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味五皮湯

JIA WEI WU PI TANG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22

寒性指數

9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21%
肺經 18%
膀胱經 13%
腎經 13%
心經 10%
肝經 10%
胃經 7%
小腸經 5%
脾經
肺經
膀胱經
腎經
心經
肝經
胃經
小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4-05-08

方劑組成解釋

「加味五皮湯」中加入羌活,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祛風散寒,通絡止痛:羌活性溫,具有祛風散寒、通絡止痛之效。五皮湯本身以補益肝腎為主,加入羌活可提升其祛風止痛的效果,更能有效治療風寒濕邪引起的腰膝痠痛、肢體麻木等症狀。
  2. 協調藥性,增強療效:羌活與五皮湯中其他藥物如杜仲、桑寄生等,具有協同作用,能互相增強藥效,使補肝腎、祛風濕的功效更加顯著。例如,羌活可促進杜仲補肝腎、強筋骨的功效,使治療效果更佳。

「加味五皮湯」中加入「五加皮」,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補腎壯陽: 五加皮性溫,味辛甘,入腎經,具有補腎壯陽、強筋骨的功效。配方中可能因患者腎虛或陽痿等症狀而加入五加皮,以補腎氣,增強體力。
  2. 溫經散寒: 五加皮還具有溫經散寒的作用,可用於治療寒濕痹痛、腰膝酸軟等症狀。配方中加入五加皮可能與其他藥材協同作用,溫通經絡,驅散寒邪。

總之,加味五皮湯加入五加皮,旨在針對患者的特定病症,發揮其補腎壯陽、溫經散寒等功效,以達到治療效果。

加味五皮湯中加入蒼朮,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燥濕化濁:蒼朮性溫,味辛苦,入脾胃經,具有燥濕化濁、健脾利水的功效。五皮湯本身以五種藥材的皮為主,偏於滋補,加入蒼朮可平衡藥性,避免過於滋膩,同時增強利水滲濕的效果,有助於改善脾胃濕濁之症。
  2. 祛風止痛:蒼朮亦具祛風止痛的功效,可緩解由濕邪引起的肢體疼痛、麻木等症狀。五皮湯治療的病症中,常伴有風濕痹痛,而蒼朮的加入可增強祛風止痛效果,使療效更佳。

加味五皮湯中加入肉桂,主要源於其溫陽散寒、補腎助陽之功效。五皮湯以五味皮為主,偏寒涼,適用於脾腎陽虛、寒濕凝滯之證。而肉桂性熱,入腎經,可溫補腎陽,散寒止痛,有助於溫化寒濕,促進脾腎陽氣生髮,從而增強五皮湯的溫陽散寒之力,提升其療效。此外,肉桂亦可引導藥力下行,促進藥物充分發揮作用,使治療效果更加顯著。

加味五皮湯中加入木通,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利水通淋:木通味甘性寒,入膀胱經,具有利水通淋之效。方中以五皮為主,清熱利濕,但若濕熱蘊結於下焦,僅靠五皮不足以徹底清除,需配合木通的利水通淋之功,以助五皮藥力,加速濕熱排出。
  2. 引藥下行:木通性寒,可引藥下行,促進五皮藥力直達下焦,發揮清熱利濕、通淋止痛之效。此舉可有效提高方劑的療效,使治療更加全面,達到更好的臨牀效果。

加味五皮湯中加入防風,主要是因為防風具有以下兩個功效:

  1. 祛風止痛: 防風味辛,性溫,入膀胱經,具有祛風解表、止痛的功效。五皮湯以祛風濕、活血止痛為主,防風的加入可增強方劑祛風止痛的效果,特別針對風寒濕痺引起的疼痛。
  2. 調和藥性: 加味五皮湯中包含多味藥材,藥性較寒涼。防風性溫,可以起到調和藥性,防止藥性過寒,避免對脾胃造成損傷。

綜上所述,防風的加入不僅可以增強加味五皮湯祛風止痛的功效,還可以調和藥性,使方劑更加平和,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加味五皮湯中加入豬苓,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利水滲濕: 豬苓性平味甘,入脾、腎經,具有利水滲濕之功。加味五皮湯以利水消腫為目的,而豬苓有助於將體內多餘的水分排出,配合其他藥材共同發揮利水消腫的效果。
  2. 健脾益腎: 豬苓不僅能利水滲濕,還能健脾益腎,增強脾腎的運化功能。加味五皮湯中常伴隨脾腎虛弱,而豬苓的加入能補益脾腎,促進水液代謝,從根本上解決水腫問題。

加味五皮湯中加入桑白皮,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1. 清肺止咳:桑白皮性寒,味甘,入肺經,具有清肺熱、止咳化痰的功效。加味五皮湯以祛風濕、利水消腫為主,但若患者伴有肺熱咳嗽,則可加入桑白皮,起到清熱解表,止咳化痰的作用,使藥效更為全面。
  2. 利水消腫:桑白皮具有利水消腫的作用,可配合其他藥物,加強利水通淋,消腫止痛的功效,從而更好地改善患者的臨牀症狀。

加味五皮湯中加入甘草,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1. 調和藥性: 五皮湯中藥材性味較寒涼,甘草性味甘平,具有調和諸藥、緩解藥性過於寒涼的作用,使藥性更加平和,減少對脾胃的刺激。
  2. 增強補益功效: 甘草有補脾益氣、緩解疲勞的功效,可以增強五皮湯的補益作用,使藥效更佳。甘草同時具有解毒作用,可減輕五皮湯中其他藥材的副作用,提升藥物安全性。

加味五皮湯中加入生薑,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溫中散寒,助藥力: 生薑性溫,入肺、脾經,具有溫中散寒、止嘔、化痰的功效。五皮湯本身偏寒涼,加入生薑可以溫和藥性,使其更易於發揮散寒止痛的作用,同時也可避免寒涼之性對脾胃造成損害。
  2. 調節氣血,促進吸收: 生薑具有溫通氣血、促進血液循環的作用,可使藥效更快更有效地發揮。此外,生薑還能促進消化液分泌,有利於藥物的吸收和利用,提升療效。

加味五皮湯中加入燈心草,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利水消腫,清熱解毒: 燈心草味甘淡,性寒,入心、小腸經,具有利水消腫、清熱解毒的功效。與五皮湯其他藥物配合,能加強利水消腫之效,並清解體內熱毒,改善水腫、發熱、口渴等症狀。
  2. 通利水道,促進排泄: 燈心草能通利水道,促進小便排泄,有助於排除體內多餘水分,減輕水腫。同時,燈心草也能緩解尿道炎症,利尿消腫,促進尿液排出,達到治療水腫的效果。

主治功效


加味五皮湯

  • 加味五皮湯是中醫常用方劑之一,主要用於治療痘疹消失之後,或者出現面部浮腫,四肢腫脹的症狀。

組成

  • 羌活:

    • 性溫,味辛。具有發散風寒、祛風除濕、舒筋活絡的功效。
  • 五加皮:

    • 性溫,味甘。具有補益肝腎、強筋骨、活血化瘀、止咳化痰、祛風除濕、利水消腫的功效。
  • 蒼朮:

    • 性溫,味苦、辛。具有燥濕健脾、芳香化濕、散風寒、健脾胃、補腎、溫裡溫中、清肝明目、利水滲濕的功效。
  • 肉桂:

    • 性溫,味辛甘。具有溫經散寒、活血通經、溫陽補陽、壯命門火、活血化瘀、祛風除濕、活絡止痛、通經絡、溫裡溫中的功效。
  • 木通:

    • 性寒,味甘。具有清熱瀉火、清熱利尿、補血養肝、利水滲濕、排膿、通乳、利尿、利尿通淋、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
  • 防風:

    • 性溫,味苦。具有散風邪、解表發汗、活血止痛、祛風除濕、解毒透疹的功效。
  • 豬苓:

    • 性平,味甘、淡。具有利水消腫、生津止渴、止瀉、止嘔及改善排尿等多種功效。
  • 桑白皮:

    • 性寒,味甘。具有止咳化痰、利水消腫、止咳平喘、散血等功效。
  • 甘草:

    • 性平,味甘。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等功效。
  • 生薑:

    • 性溫,味辛。具有散風寒、發汗解表、止咳化痰、降氣、補陽、健脾胃、解毒、止嘔、祛風除濕、活血化瘀等功效。
  • 燈心草:

    • 性寒,味甘。具有清熱利尿、利水滲濕、清肺熱利咽、生津止渴、止血等功效。

功效

  • 加味五皮湯具有清熱利濕、消腫止痛的功效。

  • 可用於治療痘疹消失之後,或者出現面部浮腫,四肢腫脹的症狀。

注意

  • 加味五皮湯性溫,不宜久服。
  • 孕婦及兒童應在醫師指導下服用。

傳統服藥法


五皮散加五加皮、 木瓜、 防己。
水土不服者,入胃苓湯。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方具有發汗解表、利水消腫的功效,孕婦、哺乳期婦女、小兒、體弱者慎用。
  • 本方服用後,可能會出現口乾、口渴、咽喉乾燥等症狀,可適當多喝水。
  • 本方服用後,如果出現不良反應,應立即停藥並就醫。

相關疾病


麻疹全身性水腫四肢浮腫發脹

相同名稱方劑


加味五皮湯, 出處:《準繩·類方》卷二。 組成:五皮散加五加皮、木瓜、防己。 主治:腳腫。

加味五皮湯, 出處:《痘疹全書》卷下。 組成:羌活、五加皮、蒼朮、桂技、木通、防風、豬苓、桑白皮、甘草、生薑皮、燈草。 主治:痘靨之後,或面目虛浮,四肢腫滿者。

加味五皮湯, 出處:《萬氏女科》卷二。 組成:大腹皮1錢,生薑皮1錢,桑白皮1錢,白茯苓皮1錢,白朮1錢,紫蘇(莖葉等分)1錢。 主治:孕婦面目四肢浮腫者,謂之子腫。

加味五皮湯, 出處:《萬氏女科》卷三。 組成:桑白皮、陳皮、生薑皮、茯苓皮、大腹皮、漢防己、枳殼(炒)、豬苓、炙草。 主治:産後虛腫,腠理不密,調理失宜,外受風濕,面目虛浮,四肢腫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