薈1字(別研),黃礬1分(枯過),草烏頭1分(燒灰留性),膽礬1分(枯過),五倍子半兩(燒灰)。
上為細末,入麝香少許,再研令勻。
用綿裹著頭,蘸藥少許,點患處。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蟾酥散, 出處:《普濟方》卷三八一引《全嬰方》。 組成:蚵皮(黃紙裹,火煨焦,末)1兩,黃連(末)1兩,青黛1錢。 主治:小兒走馬疳,牙齦臭爛,侵蝕唇鼻,身上肥瘡,疳瘡。
蟾酥散, 出處:《楊氏家藏方》卷十八。 組成:蟾酥1字,蘆薈1字(别研),黃礬1分(枯過),草烏頭1分(燒灰留性),膽礬1分(枯過),五倍子半兩(燒灰)。 主治:小兒牙疳,蝕爛齒斷,漸侵唇口。
蟾酥散, 出處:《藥奁啓秘》。 組成:酥片1錢,蠍尾4錢,甲片2錢,蜈蚣2錢,藤黃2錢,雄黃2錢,乳香2錢,沒藥2錢,川烏2錢,草烏1錢,銀朱2錢,麝香3分。 主治:癰疽初起,木腫作痛,皮色不紅者。
蟾酥散, 出處:《青囊秘傳》。 組成:蟾酥1錢,沒藥(炙)4錢,甲片(炙)2錢,蜈蚣2錢,雄黃2錢,麝香5分,川烏2錢,草烏2錢,藤黃2錢(一本有蠍尾4錢,沒藥2錢)。 主治:癰疽。陰陽2症,不紅不腫者。
蟾酥散, 出處:《青囊立效秘方》卷一。 組成:蟾酥2錢,蚤休1錢5分,全蠍2錢,銀消1錢,炙乳香1錢,炙沒藥1錢,毛菇1錢,藤黃1錢,明雄1錢,大蜈蚣1條,西月石1錢,朱砂1錢,雞內金1錢,掃盆8分,原寸3分,冰片3分。 主治:一切癰疽初起外症。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