桔梗甘草防風湯

JU GENG GAN CAO FANG FENG TANG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5

寒性指數

3

熱/寒比例

極熱 (5.00)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30%
脾經 20%
胃經 20%
膀胱經 10%
肝經 10%
心經 10%
肺經
脾經
胃經
膀胱經
肝經
心經

最後更新日:2025-01-23

方劑組成解釋

桔梗甘草防風湯中加入桔梗,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宣肺利咽:桔梗味辛,性平,歸肺經,具有宣肺利咽、消腫排膿的功效。對於外感風寒所致的咳嗽、咽喉腫痛,以及肺熱壅盛引起的痰多咳嗽,桔梗可以起到疏散風寒、清熱解毒、化痰止咳的作用。
  2. 引藥入肺:桔梗氣味芳香,可以起到引藥入肺的作用。在方劑中,桔梗可以引導甘草、防風等藥物直達肺部,增強藥效,更有效地治療肺部疾病。

桔梗甘草防風湯中加入甘草,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調和藥性: 桔梗性寒,防風性微溫,甘草性甘平,可以緩解桔梗與防風的寒熱之性,使藥性平和,避免藥物對人體造成過大的刺激。
  2. 增強療效: 甘草具有解毒、緩和藥性、調和脾胃、補氣生津等功效,與桔梗、防風搭配使用,可以增強藥效,提升治療效果。

桔梗甘草防風湯中包含防風,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1. 解表散寒: 防風性味辛溫,具有解表散寒、止痛止癢的功效。方中桔梗宣肺利咽,甘草和中調和,但若患者表寒未解,藥效難以深入。防風加入可協同解表,使藥力更易達於病所,提高療效。
  2. 祛風止痛: 本方主要治療風寒感冒引起的咳嗽、咽痛等症狀。防風善於祛風止痛,可有效緩解風寒引起的疼痛,例如頭痛、咽痛、肢體痠痛等,配合其他藥材,更能標本兼治,提升治療效果。

主治功效


桔梗甘草防風湯主治功效分析

組成: 桔梗(炒)、甘草(炙)、防風(各等分)

劑型: 粗散。

用法: 每服三錢,水一大盞,煎至六分,去滓,徐徐溫服。量大小加減。

主治功效分析:

根據古文記載,桔梗甘草防風湯主要用於治療小兒痘疹過程中出現的以下症狀:

  1. 風熱咳嗽,咽膈不利: 這是本方最主要的功效。古文多次提及,如《小兒痘疹方論》:「凡風熱咳嗽。咽膈不利。用三味桔梗甘草防風湯治之。」《陳氏小兒痘疹方論》:「桔梗甘草防風湯,治風熱咽喉不利。」《仁術便覽》:「治痘瘡已靨未靨之間,風熱咳嗽,咽膈不利。」《瑞竹堂經驗方》:「瘡疹方治瘡疹,風熱咳嗽,咽膈不利。」
  2. 痘疹熱毒內作: 《証治準繩‧幼科》和《保嬰撮要》都提到「痰氣痘熱內作,宜用桔梗甘草防風湯」。《陳氏小兒痘疹方論》也說:「愚按:前症如痘熱內作,宜用桔梗甘草防風湯。」
  3. 痰涎上攻,口舌生瘡,作渴引飲: 《陳氏小兒痘疹方論》提到:「若上焦風熱,或痰涎上攻,咽喉不利,或口舌生瘡,作渴引飲者,須用此藥,發散解毒。痘雖出,亦在輕淺。」

治療原理:

桔梗甘草防風湯的治療原理主要基於中醫的「解表清熱,宣肺利咽」的思路。

  • 桔梗: 宣肺利咽,排痰。在本方中,桔梗是主藥,用於宣通肺氣,祛除痰熱,緩解咽喉不利的症狀。
  • 甘草: 調和諸藥,緩急止痛。甘草可以協調桔梗和防風的作用,並能緩解咽喉疼痛。
  • 防風: 解表祛風,止咳。防風可以幫助發散外邪,對於風熱引起的咳嗽有很好的療效。

三藥合用,可以起到疏散風熱、宣肺利咽、清熱解毒的作用,從而緩解小兒痘疹過程中的風熱咳嗽、咽喉不利、痰熱內作等症狀。

總結:

桔梗甘草防風湯是一個針對小兒痘疹風熱證的有效方劑。其主要功效是治療風熱咳嗽、咽喉不利,並兼有清熱解毒的作用。該方組成簡潔,藥效明確,臨床應用廣泛。從古文記載可以看出,該方在古代被醫家廣泛用於治療小兒痘疹的相關症狀,並且療效顯著。

傳統服藥法


桔梗(炒)、甘草(炙)、防風各等分。
上為粗散。
每服3錢,水1大盞,煎至6分,去滓,徐徐溫服,量大小加減。
三味桔梗防風湯(《永類鈐方》卷二十一)、桔梗防風湯(《普濟方》卷三八七引《經驗良方》)、甘桔防風湯(《明醫雜著》卷六)、三味甘桔湯(《瘡瘍經驗全書》卷八)、甘草防風湯(《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方具有辛散解表的作用,因此不宜長期服用。
  • 本方有一定的刺激性,因此不宜過量服用。
  • 本方不宜與溫補性中藥同用。

相關疾病


咳血口瘡嘴破口角炎肺氣腫百日咳慢性喉炎和喉氣管炎支氣管炎麻疹咳嗽腹瀉多痰咽喉乾燥眼瞼丹毒

相同名稱方劑


桔梗甘草防風湯, 出處:《小兒痘疹方論》。 組成:桔梗(炒)、甘草(炙)、防風各等分。 主治:小兒痘疹,風熱咽喉不利。小兒疹子已出,口舌生瘡,咽乾壯熱,飲水咳嗽,痰涎不利。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