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濕湯

SAN SHI TANG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杏苑》卷六

熱性指數

25

寒性指數

9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19%
胃經 17%
肝經 16%
腎經 15%
心經 9%
肺經 7%
三焦經 4%
大腸經 3%
膀胱經 2%
膽經 2%
脾經
胃經
肝經
腎經
心經
肺經
三焦經
大腸經
膀胱經
膽經

最後更新日:2024-02-03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散濕湯」

散濕湯是一種中藥方劑,具有散濕、祛風、止痛的功效,用於治療偏墜或疝氣疼痛、陰囊冷濕或癢等症狀。 方劑組成:

  • **蒼朮:**蒼朮性微溫,味苦、辛,歸脾、胃經,具有健脾燥濕、芳香化濕、散風寒、止瀉痢、安胎、止汗等功效,常用於治療脾虛濕盛證。

  • **茯苓:**茯苓性平,味甘、淡,歸脾、胃、心經,具有利水滲溼、清熱利尿、健脾益氣、寧心安神等功效,常用於治療水腫、小便不利、心悸失眠等症。

  • **黃柏:**黃柏性寒,味苦,歸腎、大腸經,具有清熱燥溼、瀉火解毒、固澀止血等功效,常用於治療溼熱瀉痢、腸炎、痢疾等症。

  • **木香:**木香性溫,味辛,歸脾、胃、大腸經,具有行氣止痛、消食化積、溫裏溫中、散寒止瀉、理氣行氣等功效,常用於治療腹痛、泄瀉、消化不良等症。

  • **青皮:**青皮性溫,味苦、辛,歸肝、脾、胃經,具有理氣寬中、燥濕化痰、疏肝解鬱、消食導滯等功效,常用於治療胸悶、腹脹、噁心、嘔吐等症。

  • **肉桂:**肉桂性大熱,味甘、辛,歸心、肝、腎經,具有溫經散寒、活血通經、溫陽補腎、補火助陽、祛風除濕、活絡止痛等功效,常用於治療陽虛證、血瘀證、風寒濕痹證等。

  • **砂仁:**砂仁性溫,味辛,歸脾、胃、腎經,具有芳香化濕、行氣止瀉、溫中止嘔等功效,常用於治療濕阻中焦、脾胃虛寒、泄瀉、嘔吐等症。

  • **桃仁:**桃仁性溫,味苦,歸肝經,具有活血化瘀、通便導滯、潤腸通便、宣肺止咳等功效,常用於治療血瘀證、腸燥便祕、咳嗽等症。

  • **吳茱萸:**吳茱萸性熱,味苦、辛,歸脾、胃、肝、腎經,具有溫中止瀉、補火助陽、散寒止痛、理氣止嘔等功效,常用於治療陽虛證、濕寒痺痛、泄瀉、嘔吐等症。

  • **香附:**香附性溫,味辛、苦,歸脾、胃、肝經,具有理氣寬中、疏肝解鬱、調經止痛等功效,常用於治療肝氣鬱結證、月經不調、痛經等症。

  • **茴香:**茴香性溫,味甘,歸脾、胃、肝、腎經,具有溫裏散寒、理氣止痛、溫中止瀉、祛風除濕、行氣化瘀等功效,常用於治療寒凝腹痛、泄瀉、風寒濕痹、跌打損傷等症。

  • **澤瀉:**澤瀉性寒,味甘,歸腎、膀胱經,具有利水滲濕、清熱利尿、固澀止遺等功效,常用於治療水腫、小便不利、遺精、早洩等症。

  • **梔子:**梔子性寒,味苦,歸心、肺、肝經,具有清熱瀉火、涼血止血、清熱解毒等功效,常用於治療熱證、血熱妄行、瘡瘍腫毒等症。

**烏頭:**烏頭性大熱,味辛,歸肺、腎經,具有散風寒、祛風除濕、活絡止痛等功效,常用於治療風寒感冒、頭痛、鼻塞、喉嚨痛、風濕痹痛、腰痠背痛、中風半身不遂、頭風頭痛、心腹冷痛、陰疽腫毒、瘀血腫痛等症,烏頭有毒,應在醫生指導下服用。

散濕湯具有散濕、祛風、止痛的功效,用於治療偏墜或疝氣疼痛、陰囊冷濕或癢等症狀,患者在使用本方劑時,應在醫生指導下服用,以免發生不良反應。

傳統服藥法


川烏(炮)1錢,吳茱萸3分,蒼朮1錢5分,木香3分,山梔仁(炒)1錢,青皮1錢,香附子1錢,茯苓1錢,茴香(鹽炒)5分,澤瀉5分,黃柏(酒炒)5分,肉桂5分,葫蘆巴5分,桃仁6分,縮砂仁7個。
上(口父)咀。水煎熟,空心服。

方劑組成解釋


散濕湯由烏頭、吳茱萸、蒼朮、木香、梔子、青皮、香附、茯苓、茴香、澤瀉、黃柏、肉桂、葫蘆巴、桃仁、砂仁等中藥組成。其中,烏頭、吳茱萸、蒼朮、木香、梔子、青皮、香附、茯苓、茴香、澤瀉、黃柏、肉桂、葫蘆巴、桃仁、砂仁等中藥均具有散寒除濕、通利下焦的功效,可以有效緩解偏墜或疝氣疼痛,陰囊冷濕或癢的症狀。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1. 散濕湯有一定的毒性,孕婦、哺乳期婦女、兒童、體弱者慎用。
  2. 散濕湯不宜長期服用,以免引起副作用。
  3. 服用散濕湯期間,應注意飲食清淡,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
  4. 服用散濕湯期間,如有不適,應立即停藥並就醫。

相關疾病


腹股溝疝氣睪丸疼痛腫脹

相同名稱方劑


散濕湯, 出處:《杏苑》卷六。 組成:川烏(炮)1錢,吳茱萸3分,蒼朮1錢5分,木香3分,山梔仁(炒)1錢,青皮1錢,香附子1錢,茯苓1錢,茴香(鹽炒)5分,澤瀉5分,黃柏(酒炒)5分,肉桂5分,葫蘆巴5分,桃仁6分,縮砂仁7個。 主治:偏墜或疝氣疼痛,陰囊冷濕或癢。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