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除瘧勝金丸
CHU NUE SHENG JIN WAN | 更多圖表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寒性指數
熱/寒比例
中性 (1.07)複方歸經比例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除瘧勝金丸中包含常山,主要原因如下:
- 清熱解毒,截瘧止痙: 常山性寒,味苦,具有清熱解毒、截瘧止痙之效。其可有效抑制瘧原蟲的生長繁殖,並能消除瘧疾發作時引起的發熱、寒戰、頭痛等症狀,故常被用於治療瘧疾。
- 配伍增效: 常山常與其他具有清熱解毒、散寒止痛功效的中藥材配伍使用,如柴胡、黃芩等,以增強其抗瘧效果,並減輕其毒性。
總之,常山在除瘧勝金丸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其清熱解毒、截瘧止痙的藥性,配合其他藥材的配伍作用,可有效治療瘧疾。
除瘧勝金丸中加入草果,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溫中止濕,理氣和中:草果性溫,味辛,歸脾、胃經。能溫中止濕,理氣和中,助藥力達脾胃,增強藥效。瘧疾常伴隨脾胃虛弱,濕氣困阻,草果可溫脾健胃,化濕止瀉,改善脾胃功能,提升機體抗病能力。
- 驅寒散寒,溫陽止痛:草果性溫,能驅寒散寒,溫陽止痛。瘧疾常伴有寒熱交替,體表畏寒等症狀,草果能溫經散寒,驅散寒邪,改善寒熱交替的症狀,達到止痛的效果。
「除瘧勝金丸」方中加入檳榔,主要基於其驅蟲止瀉與消積化痰的功效。
檳榔味苦、辛,性溫,歸脾、胃、大腸經。其苦燥降逆,可驅除腸道寄生蟲,並能止瀉固澀。瘧疾常伴有脾胃濕熱,而檳榔能消積化痰,有助於去除濕熱,改善脾胃功能,進一步達到除瘧的目的。
此外,檳榔還有行氣活血的作用,可促進血液循環,改善瘧疾發作時產生的寒熱交替症狀。因此,檳榔在「除瘧勝金丸」中起着多重作用,有助於提升療效。
蒼朮在除瘧勝金丸方劑中起到重要的作用,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 燥濕健脾,祛風除濕:蒼朮性溫燥,入脾胃經,具有燥濕健脾、祛風除濕的功效。瘧疾常因濕邪侵襲,阻滯脾胃,導致氣血運行不暢,而蒼朮能燥濕化痰,健脾益氣,改善脾胃功能,為機體抗瘧提供能量支持。
- 解毒散結,疏肝利膽:蒼朮還具有一定的解毒散結作用,能解毒化瘀,疏肝利膽,對於瘧疾所引起的肝膽濕熱、氣滯血瘀等症狀有較好的治療效果。
總之,蒼朮在除瘧勝金丸方劑中起到健脾祛濕、解毒散結的重要作用,配合其他藥物,可有效改善瘧疾症狀,提高機體抗病能力。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除瘧勝金丸》之傳統功效與主治分析
此方專治「痎瘧」(反覆發作之瘧疾),其病機為風寒外襲,內夾痰濕積滯,導致寒熱往來、發作有定時。具體症狀可分三階段:
- 初期:風寒襲表,惡寒無汗,頭身疼痛,屬表邪閉鬱。
- 發作期:
- 寒戰期:陽氣被陰邪所遏,出現顫抖、齒齘有聲、肢冷唇青等陰寒凝滯之象。
- 高熱期:寒邪化熱,轉為壯熱頭痛、渴飲煩躁,屬痰濕鬱而化熱。
- 緩解期:汗出熱退,症狀暫解,但因痰濕未除,故反覆發作,纏綿難癒。
舌苔白膩或灰膩、脈沉弦而遲,反映痰濕內阻;脅下無痞塊,說明病邪尚在氣分,未深入血絡成「瘧母」。
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君藥:常山(酒炒)
- 為截瘧要藥,能「吐痰行水」,直接祛除瘧邪伏於膜原之痰濕。酒炒後減其嘔逆之性,增強溫通透邪之力。
臣藥:草果、檳榔
- 草果:辛溫燥烈,破除膜原穢濁痰濕,散寒化積,協同常山止瘧。
- 檳榔:行氣導滯,降氣化痰,疏通腸胃積滯,使邪從下而解。
佐藥:蒼朮(制)
- 健脾燥濕,化中焦痰飲,斷瘧疾滋生之土。
配伍要點
- 半貝丸(薑汁、半夏、貝母)為衣:增強化痰散結之效,針對「頑痰」深伏之病機。
- 清脾飲送服(青皮、厚朴、白朮、茯苓、黃芩、半夏、甘草):和解少陽、健脾化濕,內外合治以標本兼顾。
推論方劑作用機制
- 溫化痰濕:蒼朮、草果、常山溫燥之性,消化痰飲積水,切斷瘧邪依附之病理基礎。
- 透邪截瘧:常山直擊瘧邪,檳榔、草果開達膜原,使伏邪外透。
- 調暢氣機:檳榔行氣、草果醒脾,氣行則痰濕自化,寒熱無從交接。
此方組合體現「化痰截瘧為主,溫散行氣為輔」之思路,針對風寒痰濕型瘧疾,透過分解痰濕、疏通氣滯,打破瘧疾寒熱往來之循環。
傳統服藥法
酒炒透常山4兩,草果2兩,檳榔2兩,制蒼朮2兩。
溫利積水,消化頑痰。
上為細末,水法為小丸,外用半貝丸料為衣。
每服20-30丸,清脾飲送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孕婦、哺乳期婦女、兒童、體虛者慎用。
- 本方劑有一定的副作用,如腹瀉、胃痛等,使用前請諮詢醫生。
- 本方劑不宜長期服用,以免產生藥物依賴。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除瘧勝金丸, 出處:《重訂通俗傷寒論》.。 組成:酒炒透常山4兩,草果2兩,檳榔2兩,制蒼朮2兩。 主治:溫利積水,消化頑痰。主治:痎瘧因風寒而發,初起惡寒無汗,頭身俱痛,繼即往來寒熱,發有定時,深者間日一發,極深者三日一發,發冷時形寒戦慄,齒齘齘然有聲,面頭手足皆冷,甚則口唇指甲皆青,發冷過期,即發大熱,皮膚壯熱色赤,頭甚痛,呼吸粗,渴欲飲冷,神倦嗜睡,或心煩懊憹,少則2-3時,多則4-5時,周身大汗,諸證若失,依此反復而作,累月經年,纏綿難癒,舌苔白得而膩,甚或灰膩滿布,脈沉弦而遲,脅下無痞塊而輕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