檳榔神芎丸

BIN LANG SHEN XIONG WAN | 更多圖表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17

寒性指數

8

熱/寒比例

(2.13)

複方歸經比例

胃經 50%
大腸經 50%
胃經
大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5-01-23

方劑組成解釋

「檳榔神芎丸」方劑中含有檳榔,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行氣止痛: 檳榔味辛性溫,入脾、胃經,具有行氣消積、降逆止嘔、殺蟲止痛的功效。對於脘腹脹痛、食積不消、呃逆嘔吐等症狀,檳榔能有效疏通氣機,緩解疼痛。
  2. 驅蟲消積: 檳榔具有驅蟲的功效,能殺滅腸道寄生蟲,如蛔蟲、蟯蟲等,並可消積化滯,幫助消化吸收。

因此,檳榔在「檳榔神芎丸」方劑中起到行氣止痛、驅蟲消積的作用,與其他藥物協同作用,達到治療疾病的效果。

主治功效


檳榔神芎丸主治功效分析

綜述

綜合古籍文獻,《檳榔神芎丸》主要針對耳聾,特別是因濕痰阻滯所導致的耳聾。此方劑的治療核心在於祛濕化痰,並兼顧通腑降濁,以達到疏通耳竅,恢復聽力的目的。

古籍文獻分析

  • 《本草簡要方》: 此書雖未直接提及檳榔神芎丸用於耳聾,但記述了包含檳榔的方劑,用於治療「濕痰」,其中檳榔具消積導滯之功。而檳榔神芎丸中亦有大黃、滑石、牽牛等,也俱清熱利濕之效,可見祛濕是此方的重要思路。

  • 《醫學綱目》: 樓英明確指出:「耳聾有濕痰者,,檳榔神芎丸,下之。」此為本方主治耳聾的直接依據,並明確了其適應症為濕痰阻滯。同時,樓英還指出耳聾多屬熱證,但強調了濕痰為其中一種病因,需對證治療。此書亦有提及本方之組成成分,與後世文獻略有出入。

  • 《証治準繩‧雜病》: 王肯堂再次強調「耳聾有濕痰者,檳榔神芎丸下之。」,並將本方歸為治療耳聾的選用方之一,亦提及了氣逆、精脫腎虛導致之耳聾,需與本方證加以區分。

  • 《証治準繩‧類方》: 此處記載了檳榔神芎丸的組成,與《醫學綱目》的記載大致相同,並明確其為治療「濕痰」之方。

  • 《赤水玄珠》: 孫一奎提到「亦有濕熱痰者,檳榔神芎丸」。與前述觀點一致,說明了濕痰阻滯是導致耳聾的病因之一,適用檳榔神芎丸。同時,孫氏也論述了其他類型的耳聾,如痰火、風熱、陰虛等,說明了辨證論治的重要性。

  • 《濟陽綱目》: 再次強調了檳榔神芎丸「耳聾有濕痰者,以此下之」,並列出組方和用法,可見此方於古時應用較廣。

治療原理分析

  1. 祛濕化痰:

    • 檳榔:消積化滯,行氣散結,可助祛濕。
    • 大黃、滑石、牽牛:俱為利水滲濕之藥,可以通腑瀉濁,將體內濕濁從二便排出。
  2. 疏通耳竅:

    • 濕痰阻滯是導致耳竅不通的主要原因之一。通過祛濕化痰,可使耳竅經絡疏通,氣血暢行,從而恢復聽力。
  3. 通腑降濁:

    • 《黃帝內經》云:「清陽出上竅,濁陰出下竅」。若濁陰不降,則上擾清竅,可致耳聾。檳榔神芎丸通過通腑降濁,有助於改善耳部清陽不升、濁陰不降的病理狀態。

總結

《檳榔神芎丸》針對濕痰所致耳聾,其治療機理主要在於通過檳榔的行氣消積、大黃等清熱利濕藥物的共同作用,?到祛濕化痰、疏通耳竅的目的,?而使聽力恢復。但需注意,本方組方偏於寒涼,並不適用於所有耳聾類型,應辨證論治,才能發揮藥效。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耳聾多痰

相同名稱方劑


檳榔神芎丸, 出處:《丹溪心法》卷四。名見《醫學綱目。 組成:神芎丸加檳榔。 主治:耳聾有濕痰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