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加味升葛湯」中加入「升麻」的主要原因有二:
一、升陽解表: 升麻性味辛溫,具有升散解表之功,可宣發肺氣、散寒解表。此方以升麻配伍葛根,葛根能清熱解表,二者相輔相成,共同達到疏散風邪、解表止痛的效果。
二、疏散風寒: 此方多用於治療風寒表證,升麻能疏散風寒,促進汗出,使外邪得解,配合其他藥物,可更有效地緩解患者的寒邪表證症狀。
「加味升葛湯」中包含「葛根」,主要原因如下:
- 解肌發表: 葛根性涼,味甘辛,入脾、胃經,具有解肌發表之效,可解表散寒,用於風寒感冒、頭痛發熱、惡寒肢冷等症。
- 升陽解表: 「加味升葛湯」主治外感風寒、脾陽不足之症,葛根昇陽解表,配合其他藥材,可助益脾陽,增強抗病能力。
因此,葛根在「加味升葛湯」中起到重要的解表和升陽作用,與其他藥材相輔相成,達到治療目的。
加味升葛湯中加入白芍,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 緩解升葛湯的燥性: 升葛湯以升麻、葛根等辛溫解表之藥為主,其性偏燥,易傷津液。白芍性微寒,入肝脾經,具有養血柔肝、斂陰止汗之效,能緩解升葛湯的燥性,避免傷陰耗津。
- 協調藥性,增強療效: 白芍與升麻、葛根等藥物相配,能協調藥性,增強療效。白芍能緩解升麻的升散之性,避免過度耗氣傷陰;與葛根共同作用,能更好地解肌散寒,疏風止痛,使療效更加全面。
加味升葛湯中加入甘草,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 調和藥性:升葛湯以升麻、葛根為主,性寒涼,易傷脾胃。甘草性甘溫,入脾胃經,能調和藥性,避免寒涼之性損傷脾胃,使藥力平和,更易於服用。
- 增強藥效:甘草具有益氣健脾、緩急止痛的作用,與升麻、葛根相配,可增強其解表散寒、升陽止痛之效,使藥效更加全面。同時,甘草還可緩解升麻的毒性,使藥物更安全可靠。
加味升葛湯中加入黃芩,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 清熱燥濕:黃芩味苦寒,入肺、膽、胃經,具有清熱燥濕之功效,可用於治療濕熱蘊結所致的咽喉腫痛、口渴、舌苔黃膩等症狀。升葛湯本身也以清熱解毒為主,黃芩的加入,可增強其清熱之力,更有效地化解濕熱。
- 瀉火解毒:黃芩還具有瀉火解毒之效,可以清泄肺熱,並可抑制細菌生長,減少炎症。升葛湯中常用於治療由外感風熱或濕熱所致的肺熱咳嗽、痰黃黏稠等症狀,黃芩的加入,可增強其瀉火解毒功效,幫助患者更快恢復。
加味升葛湯中添加梔子,主要基於其清熱瀉火、涼血解毒的功效。
梔子味苦寒,入心、肺、三焦經,善於清瀉心火,尤其針對實熱引起的煩躁、口渴、心胸憋悶等症狀。升葛湯以升清降濁爲主,而梔子加入其中,可進一步增強降火效果,並緩解因熱毒內蘊導致的咽喉腫痛、皮膚紅腫等症。
此外,梔子還能涼血解毒,對於熱毒上炎引起的斑疹、瘡瘍等,也有輔助治療作用。因此,加味升葛湯中加入梔子,能有效增強方劑的清熱瀉火、涼血解毒功效,使其更全面地治療實熱證。
主治功效
加味升葛湯主治功效分析
方劑組成:
- 升麻
- 葛根
- 白芍
- 甘草
- 黃芩
- 梔子
功效:
- 升麻:疏散風熱、解毒消腫。
- 葛根:生津止渴、利尿通淋、解肌退熱。
- 白芍:養血調經、緩急止痛、斂陰止汗。
- 甘草:和中補虛、潤肺止咳、調和藥性。
- 黃芩:清熱燥濕、瀉火解毒。
- 梔子:瀉火除煩、清熱利濕、涼血解毒。
主治與治療原理分析:
從提供的古文內容中,加味升葛湯主要用於以下幾種情況:
- 鼻部疾患:
- 鼻中生瘡,腫痛塞癢: 唐宗海認為這是「肝肺經痰火」所致,治以「加味升葛湯」,並配合外用藥「三白注鼻丹」。方中升麻、葛根疏散風熱;黃芩、梔子清瀉肝肺之火;白芍斂陰和血;甘草調和諸藥。
- 鼻根紅赤,孔內乾燥結煤: 唐宗海認為這是「陽明經燥氣」所致,治以「加味升葛湯」。方中重用葛根、石膏、花粉以清陽明燥熱,生津潤燥;升麻、白芷疏散風熱;黃芩清熱;白芍養血斂陰;枳殼、杏仁理氣通腑,有助於燥熱之邪外洩;甘草調和諸藥。
- 頭痛:
- 頭痛在前,或兼發熱口渴: 唐宗海認為這是「陽明經傷熱」所致,治以「加味升葛湯」。方中葛根、白芷解肌退熱,疏散陽明經邪氣;黃芩清熱;升麻升清陽、散郁火;白芍養血斂陰;花粉生津止渴;甘草調和諸藥。
- 痘疹初起:
- 小兒體熱壯旺: 羅國綱認為「加味升葛湯」可用於痘疹初起,小兒體質壯熱者,取其「升發」之性,即使外感也有效果。方中升麻、葛根透疹解表;赤芍、山楂活血化瘀;蘇葉、防風、川芎疏散風邪;桔梗、牛蒡子宣肺利咽;甘草調和諸藥;生薑溫散。
- 傷寒陽毒發斑:
- 發斑: 羅國綱提出「加味升葛湯」可治「傷寒陽毒發斑」,方中升麻、葛根透疹解表;白芍、甘草養血和營;黃芩、梔子清熱解毒。若加犀角汁(或以升麻代替),則清熱涼血解毒之力更強。若咽痛,可加元參滋陰清熱利咽。
總結:
綜合以上分析,加味升葛湯的主要功效是疏散風熱、清熱解毒、生津止渴、養血和營。其治療原理是通過疏散表邪、清解裡熱、滋陰生津等途徑,達到治療的目的。
從古文記載的應用來看,加味升葛湯的應用範圍較廣,涵蓋了外感、內傷、兒科等多個方面。其主治病症多與風熱、燥熱、熱毒有關,尤其適用於陽明經的病變。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分析僅基於提供的古文內容,並非對加味升葛湯所有功效和應用的全面總結。
傳統服藥法
升麻1錢半, 葛根1錢, 白芍1錢, 甘草1錢, 黃芩1錢, 梔子1錢。
如咽痛,加元參1錢半。
水煎服。加犀角汁更妙。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加味升葛湯性寒,脾胃虛寒者慎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加味升葛湯, 出處:《會約》卷四。 組成:升麻1錢半,葛根1錢,白芍1錢,甘草1錢,黃芩1錢,梔子1錢。 主治:傷寒陽毒發斑。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