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物加芩連湯
SI WU JIA QIN LIAN TANG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保命集》卷下,名見《萬氏女科》卷一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0
寒性指數
47
熱/寒比例
極寒 (0.02)複方歸經比例
心經 16%
胃經 16%
大腸經 16%
肝經 16%
膽經 16%
脾經 16%
心經
胃經
大腸經
肝經
膽經
脾經
最後更新日:2025-01-23
方劑組成解釋
四物加芩連湯中加入黃連,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清熱解毒,涼血止血:黃連味苦性寒,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的功效,可針對熱毒蘊結、血熱妄行所致的出血症狀,如熱毒血瘀型月經不調、崩漏等。
- 制約四物湯溫熱之性:四物湯由當歸、川芎、白芍、熟地組成,溫補氣血,偏於溫性。加入黃連可以制約四物湯的溫熱之性,防止其溫補過度,避免造成熱盛傷陰或加重出血。
總之,黃連在四物加芩連湯中起到清熱解毒、涼血止血、制約溫熱的作用,有助於改善熱毒血瘀型出血症狀。
主治功效
四物加芩連湯之主治功效分析
四物加芩連湯,乃是在四物湯基礎上加黃芩、黃連二藥而成。其組成包含熟地黃、當歸、白芍、川芎,此為四物湯,具有滋陰補血、養血活血之功;另加入黃芩、黃連,則具清熱燥濕、瀉火解毒之效。此方劑之主治,綜合古籍記載,主要針對血熱而致的婦科病症,尤其以月經異常及相關證候為要。
主治病症與證候
- 月經先期,經水色黑,或如豆汁: 此乃本方之主要應用指徵。《醫方集解》、《成方切用》均載本方可治「經水適斷,五心煩熱,經來色黑,或如豆汁」。此描述點明瞭本方所針對的病理機制:血熱。月經提前,經色紫黑或如豆汁,皆是熱邪迫血妄行的表現。而「五心煩熱」則進一步提示了陰虛內熱的存在。
- 經水過多: 《胎產指南》、《萬氏女科》均提及本方可用於治療「經水來太多者」,明確指出此乃「熱」之表現,不論體型肥瘦皆可使用。
- 血熱之瘦人: 《萬氏女科》指出「如形瘦素無他疾者,責其血熱也」,可使用本方,並搭配三補丸(黃芩、黃連、黃柏組成)以加強清熱瀉火之功。
- 赤帶: 《萬氏女科》亦將本方用於治療赤帶,認為赤帶屬熱,需兼虛兼火而治,故使用本方加升麻、丹皮以清熱涼血。
治療原理
四物加芩連湯的治療原理,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分析:
- 清熱涼血: 黃芩、黃連為苦寒之藥,能清瀉熱邪,特別是清熱燥濕,針對血熱證候,可直接清除血分之熱,改善經水色黑、質稠之症。
- 滋陰養血: 熟地黃能滋陰補血、填精益髓,當歸能養血活血,白芍能養血柔肝,此三藥合用,可補養陰血,緩解因血熱導致的陰血虧耗。
- 調經止痛: 當歸不僅能養血,還能活血調經止痛,配合白芍的緩急止痛之效,可緩解因血熱引起的經期不適。
- 平衡陰陽: 本方在滋陰補血的同時,兼顧清熱瀉火,達到平衡陰陽的目的。熱邪清除,陰血得以滋養,則經水自調。
總結
四物加芩連湯,以四物湯為基礎,加入黃芩、黃連清熱燥濕,其主治功效為治療血熱所致的月經不調,如月經先期、經色紫黑或如豆汁、經量過多,以及血熱型之赤帶等症狀。其治療原理在於清熱涼血、滋陰養血、調經止痛,使陰陽平衡,氣血調和,從而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此方不僅體現了中醫辨證論治的思想,亦展現了方劑配伍的精妙之處,為婦科常見病症提供了一個重要的治療思路。
傳統服藥法
四物湯加黃芩,黃連1兩。
芩連四物湯(《醫統》卷八十八)、四物芩連湯(《赤水玄珠》卷二十一)、四物加黃芩黃連湯(《準繩·女科》卷一)、四物解毒湯(《痘疹會通》卷四)。《萬氏女科》本方用四物(用赤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麻疹貧血
相同名稱方劑
四物加芩連湯, 出處:《保命集》卷下。 組成:四物湯加黃芩,黃連1兩。 主治:血熱而月經先期,經水色黑;及痘疹血虛。
四物加芩連湯, 出處:《萬氏女科》卷一。 組成:歸身5分,白芍5分,知母5分,生地5分,條芩5分,黃連1錢,川芎5分,熟地5分,黃柏7分。 主治:經水來太多,屬於熱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