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味益心湯

JIA WEI YI XIN TANG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4

寒性指數

11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21%
肺經 14%
肝經 12%
心經 12%
胃經 9%
腎經 8%
大腸經 5%
小腸經 4%
膀胱經 4%
膽經 4%
脾經
肺經
肝經
心經
胃經
腎經
大腸經
小腸經
膀胱經
膽經

最後更新日:2023-09-11

主治功效


加味益心湯

整體功效

益氣養心,化痰寧心。

主治

氣不足,兼有脾濕而致心悸(房顫),頭暈冷汗多,便溏,脈右關沉滑,左沉弱,均有結代舌苔薄白。

心氣不足,兼有脾濕而致心悸(房顫),頭暈,冷汗多,便溏,脈右關沉滑,左沉弱,均有結代,舌苔薄白。

中藥功效分類功效及解釋

文獻參考

  1. 金匱要略》卷十一:「心悸,煩心,汗出,頭眩,脈虛而結者,益心湯主之。」
  2. 醫學衷中參西錄》卷十四:「益心湯,治心悸、怔忡心煩、汗出、頭眩、脈虛而結者。」

傳統服藥法


法半夏2錢,茯苓2錢,化橘紅1錢半,炙甘草5分,炒棗仁3錢,遠志1錢,石菖蒲8分,黨參1錢半,枳實8分,松節3錢。
補益心氣,溫脾理痰。
每日1劑,水煎服。

方劑組成解釋


本方由《金匱要略》益心湯加味而成。益心湯由半夏、茯苓、遠志、石菖蒲、黨參、枳實、甘草組成,具有益氣養心、化痰寧心的功效。本方在益心湯的基礎上加入橘紅、酸棗仁,可增強益氣養心、化痰寧心的功效,更適合心氣不足,兼有脾濕而致心悸(房顫),頭暈,冷汗多,便溏,脈右關沉滑,左沉弱,均有結代,舌苔薄白的患者。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方有陰虛火旺者慎用。
  • 本方有痰熱內蘊者慎用。

相關疾病


暈眩大便溏(稀薄)梅尼爾氏病心絞痛心內膜炎心律不整原發性高血壓心肌梗塞心包炎心肌炎風濕性心臟病二尖瓣狹窄三尖瓣疾病高血壓性心臟病心臟衰竭心悸多痰

相同名稱方劑


加味益心湯, 出處:《蒲輔周醫療經驗》。 組成:法半夏2錢,茯苓2錢,化橘紅1錢半,炙甘草5分,炒棗仁3錢,遠志1錢,石菖蒲8分,黨參1錢半,枳實8分,松節3錢。 主治:補益心氣,溫脾理痰。主治:心氣不足,兼有脾濕而致心悸(房顫),頭暈,冷汗多,便溏,脈右關沉滑,左沉弱,均有結代,舌苔薄白。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清心豁痰湯

相似度 63%

定神至寶丹

相似度 63%

養神散

相似度 58%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