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聖丸
ER SHENG W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本草綱目》卷十七引《集簡方》
熱性指數
寒性指數
複方歸經比例
最後更新日:2024-05-08
方劑組成解釋
二聖丸中包含常山,主要基於其燥濕殺蟲之效。常山味苦性寒,善於清熱解毒,並能燥濕止癢,對於濕熱蘊結引起的皮膚瘙癢、濕疹、瘡瘍等症狀,常有顯著效果。
此外,常山還有殺蟲的作用,可用於治療由寄生蟲引起的疾病。在二聖丸中,常山與其他藥材協同作用,共同發揮清熱燥濕、殺蟲止癢之功效。
二聖丸方劑中加入檳榔,主要源於其消積導滯之效。
檳榔味辛、苦,性溫,入胃、大腸經。其主要功效為消食導滯、驅蟲殺蟲,能有效解決積滯不消、脘腹脹滿等症狀。二聖丸主治濕熱蘊積,脾胃不和所致的腹痛、腹脹、嘔吐、泄瀉等症,而檳榔的消積導滯功效能幫助化解積滯,促進消化,緩解脾胃不適,從而達到治療目的。
主治功效
諸瘧,不拘遠近、大小。
傳統服藥法
雞骨1兩,恆山雞心1兩,檳榔1兩(生研),鯪鯉甲(煨焦)1兩半。
上為末,糯粉糊為丸,如綠豆大,黃丹為衣。
每服30-50丸,臥時冷酒送下,五更再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二聖丸, 出處:《活幼心書》卷下。 組成:檳榔1兩,巴豆15粒(去殼膜,內存油)。 主治:消谷逐水,下氣去風。主治:腹內諸蟲。
二聖丸, 出處:《聖惠》卷八十八。 組成:大蛤蟆1枚(端午日捕,眼赤者佳),臭黃2兩(爲末)。 主治:小兒丁奚,腹脹乾瘦,毛發焦黃。
二聖丸, 出處:《聖濟總錄》卷八十六。 組成:乾蠍(炒)1兩半,桃仁(湯浸,去皮尖雙仁,炒,研)1兩。 主治:脾勞羸瘦,臍腹(疒丂)痛。
二聖丸, 出處:《本草綱目》卷十七引《集簡方》。 組成:雞骨1兩,恆山雞心1兩,檳榔1兩(生研),鲮鯉甲(煨焦)1兩半。 主治:諸瘧,不拘遠近、大小。
二聖丸, 出處:《小兒病源》卷三。 組成:石亭脂(如臘塊者)1兩,黑附子(炮,去皮)半兩。 主治:小兒腹脹,足冷,面冷,或腹中氣響而足冷,或水瀉而足冷,或渴而足冷,或糞青足冷,或頭溫足冷,或脈沉微而足冷。
二聖丸, 出處:《普濟方》卷三八○引《德生堂方》。 組成:雷丸1兩,神曲(炒)1兩,麥芽(炒)1兩,陳皮1兩,青皮1兩,茯苓1兩,苦葶藶1兩,石三棱1兩,蘿蔔子(炒,别研)1兩,阿魏1兩,白豆蔻1兩,沉香1兩,青木香1兩,廣木香1兩半,莪朮2兩,蒼朮4兩,半夏3錢,丁香2錢半。 主治:化脾積。主治:小兒脾疳。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