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槐角煎中包含槐角,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清熱涼血:槐角性涼,味苦,入肝、大腸經,具有清熱涼血、止血消腫的功效。對於熱毒壅盛、血熱妄行引起的出血症狀,例如鼻衄、咯血、便血等,槐角可以有效地清熱涼血,止血止痛。
- 收斂止瀉:槐角還具有收斂止瀉的作用。對於脾胃虛弱、腸道功能失調引起的腹瀉,槐角可以收斂腸道,固澀止瀉,緩解腹瀉症狀。
因此,槐角煎中包含槐角,是為了充分發揮其清熱涼血、止血消腫以及收斂止瀉的功效,治療相關的疾病。
槐角煎中加入地榆,主要考量其兩方面功效:
- 止血收斂:地榆性寒,味苦澀,入肝、脾、大腸經,具有涼血止血、收斂止瀉的功效。槐角本身亦有止血作用,地榆的加入,可加強其止血功效,尤其針對熱毒血熱引起的出血症狀,如痔瘡出血、鼻衄等。
- 清熱解毒:地榆亦具清熱解毒之效,可輔助槐角清熱解毒,減輕因熱毒引起的炎症反應,如肛周腫痛、瘡瘍等。
因此,地榆的加入,可增強槐角煎的止血、清熱解毒功效,更好地治療相關疾病。
槐角煎中加入枳殼,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疏肝理氣,降逆止嘔: 枳殼味苦辛,性微寒,歸肝、脾經,具有疏肝理氣、降逆止嘔之效。槐角煎常用於治療肝氣鬱結所致的胸悶、脘腹脹滿、嘔吐等症狀,枳殼可以幫助疏解肝氣,降逆止嘔,改善患者的症狀。
- 行氣導滯,消食化積: 枳殼同時具有行氣導滯、消食化積之效,對於食積不化、脘腹脹滿等症狀也有輔助治療作用。槐角煎中加入枳殼,可以促進消化,幫助排解積滯,達到更好的療效。
槐角煎中加入荊芥,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疏散風熱,清熱解毒:槐角性寒,善於清熱涼血,消腫止痛。荊芥辛溫,能疏散風熱,解表透疹。二者合用,可增強清熱解毒之效,並可促進血液循環,加速炎症消散。
- 配合槐角,消腫止痛:槐角煎常用於治療瘡瘍腫毒、痔瘡出血等症。荊芥能活血化瘀,消腫止痛,與槐角相配,可增強止痛消腫之效,達到標本兼治的目的。
槐角煎中包含密陀僧,主要是由於密陀僧具有清熱解毒、燥濕止癢的功效,能輔助槐角清熱涼血、止血消腫的作用。
槐角本身擅長於涼血止血,但對於濕熱蘊結引起的瘡瘍腫毒,效果可能不足。而密陀僧的加入,則能加強清熱解毒的作用,並兼具燥濕止癢之效,更有效地消解瘡瘍腫毒,促進傷口癒合。
因此,密陀僧的加入,既能增強槐角煎的療效,又能避免單純使用槐角可能導致的濕邪難除,提高整體治療效果。
槐角煎方劑中加入槐花,主要是基於槐花與槐角的協同作用,以增強其清熱涼血、止血消腫的功效。
槐花性涼,味苦,歸肝、大腸經,具有清熱涼血、止血消腫的功效。槐角則性涼,味苦甘,歸肝、脾經,具有清熱涼血、止血消腫、降脂減肥的功效。
兩者同用,既能增強清熱涼血、止血消腫的功效,又能發揮協同作用,使藥效更加顯著。例如,槐花善於止血消腫,而槐角則能降脂減肥,二者合用,更能有效治療高脂血症、肥胖症等疾病。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槐角煎方劑分析
一、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此方主治「男子婦人下血」,即無論男女,凡有下焦出血症狀(如便血、痔血、婦人崩漏等),皆可運用。其組成以涼血止血、疏風理氣為主,推測適用於血熱或風熱迫血下行所致的出血證。
二、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主藥:涼血止血
- 槐角、槐花:苦寒入肝、大腸經,善清大腸濕熱,涼血止血,為治痔血、便血要藥。
- 地榆:酸澀微寒,入血分,長於收斂止血,兼解毒斂瘡,針對下焦血熱出血。
- 鳳眼草(樗莢殼):苦涼澀,具收斂止血之效,與槐角協同加強止下血作用。
輔藥:疏風理氣
- 荊芥穗:辛溫升散,能疏風邪、理血分,尤擅治腸風下血(風熱迫血妄行),其性溫可制方中寒涼太過。
- 枳殼:苦辛行氣,寬腸下氣,調暢氣機以防血瘀,契合「氣行則血行」之理。
佐藥:斂瘡固脫
- 密陀僧:火煅後澀斂,外用常治瘡瘍,內服可助收澀止血,尤對久瀉脫肛、血痢有效。
劑型與服法
- 蜜丸:藉蜂蜜甘緩和中,緩和諸藥寒涼之性,並延長藥效。
- 婦人淡醋湯送服:醋性酸收,助藥力引至血分,增止血之效。
三、推論綜合功效
全方以「清熱涼血為主,疏風理氣為輔」,針對大腸風熱或濕熱鬱結所致出血。風熱得疏則血不妄行,氣機暢通則瘀滯自消,兼以收斂固澀,標本兼顧。
傳統服藥法
鳳眼草(用仁子,此乃樗阪殼)1兩,槐角1兩,地榆1兩,枳殼1兩,荊芥穗半兩,密陀僧(火煅)半兩,槐花半兩。
上為細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15丸,不拘時候,婦人淡醋湯送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涼血止血的功效,陰虛血虧者慎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槐角煎, 出處:《雞峰》卷十七。 組成:鳳眼草(用仁子,此乃樗坂殼)1兩,槐角1兩,地榆1兩,枳殼1兩,荊芥穗半兩,密陀僧(火煅)半兩,槐花半兩。 主治:男子婦人下血。
槐角煎, 出處:《楊氏家藏方》卷二。 組成:槐角4兩(慢火麸炒黃黑),荊芥穗3兩,菊花2兩,皂角(去皮弦子,酥炙黃)1兩。 主治:治風涼血。主治:頭目旋運,涕唾稠粘,皮膚瘙癢。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