滋陰宣解湯

ZI YIN XUAN JIE TANG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4

寒性指數

14

熱/寒比例

(0.29)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26%
胃經 17%
脾經 15%
肝經 9%
心經 9%
腎經 6%
膀胱經 6%
膽經 4%
小腸經 4%
肺經
胃經
脾經
肝經
心經
腎經
膀胱經
膽經
小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5-01-23

方劑組成解釋

滋陰宣解湯中加入山藥,主要基於其滋陰補腎、健脾益肺的功效。

山藥性平味甘,入脾、肺、腎三經,具有補脾益氣、滋陰養肺、固腎益精的作用。滋陰宣解湯多用於陰虛火旺、津液不足所致的口燥咽乾、心煩失眠、潮熱盜汗等症狀。山藥的滋陰作用可以緩解陰虛症狀,同時其健脾益肺的功效也有助於脾胃運化,增強機體抵抗力,爲其他藥物的發揮提供良好基礎。因此,山藥在滋陰宣解湯中起到了滋陰補虛,協調藥力的作用。

滋陰宣解湯中加入滑石,主要基於其利水滲濕的功效。

滑石性寒,入膀胱經,具有利水滲濕、清熱解暑的功效。方中以滑石配伍其他藥材,可有效宣洩體內濕熱,促進水液代謝,達到滋陰清熱、宣解暑濕的作用。

此外,滑石質地細膩,有助於緩解因濕熱鬱結而引起的口渴、小便不利等症狀,進一步加強滋陰宣解的效果。

滋陰宣解湯中加入甘草,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1. 調和藥性: 甘草味甘性平,入脾、肺經,具有調和諸藥之性。滋陰宣解湯中可能含有較為寒涼的藥材,甘草可以緩解寒涼之性,避免過於寒涼而傷脾胃。
  2. 增強療效: 甘草還具有補氣益血、緩急止痛的功效,可以增強滋陰宣解湯的治療效果。例如,甘草可以與其他藥材共同作用,緩解咳嗽、氣喘等症狀,並促進體內陰液的生成。

滋陰宣解湯中加入連翹,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藥性:

  1. 清熱解毒:連翹味苦性寒,入肺經,具有清熱解毒、散結消腫之功效,可有效清除體內熱毒,緩解因熱毒鬱結所致的發熱、咽痛、口渴等症狀。
  2. 宣散風熱:連翹亦可宣散風熱,對於風熱犯表所致的感冒、發熱、咳嗽等症狀亦有一定療效。

因此,滋陰宣解湯中加入連翹,可發揮清熱解毒、宣散風熱的作用,有助於治療因熱毒鬱結或風熱犯表所致的疾病。

滋陰宣解湯中加入蟬蛻,乃取其疏散風熱、透疹止癢之效。

蟬蛻為蟬蛻殼,性味甘涼,入肺經,具有清熱解毒、疏風止癢之功。對於風熱之邪壅於肌膚,導致發疹瘙癢者,蟬蛻能透發疹毒,止癢消腫,輔助主藥滋陰清熱,達到宣散風熱、止癢消疹之效。同時,蟬蛻亦可清肺熱,利咽喉,對於風熱犯肺,咳嗽咽痛者亦有輔助之效。

滋陰宣解湯中加入白芍,主要是基於其養血柔肝、緩解燥熱的功效。

白芍味苦酸,性微寒,入肝脾經。其養血柔肝之性,可緩解熱病耗傷陰血而致的口乾舌燥、心煩失眠、脈象細數等症狀;同時,白芍又能解熱除煩,宣散鬱熱,配合其他藥材,有助於宣通鬱熱,使氣血運行暢通,達到滋陰宣解的目的。因此,白芍在滋陰宣解湯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是方劑中不可或缺的一味藥材。

主治功效


滋陰宣解湯主治功效分析

主治病症

根據古文記載,滋陰宣解湯主治以下病症:

  • 溫病,太陽未解,漸入陽明:患者胃陰素虧,陽明燥熱但腑氣未實,已出現燥渴多飲症狀。
  • 飲水過多,不能運化,遂成滑瀉:由於燥渴飲水過多,脾胃運化不及,導致腹瀉,而燥渴更甚。
  • 或喘,或自汗,或小便秘:伴隨症狀可能包括氣喘、自汗、小便不利。
  • 溫疹兼此證者:溫疹病人若兼有上述症狀,亦適用此方。
  • 外感實熱,脈象虛數:外感表證已解,但仍有實熱,脈象虛數。
  • 陰分素虧,血不榮筋,外感壯熱,脈象弦硬有力:平素陰虛血少,筋脈失養,感受外邪後發高熱,脈象弦硬有力。
  • 小兒疹證,表裡俱熱:小兒疹病,表裡皆有熱毒。

治療原理

滋陰宣解湯的治療原理主要基於以下幾點:

  1. 清熱利濕

    • 滑石:清胃府之熱,利小便以清膀胱之熱,同時與甘草合用,清陰虛之熱。
    • 連翹:清熱解毒,消腫散結,可清解陽明經府間的熱毒。
    • 蟬蛻:疏散風熱,可解未罷之太陽表邪,使膀胱蓄熱不被外感所束,利於熱邪消散。同時,蟬蛻「飲而不食,有小便無大便」,故能利小便而止大便。
  2. 滋陰固本

    • 山藥:大滋真陰,大固元氣,且生用汁漿稠黏,能與甘草的甘緩之性一同,使滑石在胃中停留,通過脾的運化作用,使水精四布,循三焦下通膀胱,從而達到清熱利尿、止瀉的目的。
    • 白芍:養血調經,舒肝斂陰,可補充陰液的虧虛。
  3. 調和脾胃

    • 甘草:調和諸藥,緩急止痛,與山藥合用可和脾胃,緩解水飲下趨之勢,有助於止瀉。
  4. 表裡兼顧

    • 方中既有清熱利濕的藥物,又有滋陰固本的藥物,同時兼顧了表裡,既能清除裡熱,又能解表散邪,對於溫病、溫疹兼有裡熱、陰虛、滑瀉的病症,療效顯著。
    • 對於溫疹,連翹和蟬蛻還具有表散溫疹的作用。

總結

滋陰宣解湯是一個針對溫病、溫疹等熱病,兼有陰虛、滑瀉症狀的有效方劑。它通過清熱利濕、滋陰固本、調和脾胃、表裡兼顧的治療原則,達到清熱止瀉、滋陰解表的目的。其中,滑石清熱利濕,山藥滋陰固本,甘草調和脾胃,連翹、蟬蛻解表清熱,白芍養血斂陰,諸藥合用,共奏滋陰宣解之功。此方在臨床上應用廣泛,對於溫病、溫疹等熱病兼有陰虛、滑瀉症狀的患者,療效確切。

傳統服藥法


山藥1兩,滑石1兩,甘草3錢,連翹3錢,蟬退(去足土)3錢,生杭芍4錢。
若滑瀉者,甘草須加倍。
溫疹:一室女,感冒風熱,遍身癮疹,煩渴滑瀉,又兼喘促。其脈浮數無力。投以滋陰宣解湯,兩劑諸病皆愈。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不宜長期服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滋陰宣解湯, 出處:《衷中參西》上冊。 組成:山藥1兩,滑石1兩,甘草3錢,連翹3錢,蟬退(去足土)3錢,生杭芍4錢。 主治:溫病,太陰未解,漸入陽明。其人胃陰素虧,陽明府證未實,已燥渴多飲。飲水過多,不能運化,遂成滑瀉,而燥渴益甚,或喘,或自汗,或小便秘;及溫疹兼此證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