祛瘧散

QU NUE S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法律》

熱性指數

15

寒性指數

6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23%
肺經 18%
腎經 15%
胃經 14%
心經 9%
大腸經 9%
肝經 6%
三焦經 2%
脾經
肺經
腎經
胃經
心經
大腸經
肝經
三焦經

最後更新日:2024-01-29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祛瘧散」,組成成分:黃耆、人參、白朮、茯苓、砂仁、草果、陳皮、五味子、甘草、烏梅。

黃耆

  • 性溫,味甘,歸脾、肺經。
  • 補氣、固表、升陽、利水消腫。

人參

  • 性微溫,味甘,歸脾、肺經。
  • 補氣、益氣、生津止渴、補血、健脾胃。

白朮

  • 性溫,味苦、辛,歸脾、胃經。
  • 補氣、利水滲濕、固表止汗、生津止渴、安胎、健脾胃、祛風除濕。

茯苓

  • 性平,味甘淡,歸脾、胃、心經。
  • 利水消腫、利水滲濕、清熱利尿、祛風除濕、安胎、健脾胃、補血、安神。

砂仁

  • 性溫,味辛,入脾、胃、腎經。
  • 燥濕、芳香化濕、理氣行氣、止瀉、安胎、健脾胃。

草果

  • 性溫,味辛,歸脾、胃經。
  • 芳香化濕、溫裡溫中、消食化積、治瘧、降氣、燥濕、解酒毒。

陳皮

  • 性溫,味苦、辛,歸脾、肺經。
  • 理氣行氣、止咳化痰、健脾胃、消食化積、燥濕、活絡止痛。

五味子

  • 性溫,味酸、澀,歸肺、腎、心經。
  • 固澀收斂、補氣、補腎、止咳化痰、降氣、生津止渴、強筋骨、解酒毒。

甘草

  • 性甘平,歸脾、肺、心經。
  • 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

烏梅

  • 性溫,味酸、澀,歸肝、脾、肺、腎經。
  • 固澀收斂、驅蟲殺蟲、生津止渴、止咳平喘、止血、止瀉、止嘔。

總述

「祛瘧散」是中藥方劑中常用於治療瘧疾的一種方劑,其組成成分包括黃耆、人參、白朮、茯苓、砂仁、草果、陳皮、五味子、甘草、烏梅等,具有補氣、益氣、生津止渴、補血、健脾胃、燥濕、芳香化濕、理氣行氣、止瀉、安胎、祛風除濕、固澀收斂、驅蟲殺蟲、止咳平喘、止血、止瀉、止嘔等功效,可有效緩解瘧疾症狀,增強抵抗力,促進康復。

傳統服藥法


黃耆(蜜炙)1錢6分,人參1錢,白朮1錢,白茯苓1錢,砂仁1錢,草果1錢,陳皮(去白)1錢,五味子1錢,甘草7分,烏梅3枚(去核)。
水2鐘,加生薑3片,大棗2枚,煎1鐘,溫服。

方劑組成解釋


  • 黃耆:補氣固表,利水退腫。
  • 人參:大補元氣,復脈固脫。
  • 白朮:健脾益氣,燥濕利水。
  • 茯苓:利水滲濕,健脾益氣。
  • 砂仁:化濕行氣,溫中和胃。
  • 草果:燥濕化痰,行氣止痛。
  • 陳皮:理氣健脾,燥濕化痰。
  • 五味子:收斂固澀,益氣生津。
  • 甘草:緩急和中,調和諸藥。
  • 烏梅:酸澀收斂,生津止渴。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方宜在醫師指導下使用,孕婦慎用。
  • 本方有滋補作用,不宜長期服用。
  • 本方有緩解腹瀉的作用,如有腹瀉症狀,應及時就醫。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祛瘧散, 出處:《洪氏集驗方》卷一。 組成:好高良薑(銼碎,微炒)、好川白薑(炮,銼)各等分。 主治:瘧疾熱多寒少,及時行寒熱等瘧。

祛瘧散, 出處:《法律》。 組成:黃耆(蜜炙)1錢6分,人參1錢,白朮1錢,白茯苓1錢,砂仁1錢,草果1錢,陳皮(去白)1錢,五味子1錢,甘草7分,烏梅3枚(去核)。 主治:瘧疾表裏之邪已透,中氣虛弱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