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膝葉羹

NIU XI YE GENG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0

寒性指數

21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21%
肝經 17%
心經 14%
胃經 12%
腎經 8%
脾經 6%
膀胱經 6%
小腸經 6%
三焦經 6%
肺經
肝經
心經
胃經
腎經
脾經
膀胱經
小腸經
三焦經

最後更新日:2024-12-17

方劑組成解釋

「牛膝葉羹」方劑中包含「川牛膝」,其原因主要有二:

  1. 補肝腎、強筋骨: 川牛膝性寒,味甘苦,入肝腎經,具有補肝腎、強筋骨之效。牛膝葉則性涼,味甘,入肝脾經,清熱解毒、涼血止血。二者相合,可起到溫補肝腎、舒筋活絡之效,對於肝腎不足、筋骨疼痛等症有益。
  2. 利水消腫: 川牛膝有通利關節、利水消腫之效,牛膝葉則清熱解毒,二者相合,可加強利水消腫之效,適用於水腫、關節腫痛等症。

牛膝葉羹中加入生地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涼血,滋陰降火: 生地黃性寒,味甘苦,入心、肝、腎經,具有清熱涼血、滋陰降火、養血生津之功效。牛膝葉性溫,味甘苦,入肝、腎經,擅長活血通經,但同時也容易耗傷陰血。加入生地黃,可平衡牛膝葉的溫燥之性,避免其燥熱傷陰,同時滋陰養血,使藥性更平和。

2. 協同活血化瘀: 生地黃有活血化瘀的作用,與牛膝葉共同作用,可促進血液循環,改善血瘀情況,進一步提升活血通經的效果。

總而言之,生地黃的加入,既能調和牛膝葉的藥性,避免其傷陰,又能協同活血化瘀,使牛膝葉羹的療效更佳。

牛膝葉羹中加入生薑,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溫中散寒:牛膝葉性寒,容易寒涼脾胃,而生薑性溫,可溫中散寒,緩解牛膝葉的寒性,避免其對脾胃造成負擔。
  2. 調和氣血:生薑具有發汗解表、溫中止嘔之效,可以促進血液循環,調和氣血,配合牛膝葉的活血化瘀功效,增強整體療效。

因此,牛膝葉羹中加入生薑,可以有效地減輕藥性寒涼對人體的影響,並提高藥效。

牛膝葉羹中加入淡豆豉,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1. 清熱解毒,利濕消腫: 淡豆豉性涼,味甘,具有清熱解毒、利濕消腫的功效。牛膝葉性寒,味苦,也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兩者相配,可增強清熱解毒、利濕消腫的效果,對於熱毒蘊結、濕熱阻滯所致的疾病,如濕疹、瘡瘍、水腫等,具有較好的療效。
  2. 調和藥性: 牛膝葉性寒,味苦,若單獨服用易傷脾胃。淡豆豉味甘,性平,可中和牛膝葉的寒性,減少其對脾胃的刺激,使其藥效更平和。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 牛膝葉羹 」由川牛膝、生地黃、生薑、淡豆豉四味中藥材組成。該方劑具有調經、祛風除濕、強筋骨、活血化瘀、利水滲濕、活絡止痛、通經、清熱利尿、滋陰、補益肝腎等多種功效。

川牛膝味苦、辛,性微寒。歸肝、腎經。具有清熱涼血、滋陰補血、養肝明目、益精補髓、活血通絡、祛風除濕等功效。常用於治療血熱妄行、血虛萎黃、肝腎陰虛、目赤昏花、筋骨痠痛、風濕痹痛等症。

生地黃味甘、苦,性涼。歸心、肝、腎經。具有清熱涼血、滋陰補血、養肝明目、益精補髓、生津止渴等功效。常用於治療血熱妄行、血虛萎黃、肝腎陰虛、目赤昏花、筋骨痠痛、風濕痹痛等症。

生薑味辛、辣,性溫。歸肺、脾、胃經。具有發汗解表、溫中止瀉、溫肺化痰、消食導滯、散寒通脈等功效。常用於治療風寒感冒、惡寒發熱、頭痛身痛、胃寒嘔吐、腹痛腹瀉、咳喘多痰、脘腹冷痛、關節痠痛等症。

淡豆豉味苦、甘,性微寒。歸肺、胃經。具有清熱解毒、消食化積、利水消腫、解表透疹等功效。常用於治療感冒風熱、頭痛身痛、咳嗽氣喘、瘡瘍腫毒、水腫腳氣、泄瀉痢疾等症。

「 牛膝葉羹 」是中醫常用方劑之一,具有清熱涼血、滋陰補血、活血通絡、祛風除濕等功效。臨牀應用廣泛,可治療多種疾病。但由於本方藥性較強,應在醫師指導下服用。

總結:中藥方劑「 牛膝葉羹 」由川牛膝、生地黃、生薑、淡豆豉四味中藥材組成,具有清熱涼血、滋陰補血、活血通絡、祛風除濕等功效,臨牀應用廣泛,可治療多種疾病。但由於本方藥性較強,應在醫師指導下服用。

傳統服藥法


牛膝葉4兩,龍葵葉4兩,地黃葉4兩,生薑半兩,豆豉1合半。
上先以水5大盞,煎薑、豉取汁2盞半,去薑、豉,下牛膝葉等煮作羹。入少鹽醋,調和食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方具有一定的滋補作用,陰虛火旺者慎用。
  • 本方具有一定的活血作用,孕婦慎用。

相關疾病


肺結核口乾口渴

相同名稱方劑


牛膝葉羹, 出處:《聖惠》卷九十七。 組成:牛膝葉4兩,龍葵葉4兩,地黃葉4兩,生薑半兩,豆豉1合半。 主治:骨蒸勞,背膊煩疼,口乾壯熱,四肢無力。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