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木土兩平湯」方劑中使用石膏,主要原因為以下兩點:
- 清熱瀉火: 石膏性寒,味甘,入肺、胃經,具有清熱瀉火、除煩止渴的功效。此處應是針對木氣過旺,導致肝火上炎,或脾胃積熱所致的症狀,以石膏清熱瀉火,達到平復肝脾的功效。
- 降逆止嘔: 石膏亦具有降逆止嘔之效,適用於肝氣上逆、脾胃不和引發的嘔吐。此處應是針對木氣克土,導致脾胃失衡,而引發的嘔吐症狀,以石膏降逆止嘔,使脾胃恢復正常運作。
木土兩平湯中加入茯苓,是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健脾利濕:茯苓味甘淡,性平,入脾、肺經,具有健脾利濕、寧心安神之功效。木土兩平湯多用於脾虛濕盛、氣血不暢之證,茯苓可健脾利濕,化解脾胃濕濁,改善脾胃運化功能,促進氣血生化,達到平衡木土之效。
- 利水滲濕:茯苓善於利水滲濕,能將體內多餘的水分排出,降低濕氣對人體的影響。濕氣過重會阻礙氣血運行,導致脾胃失調,影響木土平衡。茯苓利水滲濕,可改善體內濕氣,有利於維持木土平衡。
「木土兩平湯」中加入蒼朮,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 燥濕健脾: 蒼朮味辛、性溫,具有燥濕健脾之效。方中若脾虛濕困,則氣血生化不足,導致木氣不升,土氣不固。蒼朮能燥脾濕,健脾胃,使脾土運化正常,達到木土兩平之效。
- 升清降濁: 蒼朮還具有升清降濁之功。脾主升清,能將水穀精微上輸心肺,而濕濁下注則會阻礙脾升清。蒼朮能燥濕降濁,使脾氣升降有序,木土相生相剋,維持平衡。
木土兩平湯中加入白芍,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平肝熄風:白芍性微寒,入肝經,能平抑肝陽,熄滅肝風。木土兩平湯多用於治療肝風內動,肝陽上亢引起的眩暈、頭痛、肢體麻木等症狀,白芍有助於平息肝火,緩解這些症狀。
2. 養血柔肝:白芍具有養血柔肝之效,能滋陰養血,緩解肝氣鬱結,促進肝臟功能的恢復。木土兩平湯中,白芍可以輔助其他藥材,起到滋陰養肝,調和肝脾的作用,進一步促進整體療效。
「木土兩平湯」中加入甘草,主要是為了其調和脾胃、緩解藥性、增強藥效的作用。
甘草性平味甘,歸脾、肺經,具有補氣益血、緩和藥性、調和諸藥的功效。在「木土兩平湯」中,甘草能緩解藥物對脾胃的刺激,避免其燥烈之性,同時也能調和藥性,使各藥材發揮最佳療效。此外,甘草還能補益脾氣,增強脾胃的消化吸收功能,促進藥物的吸收利用。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木土兩平湯」
組成:
- 石膏:清熱利尿、清熱瀉火、生津止渴、止咳平喘、化腐生肌和活絡止痛。
- 茯苓:利水消腫、利水滲濕、清熱利尿、祛風除濕、安胎、健脾胃、補血、安神。
- 蒼朮:燥濕健脾、芳香化濕、散風寒、健脾胃、補腎、溫裡溫中、清肝明目、利水滲濕。
- 白芍:平肝息風、補血養肝、健脾胃。
- 甘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
主治功效:
- 脾臟的火熱之氣向內蘊伏,鬱積的血液停留在體內而不散發,右脅部位劇烈疼痛,腫脹得像一個倒扣的杯子,用手按壓疼痛會更加劇烈。
中藥方劑組成介紹:
- 石膏:性寒味甘,具有清熱利尿、清熱瀉火、生津止渴、止咳平喘、化腐生肌和活絡止痛的作用。它能清泄肺胃之熱,用於治療熱病煩渴、小便不利、水腫、暑熱中暑、口瘡咽痛等症。
- 茯苓:性平,味甘淡,具有利水消腫、利水滲濕、清熱利尿、祛風除濕、安胎、健脾胃、補血、安神的作用。茯苓可以促進小便的生成和排出,幫助排除體內多餘的水分,適用於水腫、尿路感染、膀胱炎、腎炎等症。
- 蒼朮:具有燥濕健脾、芳香化濕、散風寒、健脾胃、補腎、溫裡溫中、清肝明目、利水滲濕的作用。在傳統中醫中,蒼朮常與厚朴、陳皮等配伍,用於治療脾運不健所致的脘腹痞脹、食慾不振、泄瀉痢疾等症。
- 白芍:具有平肝息風、補血養肝、健脾胃的作用。其平肝息風功能可治療肝陰不足、肝氣不舒或肝陽偏亢引起的頭痛、眩暈、抽搐等症狀;補血養肝功效可調節肝臟功能,增強其解毒和代謝能力,達到養肝之效;健脾胃功效可治療脾胃虛弱、腹痛泄瀉、陰血不足等症。
- 甘草:性味甘平,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的作用。臨牀上,甘草可適用於治療熱毒瘡瘍、咽喉腫痛、藥物中毒、心氣不足、脾氣虛弱、熱毒發熱、口渴、咳嗽、痺痛、泄瀉、咽喉腫痛、口腔潰瘍、肺熱咳嗽、痰多氣喘、咽喉腫痛、口瘡、胃炎、十二指腸潰瘍等症狀。
總結:
中藥方劑「木土兩平湯」的主要成分是石膏、茯苓、蒼朮、白芍、甘草,具有清熱利尿、清熱瀉火、生津止渴、止咳平喘、化腐生肌和活絡止痛的作用,主治脾臟的火熱之氣向內蘊伏,鬱積的血液停留在體內而不散發,右脅部位劇烈疼痛,腫脹得像一個倒扣的杯子,用手按壓疼痛會更加劇烈。
傳統服藥法
石膏3錢,茯苓3錢,蒼朮3錢,炒梔子3錢,白芍5錢,甘草1錢。
水煎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一定的副作用,如服用後可能會出現腹瀉、胃部不適等症狀。因此,在服用本方前,應先諮詢醫生,以確保安全。
相同名稱方劑
木土兩平湯, 出處:《辨證錄》卷二。 組成:石膏3錢,茯苓3錢,蒼朮3錢,炒梔子3錢,白芍5錢,甘草1錢。 主治:脾火內伏,瘀血存註而不散,右脅大痛,腫起如復杯,手不可按,按之痛益甚。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