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金丸

如金丸

RU JIN WAN | 更多圖表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0

寒性指數

47

熱/寒比例

極寒 (0.02)

複方歸經比例

心經 16%
胃經 16%
大腸經 16%
肝經 16%
膽經 16%
脾經 16%
心經
胃經
大腸經
肝經
膽經
脾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金丸方劑中含有黃連,主要因其具有以下兩點作用:

一、清熱瀉火:黃連味苦寒,入心、胃經,善於清瀉心胃之熱。金丸方劑多用於治療心火亢盛、胃火熾盛所致的諸症,如口舌生瘡、牙齦腫痛、心煩失眠、口渴便祕等。黃連的清熱瀉火作用,可以有效地控制病情發展。

二、燥濕止瀉:黃連亦具有燥濕止瀉之效。金丸方劑中常配合其他清熱燥濕藥物,如黃柏、白芍等,共同治療脾胃濕熱所致的腹瀉、痢疾等症。黃連的燥濕止瀉作用,可以幫助止瀉止痢,恢復腸胃功能。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如金丸」分析

一、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如金丸」主攻「洩瀉」,即現代所稱之腹瀉。其病因多與脾胃濕熱、運化失常相關,此方以黃連為君藥,搭配生薑炮製,推測針對濕熱型腹瀉(症見瀉下急迫、糞色黃褐臭穢、肛門灼熱等)具有清熱燥濕、固腸止瀉之效。

二、組成與治療原理分析

  1. 主藥:黃連

    • 性味苦寒,歸心、肝、胃、大腸經,為清熱燥濕要藥。尤其擅長清中焦濕熱,對濕熱蘊結腸胃所致之泄瀉、痢疾效果顯著。
    • 黃連含小檗鹼(Berberine),現代研究證實其能抑制腸道病原菌(如大腸桿菌、痢疾桿菌)、減少腸道分泌過多水分,從而達到止瀉作用。
  2. 輔藥:生薑(汁與皮)

    • 生薑汁:辛溫,能制約黃連苦寒之性,防止寒涼傷胃,並增強溫中止嘔之效。其揮發油成分(如薑烯酚)可促進消化液分泌,緩解腸胃痙攣。
    • 生薑皮:《本草綱目》載其「性涼,行水消腫」,配合黃連可疏利濕邪,輔助清除腸道積滯水分。
  3. 炮製邏輯

    • 九次薑汁炒製
      • 黃連經反覆薑汁浸、炒,逐步減緩其寒性,轉化為「寒溫並調」之性,適合長期虛弱或寒熱夾雜之腹瀉。
      • 炒製過程使部分薑汁有效成分(如薑辣素)滲入黃連,增強溫中作用,同時保留黃連抗菌活性。
    • 薑皮共研為末:利用薑皮「行水」特性,助黃連分利腸道濕濁,標本兼治。
  4. 劑型設計(滴水為丸)

    • 丸劑能緩釋藥效,適合慢性腹瀉需長期調理者。
    • 「滴水」為傳統製丸法,可能利用水之黏合性,避免高溫破壞藥物成分。

三、治療原理總結
「如金丸」以黃連清熱燥濕治本,生薑溫中調和、製約藥性為輔,通過多次炮製賦予藥材「清熱不傷陽,溫中不助火」的特性。全方針對濕熱洩瀉,兼具:

  • 抗菌消炎(黃連)
  • 調節腸道蠕動(生薑)
  • 利水滲濕(薑皮)
    三效協同,恢復腸道正常傳導功能。

傳統服藥法


好川黃連1斤(分上中下3等揀開,以生薑3斤,先刮下皮,以皮存1處.將薑搗汁,分浸黃連1宿)。
先用乾壁上研細鋪鍋底.又鋪厚綿紙一層,上放黃連,炒燥,再拌薑汁再炒.加此九次,方與薑皮同為細末,滴水為丸。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大腸激擾綜合症腹瀉便秘與腹瀉交替出現

相同名稱方劑


如金丸, 出處:《準繩·女科》卷三。 組成:好川黃連1斤(分上中下3等揀開,以生薑3斤,先刮下皮,以皮存1處.將薑搗汁,分浸黃連1宿)。 主治:泄瀉。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