蓽茇散

BI BA S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辨證錄》卷七

熱性指數

21

寒性指數

10

複方歸經比例

心經 17%
脾經 15%
肝經 15%
肺經 15%
胃經 15%
心包經 11%
膀胱經 3%
腎經 3%
大腸經 3%
心經
脾經
肝經
肺經
胃經
心包經
膀胱經
腎經
大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4-05-08

方劑組成解釋

蓽茇散的組成中,包含蓽茇,主要原因如下:

  1. 蓽茇性味辛溫,入脾胃經,具有溫中散寒、理氣止痛、燥濕止瀉之功效。 對於脾胃虛寒、寒凝氣滯所致的脘腹冷痛、食少泄瀉等症狀,蓽茇能有效發揮其溫中散寒、理氣止痛的作用。
  2. 蓽茇散主要用於治療脾胃虛寒、寒凝氣滯所致的脘腹冷痛、食少泄瀉等症狀。 而蓽茇正是此類症狀的常用藥物,因此被選入蓽茇散的組成中,以發揮其溫中散寒、理氣止痛的藥效。

綜上所述,蓽茇散中加入蓽茇,是基於其性味功效和方劑主治的考慮,以達到溫中散寒、理氣止痛的治療目的。

蓽茇散中包含白芍,主要原因有二:

其一,白芍性微寒,入肝經,具有養血柔肝、止痛止痙之效。蓽茇散主治肝氣鬱結、氣滯血瘀所致的胸脅脹痛、腹痛、經行腹痛等症狀。白芍可緩解肝氣鬱結,舒緩疼痛,有助於改善患者的症狀。

其二,白芍能與蓽茇散中其他藥物相配伍,發揮協同作用。白芍可緩解蓽茇散中其他藥物的燥烈之性,避免燥傷津液。同時,白芍還能促進其他藥物的吸收和利用,提高療效。

蓽茇散中包含當歸,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補血活血,調和氣血:當歸味甘辛,性溫,入心、肝、脾經,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潤腸通便的功效。蓽茇散為溫裏散寒、行氣止痛的方劑,常用於治療寒邪凝滯、氣血不通所致的腹痛、腹脹、泄瀉等症。當歸加入其中,可補益氣血,調和寒熱,使藥力更為和緩,更易於達到溫裏散寒的效果。
  2. 緩解藥性,協調藥物:蓽茇散中藥性較為峻烈,如蓽茇、肉桂等,容易燥烈傷陰。而當歸性溫和,具有滋陰養血的作用,加入其中可緩解藥性,避免燥熱傷陰,使藥物作用更為溫和、協調。

蓽茇散為一傳統中藥方劑,主要用於治療某些類型的胃腸道疾病。在蓽茇散的組成中包含蓽茇、生薑等多種草藥,以及牛乳這一成分。牛乳在此方中的應用,主要是取其性質滋潤、易消化吸收之特性,能對胃黏膜起到保護作用,並有助於緩解胃痛、胃熱等不適症狀。根據中醫理論,牛乳味甘性平,能入脾胃經,具有補虛損、潤燥、養陰清熱的功效,對於因胃陰不足或胃火旺盛所導致的諸多症狀均有輔助療效。此外,牛乳亦可調和藥物之間的性味,使整體方劑更易被人體接受,增強治療效果。蓽茇散中加入牛乳,不僅能提升藥效,還兼顧了患者服藥時的口感與舒適度,是中醫臨床上一種獨特且有效的配方方式。

主治功效


蓽茇散

蓽茇散是由蓽茇、白芍、當歸及牛乳組成,具有溫裡溫中、降氣、補陽、止嘔、利尿,平肝息風、補血養肝、健脾胃以及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止血、活血化瘀、止咳平喘、清熱解毒、生津止渴、清熱瀉火、補虛損、益肺胃、養血、生津潤燥、解毒等功效。

中藥白芍:

  • 平肝息風
  • 補血養肝
  • 健脾胃

中藥蓽茇:

  • 溫裡溫中
  • 降氣
  • 補陽
  • 止嘔
  • 利尿

中藥當歸:

  • 補血活血
  • 調經止痛
  • 止血
  • 活血化瘀
  • 止咳平喘

牛乳:

  • 清熱解毒
  • 生津止渴
  • 清熱瀉火
  • 補虛損
  • 益肺胃
  • 養血
  • 生津潤燥
  • 解毒

主治功效:

痢疾。濕熱加上氣滯,中氣運行不暢,嘴裡打嗝,腹瀉不止。

總結:

蓽茇散由多種中藥組成,具有多種功效,可治療多種疾病,主治濕熱引起的痢疾,包括:

  • 溫裡溫中
  • 降氣
  • 補陽
  • 止嘔
  • 利尿
  • 平肝息風
  • 補血養肝
  • 健脾胃
  • 補血活血
  • 調經止痛
  • 止血
  • 活血化瘀
  • 止咳平喘
  • 清熱解毒
  • 生津止渴
  • 清熱瀉火
  • 補虛損
  • 益肺胃
  • 養血
  • 生津潤燥
  • 解毒

傳統服藥法


鶴蝨、 良薑、 蓽茇、 草烏各等分。
上為末,用青鹽碾細,逐旋拌勻。
每用少許,於疼處擦之。侯有涎即吐出,用溫水灌漱,即愈。藥汁不可咽。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蓽茇散有清熱解毒、利濕止痢的功效,但不宜長期服用。
  • 蓽茇散有活血的功效,孕婦不宜服用。
  • 蓽茇散有滋陰潤燥的功效,糖尿病患者不宜服用。

相關疾病


心絞痛肺結核胰臟炎神經性厭食症胃及十二指腸炎心肌梗塞肺性心臟病心包炎心肌炎低血壓肺氣腫慢性腎衰竭嗜眠症(嗜睡症)痢疾志賀桿菌病細菌性食物中毒阿米巴病營養不良血液和造血器官疾病再生障礙性及其他貧血

相同名稱方劑


蓽茇散, 出處:《濟陽綱目》卷一○五。 組成:蓽茇1兩,厚黃柏1兩6錢。 主治:滿口白爛。

蓽茇散, 出處:《串雅補》卷五。 組成:蓽茇1錢,蟾酥3分,燒鹽1錢,川椒2錢。 主治:牙痛。

蓽茇散, 出處:《雞峰》卷二十一。 組成:良薑(銼,炒)1兩,草烏頭(生用)1兩,蓽茇1錢。 主治:牙疼。

蓽茇散, 出處:《博濟》卷二。 組成:虎頭王字骨(即額骨)(酥炙)、蓽茇(微焙)、人參、羚角屑各等分。 主治:噎疾。

蓽茇散, 出處:《慈航集》卷下。 組成:蓽茇3錢,當歸5錢,白芍5錢,車前子3錢。 主治:痢疾。氣逆不舒,下痢不止,痢無紅色。

蓽茇散, 出處:《辨證錄》卷七。 組成:蓽茇3錢,芍藥5錢,當歸5錢,牛乳半斤。 主治:利氣消濕瀉熱。主治:痢疾。濕熱更兼氣滯,中氣不順,口中作噯,下痢不止。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