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圖表

家傳剪紅丸

JIA CHUAN JIAN HONG WAN

熱性指數

6

寒性指數

24

複方歸經比例學習使用方法

肝經 28%
肺經 21%
大腸經 21%
胃經 14%
心經 7%
脾經 7%
最後更新日:2022-01-02

主治功效

小兒痢下純血,及大人腸風下血。

傳統服藥法

枳殼(炒)、槐子(炒)、側柏葉(炒)、荊芥穗各等分。
上為末,酒糊為丸,如黍子大。
量兒大小給服,米飲送下。

方劑組成解釋

枳殼性苦、酸、微寒。主治理氣寬中、行滯消脹。 用於胸脅氣滯、脹滿疼痛、食積不化、痰飲內停、胃下垂、脫肛、子官脫垂。

槐角性苦,寒《本經》:"味苦,寒"《別錄》:"酸鹹,無毒"《本草蒙筌》:"味苦辛鹹,氣寒,無毒"。主要功效涼血止血;清肝明目。主痔瘡出血;腸風下血;血痢;崩漏;血淋;血熱吐衄;肝熱目赤;頭暈目眩

側柏葉性苦、澀、微寒。主治涼血、止血、祛風濕、散腫毒。治吐血、衄血、尿血、血痢、腸風、崩漏、風濕痺痛、細菌性痢疾、高血壓、咳嗽、丹毒、痄腮、燙傷症。

荊芥性味辛、微苦、性微濕。主治祛風解表、透疹止癢、理血、炒炭止血。治感冒發熱、頭痛、咽喉腫痛、中風口噤、吐血、衄血、便血、崩漏、産後血暈、癰腫、瘡疥、瘰癧。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胃腸出血

相同名稱方劑

家傳剪紅丸, 出處:《育嬰秘訣》卷三。 組成:枳殼(炒)、槐子(炒)、側柏葉(炒)、荊芥穗各等分。 主治:小兒痢下純血,及大人腸風下血。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清血丸

相似度 85%

槐花散

相似度 75%

假蘇丸

相似度 66%

榮順散

相似度 66%

化瘀方

相似度 66%

槐角煎

相似度 60%

冬青槐角丸

相似度 60%

回瀾湯

相似度 57%

黃連柏葉湯

相似度 54%

相關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