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防排毒劑

JING FANG PAI DU JI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黴癘新書》

熱性指數

16

寒性指數

9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17%
脾經 14%
肝經 14%
心經 11%
胃經 11%
膀胱經 5%
心包經 5%
腎經 5%
膽經 5%
三焦經 2%
大腸經 2%
肺經
脾經
肝經
心經
胃經
膀胱經
心包經
腎經
膽經
三焦經
大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4-02-03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荊防排毒劑」主要成分:

  • 荊芥:散風寒、發汗解表、祛風除濕、止癢、止血、活絡止痛、透疹、消食化積、斂瘡。
  • 防風:散風邪、解表發汗、活血止痛、祛風除濕、解毒透疹。
  • 茯苓:利水消腫、利水滲濕、清熱利尿、祛風除濕、安胎、健脾胃、補血、安神。
  • 獨活:發汗解表、散風寒、祛風除濕、活絡止痛、活血化瘀。
  • 桔梗:宣肺、利咽、祛痰、排膿、破血消癥、止血、清熱解毒。
  • 川芎:活血化瘀、祛風除濕、理氣行氣、活絡止痛、燥濕、補血、強筋骨。
  • 甘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
  • 枳實:理氣行氣、降逆化痰、寬中消脹。
  • 生薑:散風寒、發汗解表、止咳化痰、降氣、補陽、健脾胃、解毒、止嘔、祛風除濕、活血化瘀。
  • 柴胡:散風熱、發汗解表、止咳化痰、平肝息風、補陽、清熱瀉火、疏肝解鬱。

荊防排毒劑主治功效:

  • 身體發楊梅:是指皮膚上長出類似楊梅大小的紅色丘疹或斑塊,常伴有瘙癢、疼痛等症狀。在中醫中,楊梅瘡通常被認為是濕熱蘊結、氣血瘀滯所致。
  • 砂仁瘡:是指皮膚上長出類似沙粒大小的紅色或白色丘疹,常伴有瘙癢、疼痛等症狀。在中醫中,砂仁瘡通常被認為是血熱妄行、氣血不調所致。

總結:

中藥方劑「荊防排毒劑」,組成成分包括荊芥、防風、茯苓、獨活、桔梗、川芎、甘草、枳實、生薑、柴胡等。具有散風寒、發汗解表、祛風除濕、活血化瘀、清熱解毒、消腫利尿、補氣健脾、安神等綜合功效。主治身體發楊梅和砂仁瘡。

傳統服藥法


荊芥、 防風、 茯苓、 獨活、 桔梗、 川芎、 甘草、 枳實、 生薑、 柴胡。
上以水4合,煮取2合,分3次溫服。

方劑組成解釋


荊芥、防風、茯苓、獨活、桔梗、川芎、甘草、枳實、生薑、柴胡都是具有發散風寒、解表清熱、消腫散結功效的中藥。將這些中藥配伍在一起,可以起到協同作用,從而更好地治療楊梅瘡和砂仁瘡。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荊防排毒劑有發散風寒的作用,因此不宜在感冒期間服用。此外,孕婦和哺乳期婦女不宜服用荊防排毒劑。

相同名稱方劑


荊防排毒劑, 出處:《黴癧新書》。 組成:荊芥、防風、茯苓、獨活、桔梗、川芎、甘草、枳實、生薑、柴胡。 主治:身體發楊梅及砂仁瘡。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