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資訊
主治功效
傳統服藥法
白芍、川芎、丹皮、青皮、柴胡、枳殼、薄荷、甘草。
方劑組成解釋
- 羚羊角:具有平肝明目、清熱解毒的功效。
- 細辛:具有散風通竅、宣肺平喘的功效。
- 防風:具有祛風解表、止痙止痛的功效。
- 人參:具有大補元氣、生津止渴的功效。
- 車前子:具有清熱利尿、明目退翳的功效。
- 黃芩: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的功效。
- 知母:具有清熱生津、潤肺止咳的功效。
- 羌活:具有祛風除濕、散寒止痛的功效。
- 茯苓:具有健脾滲濕、利水消腫的功效。
- 玄參:具有清熱涼血、養陰生津的功效。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平肝散性味辛溫,有一定的刺激性,孕婦、哺乳期婦女、小兒慎用。
- 平肝散有一定的副作用,如口乾、便秘、腹脹等,如果出現不良反應,應立即停藥。
- 平肝散不宜與其他中藥同時服用,以免發生藥物相互作用。
相關疾病
胰臟炎
白內障
內障
相同名稱方劑
平肝散, 出處:《誠書》卷七。 組成:羚羊角、細辛、防風、人參、車前子、黃芩、知母、羌活、茯苓、玄參。 主治:圓翳內障,不痛不癢。
平肝散, 出處:《醫門補要》卷中。 組成:當歸、佩蘭、鬱金、桔梗、香附、玫瑰花、白芍、木香、陳皮、柴胡、枇杷葉(炙)。 主治:上格,憂悶傷肝,致帝丁兩旁凸起紫筋數條,束緊咽喉,似物撐塞,吐不出,咽不下。
平肝散, 出處:《魯府禁方》卷二。 組成:陳皮1錢,青皮(麸炒)1錢,香附1錢,白芍1錢,山梔(炒)1錢,黃連(炒)1錢,黃芩(炒)1錢,薑制半夏8分,甘草5分。 主治:七情不順,鬱火攻衝,腹痛時發時止,痛無定處。
平肝散, 出處:《醫統》卷六十一。 組成:川芎5分,當歸5分,赤芍藥5分,防風5分,荊芥5分,柴胡5分,羌活5分,蟬退5分,菊花5分,蔓荊子5分,白芷5分,生地黃8分,膽草8分,夏枯草1錢,甘草3分。 主治:迎風冷淚。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