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斷飲

XU DUAN YI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産孕集》卷下

熱性指數

24

寒性指數

4

熱/寒比例

極熱 (6.00)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30%
腎經 17%
心經 15%
脾經 15%
肺經 12%
大腸經 4%
胃經 4%
肝經
腎經
心經
脾經
肺經
大腸經
胃經

最後更新日:2025-01-23

方劑組成解釋

續斷飲方劑中包含續斷,乃因其藥性與功效與方劑的治療目的相契合。

續斷,味甘苦,性溫,入肝、腎經,具有補肝腎、強筋骨、續筋接骨之功效。續斷飲多用於治療腰膝痠軟、筋骨疼痛、骨折等症,而續斷正是治療此類病症的常用藥材。

其補肝腎、強筋骨的藥性,可有效改善因肝腎虧虛、筋骨不健所致的腰膝痠軟、筋骨疼痛等症狀;其續筋接骨的功效,則有助於促進骨折癒合,加速傷口修復。因此,續斷成為續斷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藥材。

續斷飲中加入當歸,主要是基於以下兩點:

  1. 補血活血,助續斷補肝腎:續斷主治筋骨疼痛、腰膝酸軟等症,具有補肝腎、強筋骨的功效。而當歸則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的作用,能促進血液循環,將續斷的藥效更好地輸送到病竈部位,加強其補肝腎、強筋骨的功效。
  2. 相輔相成,增強療效:續斷性偏燥,當歸性偏潤,兩者配伍,可以起到滋陰潤燥的作用,避免續斷過於燥烈,同時也能避免當歸過於滋膩,使藥效更加平衡,更利於臨牀應用。

續斷飲方劑中加入阿膠,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補血止血:續斷具有補肝腎、強筋骨之功效,但其性偏燥,容易耗血。阿膠性潤,具有補血滋陰、止血化瘀之效,可與續斷相配,避免燥性傷血,並增強其止血功效。
  2. 滋陰潤燥:續斷主治跌打損傷、骨折筋傷,而這些病症常伴隨瘀血腫痛,以及因外傷導致的氣血不足。阿膠具有滋陰潤燥、養血生津的功效,可以緩解續斷的燥性,滋養血脈,促進傷口癒合。

續斷飲方劑中加入杜仲,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補肝腎,強筋骨:續斷本身具補肝腎、強筋骨之效,而杜仲亦有類似功效,且能補益肝腎精血,加強續斷的藥效,使藥力更強,更能達到治療腰膝酸軟、筋骨無力等症狀。
  2. 相輔相成:杜仲性溫,味甘,善於補肝腎,強筋骨,且能補血益氣,與續斷性寒、味苦,善於補肝腎,止痛消腫的藥性相輔相成,共同發揮治療作用,使藥效更全面,更能達到標本兼治的效果。

續斷飲中加入桃仁,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活血化瘀:桃仁味甘苦,性微溫,入心、肺、脾經,具有活血化瘀、潤腸通便的功效。續斷飲中以續斷為主,補肝腎,強筋骨,而桃仁則能促進血液循環,疏通經絡,有助於藥力更好地到達患處,發揮治療效果。
  2. 軟堅散結:桃仁還具有軟堅散結的作用,能幫助消除因瘀血阻滯而形成的腫塊,配合續斷治療跌打損傷、骨折、筋骨疼痛等症狀,達到更好的療效。

續斷飲方中使用延胡索,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活血止痛:延胡索性溫,味辛,入肝、脾經,具有活血化瘀、行氣止痛之效。續斷飲主治跌打損傷、骨折筋傷,延胡索可促進血行,消散瘀血,緩解疼痛,輔助續斷等藥物修復損傷。
  2. 行氣止痛:延胡索亦有行氣止痛之效,可疏通經絡,解除氣滯血瘀,進一步緩解疼痛,配合續斷等藥物,達到整體止痛之效。

總而言之,延胡索在續斷飲中發揮活血化瘀、行氣止痛的功效,與其他藥物協同作用,達到治療跌打損傷、骨折筋傷之目的。

續斷飲中加入肉桂,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1. 溫陽助陽,促進血液循環:續斷性寒,偏於補益肝腎,但對於陽氣不足、氣血運行不暢者,單用續斷恐難以奏效。肉桂性熱,入心、腎經,具有溫陽助陽、通經活絡的功效,可與續斷相配,溫補陽氣,促進氣血運行,使藥力更易達於病所。
  2. 溫經散寒,止痛止癢:續斷主治筋骨疼痛、血虛經絡不通等,而一些疼痛、癢症往往與寒邪阻滯有關。肉桂溫經散寒,可溫通經絡,驅散寒邪,有助於緩解疼痛、瘙癢等症狀,提高療效。

主治功效


續斷飲主治功效分析

續斷飲,此方劑主要針對腰痛,下焦虛寒,血滯不行等症狀。 我們可以更進一步分析其主治範疇及治療原理:

一、主治範疇:

  1. 血分證: 《濟陽綱目》指出「續斷飲,治瘀血流滯,血化為水,四肢浮腫,皮肉赤紋,名曰血分。」 可見續斷飲可應用於因瘀血阻滯,導致水液代謝失常,出現類似水腫的症狀,特點為「皮肉赤紋」,即皮膚出現紅色血絲或紋路,類似現代醫學所描述的瘀血證的一種表現。
  2. 產後腰痛: 《聖濟總錄》記載「治產後腰重痛,不可轉側。續斷飲方」。產後腰痛多因生產時耗傷氣血,或感受寒濕,或瘀血留滯所致。續斷飲可針對性地治療此類腰痛。
  3. 妊娠漏胎:《聖濟總錄》也記載「治妊娠漏胎,下血不止,臍腹疼痛。續斷飲方」。 妊娠期間出現陰道流血,伴有腹痛,可能是先兆流產的表現。續斷飲在此處可能發揮止血安胎的作用。
  4. 瘀血腫:《濟陽綱目》提及「瘀血腫,皮間有赤縷血痕,四物湯加桃仁、紅花,或續斷飲加味八味丸。」 這裡提示續斷飲可用於治療瘀血腫,特別是伴有皮膚赤色血痕的症狀,還可搭配其他活血化瘀藥物一同使用。

二、治療原理:

續斷飲的治療原理主要基於中醫的「補腎」、「活血」和「溫經」三個方面。

  1. 補腎強腰: 續斷和杜仲是方中的主要補益藥物,分別具有強健筋骨和溫陽固精的作用。中醫認為「腰為腎之府」,腎虛是導致腰痛的重要原因之一。續斷和杜仲能夠補益腎氣,強壯筋骨,從而緩解腰痛症狀。
  2. 活血化瘀: 當歸、桃仁和延胡索是方中的活血化瘀藥物。當歸補血調經,桃仁破瘀消癥,延胡索行氣止痛,三者合用可以促進血液循環,消除瘀血,改善因血滯不行導致的疼痛和腫脹。尤其是桃仁,針對「血化為水」的血分證有較好的療效。
  3. 溫經散寒: 肉桂是方中的溫熱藥物,具有暖身散寒的作用。對於因下焦虛寒引起的腰痛,肉桂可以溫經通絡,驅散寒邪,緩解疼痛。
  4. 滋陰補虛: 方中阿膠具有滋陰潤燥,補虛益氣的功效,可以補充因血虛或生產、漏胎導致的陰血虧損,增強體質。

總結:

續斷飲是一個以補腎強腰、活血化瘀、溫經散寒為主要功效的方劑。它適用於因腎虛、血瘀、寒凝導致的腰痛、血分證、產後腰痛、妊娠漏胎等病症。通過補益腎氣、促進血液循環、驅散寒邪,達到緩解疼痛、改善症狀的目的。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古文沒有明確提到方劑的完整組成,但根據《產孕集》所記載,續斷飲的基本組成包括:續斷、當歸、阿膠、杜仲、桃仁、延胡索、肉桂。不同醫家的加減用量可能有所不同,具體應用需根據患者的具體病情進行辨證論治。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補益作用,陰虛火旺者慎用。

相關疾病


腰骶痛前列腺炎慢性腎衰竭胃腸出血腎絲球腎炎全身性水腫胎漏

相同名稱方劑


續斷飲, 出處:《産孕集》卷下。 組成:續斷3錢,當歸2錢,阿膠2錢,杜仲3錢,桃仁1錢5分,延胡索1錢5分,肉桂5分。 主治:腰痛,下焦虛寒,血滯不行。

續斷飲, 出處:《聖濟總錄》卷一六三。 組成:續斷1兩,芍藥1兩,桂1兩(去粗皮),生乾地黃1兩(焙),黃耆1兩(細銼),川芎1兩,黃芩1兩(去黑心),當歸(切,炒)1兩。 主治:産後腰重痛,不可轉側。

續斷飲, 出處:《聖濟總錄》卷一五四。 組成:續斷(銼)2兩,艾葉1兩(去梗,焙乾),熟乾地黃1兩(焙),當歸(切,焙)1兩,竹茹半兩(新者),阿膠半兩(炙燥),雞蘇(去根莖)半兩。 主治:妊娠胎漏,下血不止,臍腹疼痛。

續斷飲, 出處:《直指》卷十七。 組成:延胡索1分(微炒),當歸1分,川芎1分,牛膝1分,川續斷1分,赤芍藥1分,辣桂1分,白芷1分,五靈脂1分(炒),羌活1分,赤茯苓1分半,牽牛1分半(炒,取末),半夏1分半(制),甘草(炙)1分半。 主治:血分。水氣滯於經絡,血脈不行,四肢浮腫。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