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膠散

煙膠散

YAN JIAO SAN | 更多圖表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17

寒性指數

8

熱/寒比例

(2.13)

複方歸經比例

胃經 50%
大腸經 50%
胃經
大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煙膠散中包含檳榔,主要是因為其 行氣止痛、消積化痰 的功效。檳榔味辛性溫,入胃、大腸經,能 驅除胃腸寒濕、促進消化。其性溫燥,可 溫肺化痰,散寒止痛,對於寒凝氣滯導致的胸悶、脘腹脹痛等症狀有較好的治療效果。此外,檳榔還有 殺蟲止癢 的作用,可用於治療蟲積腹痛、皮膚瘙癢等病症。因此,煙膠散中加入檳榔,可以 增強方劑的止痛消積、溫肺化痰功效,提高療效。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煙膠散之傳統古代功效主治分析
此方主治「燕窩瘡生于項上;牛皮癬,四灣瘡痛,癢久不癒」,皆屬皮膚頑疾。

  1. 燕窩瘡:古稱生於頸項間的濕瘡,多因濕熱蘊結,局部紅腫糜爛,易反覆發作。
  2. 牛皮癬(中醫「白疕」範疇):膚若牛領之皮,厚而堅硬,乾燥脫屑,其病機多與血燥、風毒相關。
  3. 四灣瘡:指四肢彎曲處(如肘窩、膝窩)之濕疹,纏綿難癒,伴搔癢滲液,屬濕熱挾風。

綜合而言,此方針對「濕、熱、風、毒」交織的慢性皮膚病,以止癢、斂瘡、殺蟲為核心。

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1. 煙膠(亦名「百草霜」或「竈突墨」):

    • 為燃燒草木後凝附於竈突或煙囪之黑灰,性味辛溫。
    • 傳統用於收濕斂瘡、止血殺蟲。其炭質特性可吸附滲液,燥濕止癢;另含礦物質或具抑菌之效,符合「毒病以毒藥攻之」思路。
  2. 小檳榔(或指「棗檳榔」幼果,亦有作「馬檳榔」者):

    • 若為檳榔(Areca catechu),其性辛溫,能殺蟲、破積、行氣。
    • 所含生物鹼(如檳榔鹼)對寄生蟲、真菌可能具抑制作用,古籍載其「除一切風,下一切氣」,助祛風毒湿邪。
  3. 柏油調敷

    • 柏油(柏樹脂或松脂蒸餾物)黏稠質地可形成保護膜,防外邪侵襲;其性苦寒,能清熱解毒,輔助強化消腫止癢之效。

配伍推理

  • 煙膠+小檳榔:一收濕(煙膠)、一殺蟲(檳榔),共奏「燥濕祛風毒」之功,直擊濕熱風毒膠結之病機。
  • 柏油為賦形劑:兼具黏附性與藥效,助藥力滲透,且其涼潤可緩解煙膠、檳榔之溫燥,防局部刺激。

總治則
本方以外治為主,取「乾者潤之、濕者燥之」原則,通過殺蟲止癢、收濕斂瘡,改善皮膚屏障功能,切合「久病入絡」的慢性皮膚病特點,屬傳統「以毒攻毒」與「燥濕解毒」結合之思路。

傳統服藥法


煙膠、小檳榔各等分。
上為細末。
用柏油調搽。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牛皮癬皮膚癬菌病(鼠蹊肛門周圍)苔癬

相同名稱方劑


煙膠散, 出處:《良朋匯集》卷五。 組成:煙膠、小檳榔各等分。 主治:燕窩瘡生於項上;牛皮癬,四灣瘡痛,癢久不癒。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