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mhealthlogo

基本資訊

出處典籍:《雞峰》卷十一

熱性指數

19

複方歸經比例

心經 21%
肺經 21%
腎經 17%
脾經 17%
肝經 7%
胃經 7%
三焦經 3%
大腸經 3%
心經
肺經
腎經
脾經
肝經
胃經
三焦經
大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3-09-10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補心丹

整體功效

補心益氣,養血安神

主治

心虛諸疾。

心虛諸疾,是指由於心氣不足心血虧虛、心神失養所引起的一系列心臟病症。常見症狀包括心悸、氣短、乏力、失眠、健忘、多夢、心煩胸悶胸痛等。

文獻參考

  1. 本草綱目
  2. 醫學衷中參西錄
  3. 中醫學大辭典》

傳統服藥法

真辰砂2錢半,雄黃2錢半(並別研,水飛),白附子1錢(狗牙者,炮,為末稱)。
上為末,獖豬心內血為丸,如綠豆大。
每服3粒,臨臥人參湯送下。

方劑組成解釋

本方由山藥、人參、茯苓、水菖蒲、熟地黃、黃耆、紫石英組成。山藥補脾益氣,生津止渴;人參大補元氣,復脈固脫;茯苓利水滲濕,健脾益氣;水菖蒲化痰開竅,利水通淋;熟地黃補血滋陰;黃耆補氣固表;紫石英安神定志。諸藥合用,共奏補心益氣、養血安神之功。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宜在醫師指導下使用,孕婦慎用。

相關疾病

過早射精
月經前失眠
目昏
赤脈傳睛
胸部出汗多
心絞痛
遺精
心內膜炎
心肌梗塞
心包炎
躁鬱精神病-----鬱型
妄想狀態
風濕性心臟病
二尖瓣狹窄

相同名稱方劑

補心丹, 出處:《雞峰》卷十一。 組成:乾山藥4兩,人參4兩,茯苓4兩,菖蒲4兩,熟地黃2兩,黃耆2兩,紫石英2兩。 主治:心虛諸疾。

補心丹, 出處:《雜病源流犀燭》卷十八。 組成:人參、丹參、元參、天冬、麥冬、生地、茯神、遠志、棗仁、當歸、朱砂、菖蒲、桔梗、柏子仁、五味子。 主治:心血虧虛,心悸怔忡,失眠夢遺,癲症。

補心丹, 出處:《魏氏家藏方》卷二。 組成:真辰砂2錢半,雄黃2錢半(并别研,水飛),白附子1錢(狗牙者,炮,爲末稱)。 主治:心氣不足,及婦人心血損耗,驚悸不寧,一切虛損;月事愆期,寒熱難曉,及癲邪之狀。

補心丹, 出處:《醫林纂要》卷四。 組成:生地黃(酒洗)4兩,酸棗仁(炒,去殼)1兩,柏子仁(炒,研,去油)1兩,當歸(酒洗)1兩,五味子(炒,研)1兩,麥門冬(炒,去心)1兩,天門冬(炒,去心)1兩,桔梗5錢,遠志(炒)5錢,茯神(去木)5錢,丹參(炒)5錢,元參(炒)5錢,人參5錢,黃連(生用)3錢。 主治:補血氣,瀉心火。主治:思慮過多,心血不足。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參耆地黃湯

相似度 62%

補腎散

相似度 61%

補益膏

相似度 61%

大補黃庭丸

相似度 60%

調中托裏散

相似度 57%

培氣湯

相似度 57%

起胃散

相似度 57%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新增討論留言

搜尋

中藥分類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