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通變白虎加人參湯中加入石膏,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 清熱解表: 石膏性寒,味甘,入肺、胃經,具有清熱解表、瀉火止渴之功效。白虎湯本就以清熱瀉火為主,加入石膏可以加強其清熱解表之力,更有效地消除外感熱邪,緩解發熱、口渴等症狀。
- 滋陰生津: 石膏同時具有滋陰生津的作用,可以補充因熱邪耗傷津液而引起的口渴、咽乾等症狀。人參則補氣生津,與石膏相輔相成,共同起到滋陰生津的效果,使患者能夠更快地恢復體力,改善症狀。
通變白虎加人參湯中加入白芍,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緩解白虎湯燥性: 白虎湯以石膏為主藥,性寒涼燥烈,容易傷陰耗津。白芍性微寒,入肝脾經,具有養血柔肝、緩解燥熱之功,可緩解白虎湯的燥性,防止其傷陰。
- 調和營衛: 白虎湯以清熱解毒為主,但其寒涼之性易損傷營氣。白芍可入血分,具有養血滋陰之效,可調和營衛,防止白虎湯過於寒涼而傷及正氣。
綜上所述,白芍的加入不僅能緩解白虎湯的燥性,更能調和營衛,使方劑更具溫和之效,更適合用於熱病中津液不足、氣血兩虛者。
通變白虎加人參湯中加入山藥,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滋陰益氣,緩解燥熱: 白虎湯以清熱瀉火為主,但其寒涼之性易傷陰,導致氣虛。山藥味甘性平,具有滋陰益氣的功效,能緩解白虎湯的燥熱之弊,平衡藥性,使藥效更溫和。
- 健脾固腎,增強體力: 山藥入脾腎二經,能健脾益氣,固腎補精,有助於改善患者因病體虛弱而引起的消化不良、體力下降等問題。
因此,山藥的加入不僅能協調藥性,還能補益氣血,有助於患者更快康復。
通變白虎加人參湯中加入黨參,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 補氣扶正:白虎湯以清熱解毒為主,但對於氣虛體弱的患者,單用白虎湯容易傷正氣。黨參性平味甘,具有補中益氣、健脾益肺的功效,可補氣扶正,防止清熱解毒藥傷正氣,使治療更安全有效。
- 提高療效:黨參能促進機體免疫功能,提高抵抗力,有助於更快恢復。同時,黨參也能促進津液生成,有助於緩解白虎湯的燥性,使患者更容易接受治療。
通變白虎加人參湯中加入甘草,主要出於以下兩點原因:
- 調和藥性: 方中以石膏、知母等寒涼藥為主,容易傷及脾胃。甘草味甘性平,能緩解寒涼之性,保護脾胃,使藥力平和,避免藥物對人體產生過大的負面影響。
- 增強療效: 甘草有解毒、緩急、調和諸藥之功效。它可以增強方中清熱解毒的功效,並減輕石膏的燥性,使藥物更易於被人體吸收,提升療效。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通變白虎加人參湯之傳統功效主治分析
此方主治「下痢」(痢疾),糞便或帶血(赤)、或帶黏液(白),或血與黏液混雜(赤白參半),伴隨「下重腹疼」(裏急後重、腹部疼痛)、「周身發熱」(全身性發熱),且服寒涼藥後熱不退,脈象呈現「確有實熱」(明顯的實熱證)。
- 痢疾屬熱證:下痢赤白、裏急後重為濕熱痢典型表現,濕熱蘊結腸道,灼傷血絡則便血,濕熱腐蝕黏膜則見黏液,氣機阻滞則腹疼。
- 發熱不退:服涼藥無效,提示非單純表熱或虛熱,乃「腸道濕熱鬱久化火」,熱邪深伏,需更強力清瀉。
- 脈象實熱:脈洪大或滑數,反映陽明氣分熱盛,正邪交爭劇烈。
組方邏輯與治療原理
本方由白虎湯(石膏、知母、粳米、甘草)化裁而來,去知母、粳米,加生杭芍、生山藥、人參,轉為清熱益氣兼調和肝脾之方:
生石膏(主藥):
- 用量獨重(二兩),直清陽明氣分實熱,兼透解鬱伏之熱,針對「周身發熱不休」。
- 石膏性辛寒,能外解肌熱、內清腸腑濕熱,使熱邪從內外分消。
生杭芍(佐藥):
- 酸寒柔肝,緩急止痛,治「下重腹疼」;
- 與甘草合用(芍藥甘草湯意),解痙攣、和營血,舒緩腸道拘急。
生山藥(佐藥):
- 甘平滋脾陰,固腸止瀉,防石膏寒涼傷中;
- 替代白虎湯中粳米,更增健脾澀腸之效。
人參(使藥):
- 益氣生津,治熱傷氣陰,助正氣托邪外出;
- 註明「野黨參」為佳,因其甘平力緩,避高麗參溫補助熱之弊。
甘草(使藥):
- 調和諸藥,緩石膏之峻,協芍藥止痛。
全方配伍思路
- 清熱不傷正:石膏配人參,仿白虎加人參湯義,清氣分熱而顧護氣陰,適用於「實熱兼氣耗」之痢疾。
- 調肝脾以治痢:芍藥柔肝止痛,山藥健脾止瀉,針對痢疾肝脾失調病機(土虛木乘)。
- 去知母之考量:原白虎湯知母苦寒潤燥,但恐過潤助濕,故去之;濕熱痢需清熱燥濕,非潤燥所宜。
推論可能功效延伸
此方除治濕熱痢外,或可延伸用於:
- 陽明熱盛夾濕之泄瀉:口渴、發熱、瀉下臭穢,脈洪大者。
- 暑熱傷氣之痢疾:夏季溼暑交蒸,耗氣傷津,見類似證候者。
總結
本方以白虎湯為底,轉攻為和,清熱兼調肝脾,益氣而不滯邪,體現「通變」之巧:針對濕熱痢兼氣陰耗傷之複雜病機,標本兼顧,既承白虎湯清熱之旨,又融入痢疾特定治法(調氣血、和肝脾),堪為古方活用典範。
傳統服藥法
生石膏2兩(搗細),生杭芍8錢,生山藥6錢,人參5錢(用野黨參按此分量,若遼東真野參宜減半,至高麗參斷不可用),甘草2錢。
上5味,用水4鐘,煎取清湯兩鐘,分2次溫飲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清熱解毒、和胃止瀉的功效,但是孕婦、哺乳期婦女、小兒、脾胃虛寒者慎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通變白虎加人參湯, 出處:《衷中參西》卷三。 組成:生石膏2兩(搗細),生杭芍8錢,生山藥6錢,人參5錢(用野黨參按此分量,若遼東真野參宜減半,至高麗參斷不可用),甘草2錢。 主治:下痢,或赤或白,或赤白參半,下重腹疼,周身發熱,服涼藥而熱不休,脈象確有實熱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