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圖表

加味三苓散

JIA WEI SAN LING SAN

熱性指數

4

寒性指數

27

複方歸經比例學習使用方法

膀胱經 20%
腎經 16%
肺經 13%
脾經 12%
心經 11%
肝經 7%
胃經 6%
小腸經 3%
膽經 3%
大腸經 3%
最後更新日:2022-01-02

主治功效

麻疹出盡或已收之後,內有伏熱,大便瀉紅黃色糞,或泄瀉過甚者。

傳統服藥法

豬苓7分, 木通7分, 車前子7分, 赤茯苓7分, 澤瀉8分, 黃芩(酒炒)5分, 牛蒡子(炒,研)5分, 黃連(酒炒)2分。
燈心50寸為引,水煎,食後服。

方劑組成解釋

豬苓性甘淡、平。主治利水滲濕。用於小便不利、水腫、腳氣、泄瀉、淋濁、帶下。

木通性苦、寒。主治瀉火行水、通利血脈。治小便赤澀、淋濁、水腫、胸中煩熱、喉痹咽痛、遍身拘痛、婦女經閉、乳汁不通。

車前子性味甘、淡、微寒。主治清熱利尿、滲濕通淋、明目、祛痰。用於水腫脹滿、熱淋澀痛、暑濕泄瀉、目赤腫痛、痰熱咳嗽。

赤茯苓性甘,淡,平。主要功效行水;利濕熱。主小便不利;水腫;淋濁;洩瀉

澤瀉性味甘、淡、寒。主治利水、滲濕、洩熱。治小便不利、水腫脹滿、嘔吐、瀉痢、痰飲、腳氣、淋病、尿血。

黃芩性味苦、寒。主治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涼血止血、除熱安胎。用於肺熱咳嗽、熱病高熱神昏、肝火頭痛、目赤腫痛、濕熱黃疸、瀉痢;熱淋;吐衄血;崩漏;胎熱不安;癰腫疔瘡

牛蒡子性味辛、苦、寒。主治辛散苦泄、疏散風熱、宣肺利咽、更可泄火清熱、用於外感風熱、咽喉腫痛及熱毒瘡瘍證。

黃連性苦、寒。主治清熱燥濕、瀉火解毒。用於濕熱痞滿、嘔吐吞酸、瀉痢、黃疸、高熱神昏、心火亢盛、心煩不寐、血熱吐衄、目赤、牙痛、消渴、癰腫疔瘡、外治濕疹、濕瘡、耳道流膿。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蕁麻疹麻疹大腸激擾綜合症腹瀉便秘與腹瀉交替出現

相同名稱方劑

加味三苓散, 出處:《麻科活人》卷二。 組成:豬苓7分,木通7分,車前子7分,赤茯苓7分,澤瀉8分,黃芩(酒炒)5分,牛蒡子(炒,研)5分,黃連(酒炒)2分。 主治:麻疹出盡或已收之後,內有伏熱,大便瀉紅黃色糞,或泄瀉過甚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加味四苓散

相似度 66%

滑石通淋散

相似度 66%

四加丸

相似度 62%

通苓散

相似度 62%

芍芩湯

相似度 62%

利濕清熱方

相似度 62%

加減火府丸

相似度 61%

滑利散

相似度 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