菥蓂子丸
XI MI ZI W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聖濟總錄》卷一○七
熱性指數
寒性指數
複方歸經比例
最後更新日:2024-05-08
方劑組成解釋
菥蓂子丸是一種傳統中藥方劑,其組成中包含細辛,這個選擇有其深遠的理論依據和臨牀意義。細辛,性溫,味辛,具有散寒止痛、通竅解鬱的作用。它能夠有效地促進氣血循環,減輕疼痛感,因此在方劑中用來增強整體效果。在治療寒濕所致的疾病時,細辛的溫陽作用可以驅散體內的寒邪,使氣血運行更加暢通。
此外,細辛還具有安神的功能,對於由於氣鬱引起的情緒波動,能夠起到調理的作用,增強菥蓂子丸對於心腦血管系統的護理效果。細辛與其他成分相輔相成,使整個方劑在治療效果上更加協調,有助於病患的舒緩和康復。因此,細辛的加入不僅增強了方劑的療效,也使其在臨牀應用中更具靈活性和針對性,充分體現了中藥配方的博大精深。
菥蓂子丸中加入蔓荊子,主要有兩大原因:
- 疏風散熱,清利頭目:蔓荊子性寒,味苦,入肝經,具有疏散風熱、清利頭目、止痛止癢的功效。菥蓂子丸主治頭風、頭痛、目赤腫痛等症,而蔓荊子的加入,可以加強方劑疏風散熱、清利頭目的作用,使藥效更為顯著。
- 引藥上行:菥蓂子丸中其他藥物如菥蓂子、川芎等,多偏於清熱止痛,而蔓荊子則有上行頭部的特性,可以引導其他藥物上行,直達病所,提高藥效。
菥蓂子丸中包含車前子,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 利水滲濕,清熱解毒:菥蓂子丸以利水滲濕為主,而車前子性寒,入膀胱經,具有利水滲濕、清熱解毒之效。與菥蓂子、滑石等藥物配合,可加強利水滲濕的作用,並能清熱解毒,治療濕熱蘊結所致的各種水腫。
- 清利濕熱,通淋止痛:菥蓂子丸中含有菥蓂子、車前子等利水滲濕藥物,而車前子更兼具清利濕熱、通淋止痛之效。可針對濕熱下注膀胱,導致小便不利、淋痛等症狀,起到清利濕熱,通淋止痛的作用。
菥蓂子丸中加入羚羊角,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解毒,涼血止痙: 羚羊角性寒,味苦鹹,入肝、心經,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痙的功效。菥蓂子丸主治熱毒壅盛,煩躁不安,驚厥抽搐等症,羚羊角可有效清熱解毒,緩解痙攣,起到輔助治療作用。
2. 疏散風熱,鎮驚安神: 羚羊角能疏散風熱,鎮驚安神,對於熱邪入絡,神志不清的患者,可起到清熱解毒、鎮靜安神的作用,配合菥蓂子丸中的其他藥物,共同達到治療目的。
菥蓂子丸中加入防風,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疏散風寒,止咳化痰: 防風性溫,入肺經,具有疏散風寒、止咳化痰的功效。菥蓂子丸主要用於治療風寒咳嗽、痰多、鼻塞等症,而防風可有效散寒解表,化解痰濁,與菥蓂子等藥物協同作用,增強療效。
- 調和藥性,增強療效: 菥蓂子丸中藥物多偏寒涼,防風性溫,可起到調和藥性、避免寒涼過度、損傷正氣的作用。同時,防風能引藥入肺,增強藥效,提高療效。
菥蓂子丸中加入黃連,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 清熱解毒:菥蓂子丸主要功效為清熱利濕,而黃連性寒,味苦,具有清熱瀉火、燥濕止瀉、解毒的功效。加入黃連可以加強方劑的清熱解毒作用,針對濕熱蘊結、下焦濕熱等症狀,起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 制約藥性:菥蓂子丸中可能含有其他性溫燥的藥材,例如菥蓂子本身就有溫陽利水的功效。加入黃連可以起到制約藥性的作用,避免藥性過於燥烈,防止損傷脾胃,使藥物更加平和,更適合臨牀使用。
菥蓂子丸中加入黃芩,主要原因如下:
- 清熱燥濕:菥蓂子丸主治濕熱下注所致的帶下病,而黃芩性寒,味苦,具有清熱燥濕的功效,可有效抑制濕熱之邪,使帶下病症得到緩解。
- 止血安胎:黃芩除了清熱燥濕外,亦有止血安胎的作用。對於濕熱下注導致的崩漏,或因熱毒下注而引起的胎動不安,黃芩都能起到一定的緩解作用,提升菥蓂子丸的療效。
菥蓂子丸中加入決明子,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清熱明目: 決明子性涼味甘,具有清肝明目之效。菥蓂子丸主治目赤腫痛、視物模糊等症,決明子可輔助清熱降火,改善眼部炎症。
- 利水通便: 決明子亦有潤腸通便之效,可促進腸道蠕動,利水消腫。菥蓂子丸中可能存在一些利水通便的藥材,決明子可協同作用,改善水腫或便祕等伴隨症狀。
主治功效
菥蓂子丸介紹
菥蓂子丸是一味中藥方劑,主要成分包括細辛、蔓荊子、車前子、羚羊角、防風、黃連、黃芩、決明子等。該方劑具有清肝明目、散風熱、解毒的功效,主治肝臟和心臟因為風熱,導致眼睛昏花、發紅發赤。
車前子
性寒涼,味甘。具有利水滲濕、清熱瀉火、止咳化痰、降氣、補血養肝、清肝明目、瀉下等功效。
防風
性溫,微苦,歸肺、脾、膀胱經,具有散風邪、解表發汗、活血止痛、祛風除濕、解毒透疹等功效。
黃連
味苦,性寒,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之功。可治療濕熱痞滿、嘔吐吞酸、瀉痢、黃疸、高熱神昏、心火亢盛、心煩不寐、血熱吐衄、目赤、牙痛、消渴、癰腫疔瘡等症狀。
黃芩
性味苦、寒,歸肺、大腸經,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涼血止血,除熱安胎,清熱瀉下,排膿消腫,清熱解毒,降氣,利尿等功效。
蔓荊子
具有發汗解表、散風熱、活絡止痛、清肝明目的功效。它可以治療感冒、流感、風寒感冒等病症,以及風熱所致的目赤腫痛、頭目昏暗等症狀。
細辛
具有辛溫散寒、發汗解表、祛風除濕、開竅、止咳化痰、活絡止痛的功效。具有散風寒、溫肺化痰,可用於治療風寒感冒、鼻炎、鼻竇炎、頭痛、身體痠痛等症狀;另外細辛散風除濕,主治風濕痹痛、肢體麻木、寒濕腹痛、嘔吐泄瀉;具有溫化寒痰停飲、下氣消痰、溫肺化飲之功,可治療外感風寒、水飲內停、喘咳、痰多清稀等症狀;細辛也可用於治療寒邪入絡之肌肉關節痛,如頭痛、鼻淵、牙痛、痹痛等。
總結
菥蓂子丸是一種中藥方劑,具有清肝明目、散風熱、解毒的功效,主治肝臟和心臟因為風熱,導致眼睛昏花、發紅發赤。該方劑由細辛、蔓荊子、車前子、羚羊角、防風、黃連、黃芩、決明子等組成,具有清熱瀉火、散風熱、明目、解毒等多種功效。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菥蓂子丸有清肝明目、通絡止痛的功效,但是孕婦、哺乳期婦女、小兒、體虛者慎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菥蓂子丸, 出處:《醫方類聚》卷六十五引《龍樹菩薩眼論》。 組成:菥蓂子12分,蔓荊子5分,兔肝1具(并膽),車前子8分,決明子8分,黃連8分,防風6分,羖羊角6分,紫芩6分。 主治:眼昏暗,夜視不明。
菥蓂子丸, 出處:《聖濟總錄》卷一○七。 組成:菥蓂子1兩半,兔肝1具(細切,炙),細辛(去苗葉)1兩,蔓荊實1兩,車前子1兩,羚羊角(鎊)1兩,防風(去叉)1兩,黃連(去須)1兩,黃芩(去黑心)1兩,決明子(炒)1兩。 主治:肝心風熱,目昏赤。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