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目防風丸
MING MU FANG FENG W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聖濟總錄》卷一一一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寒性指數
複方歸經比例
最後更新日:2024-12-17
方劑組成解釋
明目防風丸中包含防風,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疏散風熱,清熱明目: 防風味辛、甘,性微溫,入肺、膀胱經,具有疏散風熱、止痛解痙、祛風止癢的功效。眼睛是風熱之邪容易入侵的部位,風熱上攻可導致目赤腫痛、視物模糊等症狀。防風能疏散風熱,清熱明目,可有效緩解這些症狀。
2. 祛風止癢,改善眼部不適: 防風亦有祛風止癢之效,對於因風熱導致的眼癢、眼部乾燥等不適症狀,能起到緩解作用,促進眼部舒適。
明目防風丸中包含決明子,主要基於其清肝明目的功效。決明子味甘苦,性微寒,入肝經,具有清肝明目、潤腸通便的功效。
決明子中含有豐富的決明素、大黃素等成分,能有效改善眼部充血、視力模糊、眼乾澀等症狀。此外,決明子也能清熱解毒,對於肝火上炎、目赤腫痛等症狀也有不錯的療效。因此,明目防風丸中加入決明子,有助於達到清肝明目、改善視力的目的。
明目防風丸中加入枳殼,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疏肝理氣,行氣止痛:枳殼味苦、辛,性寒,具有疏肝理氣、行氣止痛的功效。眼部疾患常伴有肝氣鬱結、氣血運行不暢,枳殼可疏通肝氣,改善眼部氣血循環,減輕眼部疼痛和炎症。
- 消食化積,降逆止嘔:枳殼亦有消食化積、降逆止嘔的作用。眼部疾病有時也與脾胃濕熱、氣機上逆有關,枳殼可消食化積,降逆止嘔,從根本上改善眼部疾患的病因。
總而言之,枳殼在明目防風丸中起到疏肝理氣、行氣止痛,以及消食化積、降逆止嘔的功效,有助於改善眼部氣血運行,消減炎症,達到明目效果。
明目防風丸中加入黃連,主要是基於其清熱瀉火、解毒明目的功效。
黃連味苦寒,入心、肝、胃經,具有清熱瀉火、燥濕止瀉、解毒消腫之效。對於眼部熱毒所致的目赤腫痛、視力模糊等症狀,黃連能清熱瀉火,消炎解毒,起到明目之效。
此外,黃連還能燥濕止瀉,防止眼部濕熱上蒸,加重眼部炎症。因此,黃連在明目防風丸中,起到清熱明目、解毒消腫的作用,輔助其他藥材,達到更好的療效。
明目防風丸中加入槐角,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清肝瀉火,明目退翳:槐角性寒,味苦,入肝、大腸經,具有清肝瀉火、涼血止血的功效。肝火上炎可導致目赤腫痛、視力模糊,槐角可清瀉肝火,改善眼部炎症,促進視力恢復。
- 涼血止血,散瘀消腫:槐角亦有涼血止血、散瘀消腫的作用,可治療眼部瘀血腫痛,以及因血熱引起的目赤腫痛。
總之,槐角在明目防風丸中,起到清肝瀉火、涼血止血的功效,可改善眼部炎症、促進視力恢復,並散瘀消腫,治療眼部瘀血腫痛。
明目防風丸中加入赤茯苓,主要原因如下:
- 健脾燥濕:赤茯苓具有健脾燥濕之效,可改善脾胃運化功能,有助於促進眼部氣血運行,減少眼部濕熱鬱積,從而達到明目的作用。
- 清熱除煩:赤茯苓性平味甘,能清熱除煩,對於因肝火上炎導致的目赤腫痛、視力模糊等症狀有緩解作用。
因此,赤茯苓在明目防風丸中發揮健脾燥濕、清熱除煩的作用,配合其他藥材,共同達到明目的功效。
明目防風丸中加入菊花,主要因其具有清肝明目的功效。菊花性涼味甘,入肝經,能清肝熱、平肝風,對於因肝火上炎導致的目赤腫痛、視物模糊、眼乾澀等症狀,有顯著療效。此外,菊花還有疏風散熱之效,能有效緩解眼部風熱,配合其他藥材,能更好地起到明目防風的作用。
明目防風丸中加入細辛,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 散寒止痛,溫經通絡:細辛性溫,味辛,具有散寒止痛、溫經通絡的功效。對於因風寒入侵、經絡阻滯引起的目赤腫痛、視力模糊等症狀,細辛可以溫散寒邪,促進血液循環,改善眼部微循環,達到止痛明目的效果。
- 配合防風,增強疏風散寒作用:防風性微溫,味辛,擅長疏散風邪,而細辛則具有溫散寒邪的功效。兩者配合使用,可以相互增強,更有效地驅散風寒,緩解因風寒引起的目疾。
明目防風丸中加入黃芩,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 清熱瀉火,解毒明目: 黃芩味苦寒,入肺、膽、胃經,具有清熱瀉火、解毒涼血的功效。眼睛生熱、腫痛、赤澀、視力模糊等症狀,皆與肝火上炎、熱毒侵犯有關。黃芩可清熱解毒,消除眼部的炎症,達到明目的效果。
- 佐助防風,增強療效: 防風為本方君藥,擅長祛風散寒,止痛止癢。黃芩性寒,可輔助防風清熱解毒,協同作用,增強疏風散熱,明目止癢的療效。
明目防風丸中加入生地黃,主要源於其滋陰涼血、清熱明目的功效。
生地黃性寒,味甘苦,入心、肝、腎經。其能滋陰降火,清熱涼血,對於肝腎陰虛所致的目赤腫痛、視力模糊等症狀具有較好的療效。
此外,生地黃與其他藥材如防風、菊花等配合使用,可增強藥效,更有效地達到清熱明目、滋陰養肝的效果。
明目防風丸中加入車前子,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清熱利濕: 車前子性寒,味甘,具有清熱利濕、滲濕止瀉之功效。明目防風丸常用於治療目赤腫痛、視物模糊等症,而這些症狀往往與肝火上炎、濕熱內蘊有關。車前子可清熱利濕,解除濕熱對眼睛的侵襲,有助於改善眼部炎症。
- 利水通淋: 車前子能利水通淋,促進尿液排出,有利於清除體內濕熱,改善眼部循環,進而達到明目之效。
主治功效
明目防風丸:清熱明目,祛風散邪的中醫方劑
明目防風丸,中醫經典方劑之一,以防風、決明子、枳殼、黃連、槐角、赤茯苓、菊花、細辛、黃芩、生地黃、車前子等多味藥材組成,具有清熱明目,祛風散邪的功效,常 применяется для лікування因風熱上衝頭部和麪部所引起的各種眼疾。
藥方組成及功效
防風:性溫,微苦,歸肺、脾、膀胱經,具有散風邪、解表發汗、活血止痛、祛風除濕、解毒透疹等功效。
決明子:性涼,味甘,歸肝、腎經,具有清熱明目、清肝瀉火、利水消腫、潤腸通便等功效。
枳殼:性寒,味苦,歸肺、大腸經,具有理氣行氣、止咳化痰、消食化積、降氣等功效。
黃連:性寒,味苦,歸心、胃、大腸經,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止瀉痢、涼血止血等功效。
槐角:性涼,味甘,歸肝、大腸經,具有清熱明目、涼血止血、散瘀消腫等功效。
赤茯苓:性甘,淡,歸心、肺、腎經,具有利水滲濕、清熱化痰、健脾益腎等功效。
菊花:性甘,微寒,歸肝、肺經,具有清熱解毒、明目退翳、疏風散熱等功效。
細辛:性溫,味辛,歸肺、腎經,具有發汗解表、溫肺化痰、祛風除濕、止痛等功效。
黃芩:性寒,味苦,歸肺、大腸經,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涼血止血、清熱瀉下等功效。
生地黃:性寒,味甘,歸心、肝、腎經,具有清熱涼血、滋陰養血、補虛益精等功效。
車前子:性寒,味甘,歸肺、腎經,具有清熱解毒、利尿消腫、清肺化痰、降氣止咳、補血養肝、清肝明目、瀉下等功效。
主治功效:清熱明目,祛風散邪。常用於治療因風熱上衝頭部和麪部所引起的各種眼疾,如:
- 目赤腫痛:本方清熱明目,祛風散邪,可有效緩解目赤腫痛的症狀。
- 羞明流淚:本方清熱瀉火,清肝明目,可有效緩解羞明流淚的症狀。
- 眼翳內障:本方清熱解毒,活血化瘀,可有效緩解眼翳內障的症狀。
- 青光眼:本方清熱明目,平肝息風,可有效緩解青光眼的症狀。
- 夜盲症:本方補益肝腎,明目退翳,可有效緩解夜盲症的症狀。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0-15克,一日3次。
注意事項:
- 忌煙酒:服用本方期間,應忌煙酒,以免影響藥效。
- 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服用本方期間,應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眼部炎症。
- 忌服滋膩油膩食物:服用本方期間,應忌服滋膩油膩食物,以免阻礙藥效的發揮。
- 孕婦慎用:孕婦慎用本方,以免影響胎兒發育。
- 兒童慎用:兒童慎用本方,以免引起不良反應。
總結: 明目防風丸,中醫經典方劑之一,以防風、決明子、枳殼、黃連、槐角、赤茯苓、菊花、細辛、黃芩、生地黃、車前子等多味藥材組成,具有清熱明目,祛風散邪的功效,常用於治療因風熱上衝頭部和麪部所引起的各種眼疾。在使用本方時,應注意藥物的禁忌和注意事項,以免引起不良反應。
傳統服藥法
防風(去叉)1兩半,決明子1兩半,枳殼(去瓤,麩炒)1兩半,黃連(去須)1兩半,槐子1兩半,赤茯苓(去黑皮)1兩半,甘菊花1兩半,細辛(去苗葉)1兩,黃芩(去黑心)1兩,生乾地黃(焙)2兩半,車前子2兩半。
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15丸,食後米飲送下,1日2次。覺愈即止。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方具有清熱明目、散風止痛的功效,但不宜長期服用。
- 本方有一定的副作用,如服用後出現頭暈、心悸、腹瀉等症狀,應立即停藥並就醫。
- 本方不宜與其他中藥同時服用,以免發生藥物相互作用。
相同名稱方劑
明目防風丸, 出處:《聖濟總錄》卷一一一。 組成:防風(去叉)1兩半,決明子1兩半,枳殼(去瓤,麸炒)1兩半,黃連(去須)1兩半,槐子1兩半,赤茯苓(去黑皮)1兩半,甘菊花1兩半,細辛(去苗葉)1兩,黃芩(去黑心)1兩,生乾地黃(焙)2兩半,車前子2兩半。 主治:熱風上衝頭面,及因食酒面炙煿等物,眼生膜者,或努肉昏暗。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