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天水滌腸湯」中包含山藥,主要原因如下:
- 健脾益氣:山藥性平味甘,入脾、肺經,具有健脾益氣、補腎固精、滋陰養肺的功效。此方旨在瀉熱滌腸,但同時也需顧及脾胃功能,避免因瀉下過度而導致脾胃虛弱。山藥健脾益氣,可維持脾胃運化功能,避免瀉下過程中出現腹痛、腹瀉等不適。
- 緩解燥熱:山藥能滋陰養肺,緩解燥熱之症。此方為瀉熱滌腸方,可能因寒涼藥物而引發燥熱之症,山藥加入其中可平衡藥性,減少燥熱副作用,使患者更容易接受治療。
天水滌腸湯中包含滑石,其主要原因有二:
一、滑石性寒滑,能清熱利濕,滑腸通便。方中以滑石為主,取其清熱瀉火之功,可有效改善因熱毒蘊結腸胃而導致的腹痛、便祕等症狀。
二、滑石質地輕軟,入藥後能與其他藥物充分混合,有助於藥物在腸道中充分發揮作用,促進排泄,達到清熱解毒、通便的效果。
天水滌腸湯中加入白芍,主要是為了緩解藥物對腸胃的刺激,達到保護腸胃的作用。
白芍性微寒,味苦酸,歸肝、脾經。其功效主要有緩解疼痛、養血柔肝、斂陰止汗等。在該方劑中,白芍能夠緩和其它藥材的燥烈之性,減輕其對腸胃的刺激,避免引起腹痛、腹瀉等不適。同時,白芍也能夠滋養肝血,促進腸胃功能恢復,使藥物更好地發揮功效。因此,白芍的加入,不僅能夠保護腸胃,還能夠提高藥效,使治療更為安全有效。
天水滌腸湯中加入黨參,主要出於以下兩點原因:
- 補氣健脾: 黨參性味甘平,入脾、肺經,具有補中益氣、健脾益胃之功效。天水滌腸湯常用於治療脾胃虛弱、氣血不足所致的腸道疾患,黨參可以補益脾胃之氣,增強腸道功能,促進消化吸收,從而改善腸道疾病症狀。
- 扶正祛邪: 黨參能補氣固本,提高機體抵抗力,扶正祛邪,有助於清除腸道積聚的邪氣,改善腸道環境,促進疾病康復。
天水滌腸湯中包含白頭翁,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清熱解毒: 白頭翁性寒,味苦,入肺、大腸經,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痢的功效。對於腸胃濕熱所致的腹痛、瀉痢、赤白帶下等症狀,白頭翁能有效清熱解毒,消炎止痛,達到治療目的。
- 緩解腸道炎症: 白頭翁中含有白頭翁素等成分,具有抗炎作用,能有效緩解腸道炎症,促進腸道功能恢復。對於腸道炎症引起的腹痛、腹瀉、便血等症狀,白頭翁能起到緩解作用,配合其他藥物共同發揮療效。
天水滌腸湯中加入甘草,主要原因有二:
一、 緩和藥性:天水滌腸湯以瀉下為主,甘草性甘平,能緩和藥性,避免寒涼之性過於猛烈,減輕腸胃刺激,使藥效更溫和。
二、 調和藥性:甘草味甘,可調和諸藥,使藥性相輔相成,提升藥效。同時,甘草能解毒,可減輕其他藥材可能帶來的毒副作用,確保藥物安全有效。
主治功效
天水滌腸湯主治功效分析
根據《醫學衷中參西錄》的記載,天水滌腸湯主要用於治療久痢不癒,導致腸道腐爛,伴隨劇烈疼痛,以及因病程遷延而身體虛弱的病症。此方劑的創制,源於對熱痢病機的深入理解,以及對常規治療方法的反思。
治療原理分析:
清熱解毒,利濕止痢:
- 滑石是本方的主藥,其性寒滑利,能清熱利濕,導熱下行。針對腸道因濕熱蘊結而致的腐爛,滑石可以清解熱毒,利尿以排泄濕濁,達到止痢的目的。《醫學衷中參西錄》提及此方「因河間天水散(即六一散),原為治熱痢之妙藥,此方中重用滑石、甘草,故名之天水滌腸湯」,點明了滑石在此方中的重要作用。
- 白頭翁 具有清熱燥濕、消炎殺菌的作用,進一步針對腸道內的濕熱毒邪,有助於減輕炎症反應,抑制病原微生物。
活血化瘀,緩解疼痛:
- 白芍具有活血化瘀、緩急止痛的功效。對於因腸道腐爛、毒邪壅滯而引起的腹部切痛,白芍可以緩解疼痛,改善局部血液循環,有助於病灶修復。
健脾益氣,扶助正氣:
- 黨參 補氣生津,增強免疫力,是針對久痢導致正氣虛衰而設。張錫純認為「痢久體虛,所下者又多腐敗,故於滋陰清火解毒藥中,特加黨參以助其生機」。尤其強調選用潞黨參,因其性平不熱,更適合用於痢疾的治療,能夠在清熱解毒的同時,兼顧扶正固本,防止邪氣反撲。
- 山藥 健脾益胃,滋腎養肺,可輔助黨參增強補益之力,改善患者因久病導致的脾胃虛弱、食欲不振等症狀。
和中緩急,調和藥性:
- 甘草 既能和中緩急,又能調和藥性,使諸藥協同作用,避免峻藥傷正。
綜合分析:
天水滌腸湯的組方,體現了清熱解毒、活血化瘀、扶正祛邪的治療原則。滑石、白頭翁清熱利濕,直達病所;白芍活血止痛,緩解症狀;黨參、山藥益氣健脾,扶正固本;甘草調和諸藥,增強療效。此方劑針對久痢不愈,腸道腐爛,伴隨腹痛、身體虛弱等複雜病症,既能消除病因,又能改善全身狀態,體現了張錫純先生辨證論治、標本兼顧的治療思想。從病案中可見,此方在治療熱痢時效果顯著,即便病情嚴重,腸道腐爛,亦能取得較好療效。
此外,張錫純在醫案中也提及,若此方效果不顯,可酌加三七、鴨蛋子、金銀花等藥,甚至加入生地榆,可見其對本方靈活應用,強調辨證加減的重要性。
傳統服藥法
生山藥1兩,滑石1兩,生杭芍6錢,潞黨參3錢,白頭翁3錢,粉甘草2錢。
若服此湯不效,則酌加三七,鴨蛋子,金銀花;或加生地榆亦可。河間天水散(即六一散),原為治熱痢之妙藥,此方中重用滑石、甘草,故名「天水滌腸湯」。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清熱解毒、利濕止痛的功效,但不宜長期服用,以免傷及脾胃。
相同名稱方劑
天水滌腸湯, 出處:《衷中參西》上冊。 組成:生山藥1兩,滑石1兩,生杭芍6錢,潞黨參3錢,白頭翁3錢,粉甘草2錢。 主治:久痢不癒,腸中浸至腐爛,時時切痛,身體因病久羸弱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