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圖表

加味升葛湯

JIA WEI SHENG GE TANG

出處典籍: 《會約》卷四

熱性指數

5

寒性指數

22

複方歸經比例學習使用方法

肺經 20%
胃經 20%
脾經 16%
心經 11%
肝經 11%
大腸經 9%
膀胱經 3%
三焦經 3%
膽經 3%
最後更新日:2022-01-02

主治功效

傷寒陽毒發斑。

傳統服藥法

升麻1錢半, 葛根1錢, 白芍1錢, 甘草1錢, 黃芩1錢, 梔子1錢。
如咽痛,加元參1錢半。
水煎服。加犀角汁更妙。

方劑組成解釋

升麻性味辛、甘、微寒。既可升散、又可清泄、升以升散表邪、更長於升舉清陽之氣、多用於氣虛下陷證、泄則以透散之力、達到瀉火解毒的作用。發表透疹、清熱解毒、升舉陽氣用於風熱頭痛、麻疹不透。

葛根性甘、辛、平。主治主升陽明之氣、鼓舞胃氣上行、多用於外感表證邪氣、項背強痛證、又可清熱生津而止渴。降血壓﹐治高血壓腦病(眩暈、項緊、頭痛)等症狀。

白芍性苦、酸、微寒。主治平肝止痛、斂陰止汗、養血和營。治療月經不調、經行腹痛、崩漏、自汗、盜汗、脅肋脘腹疼痛、四肢攣痛、頭痛、眩暈等症。

甘草性甘、平。主治補脾益氣、清熱解毒、祛痰止咳、緩急止痛、調和諸藥。用於脾胃虛弱、倦怠乏力、心悸氣短、咳嗽痰多、四肢攣急疼痛、癰腫瘡毒、緩解藥物毒性、烈性。

黃芩性味苦、寒。主治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涼血止血、除熱安胎。用於肺熱咳嗽、熱病高熱神昏、肝火頭痛、目赤腫痛、濕熱黃疸、瀉痢;熱淋;吐衄血;崩漏;胎熱不安;癰腫疔瘡

梔子性苦、寒。主治清心除煩、心經有熱、鬱熱不減的胸膈煩悶證、清濕熱、通泄三焦之實熱火毒。用於心煩、肝火目赤、頭痛、濕熱黃疳、淋證、衄血、血痢尿血、口舌生瘡、瘡瘍腫毒、扭傷腫痛。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猩紅熱系統性紅斑性狼瘡皮膚瘀血斑疹

相同名稱方劑

加味升葛湯, 出處:《會約》卷四。 組成:升麻1錢半,葛根1錢,白芍1錢,甘草1錢,黃芩1錢,梔子1錢。 主治:傷寒陽毒發斑。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黃芩升麻湯

相似度 90%

升麻黃芩湯

相似度 90%

黃芩芍藥湯

相似度 80%

清熱解肌湯

相似度 80%

桂枝石膏湯。

相似度 80%

梔黃散

相似度 72%

葛根芍藥湯

相似度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