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草鼠粘湯

甘草鼠粘湯

GAN CAO SHU ZHAN TANG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8

寒性指數

4

熱/寒比例

(4.50)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33%
胃經 33%
脾經 16%
心經 16%
肺經
胃經
脾經
心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甘草鼠粘湯中加入甘草,主要出於以下兩方面原因:

1. 調和藥性:甘草味甘性平,具有緩和藥性、調解脾胃、解毒的功效。鼠粘本身性質偏寒,甘草可以起到中和寒性,避免寒涼傷脾胃的作用。

2. 增效作用:甘草與鼠粘搭配,可以增強其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效果。甘草可增強鼠粘的藥效,使其發揮更大的作用,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甘草鼠粘湯中加入桔梗,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1. 宣肺利咽: 桔梗味辛、性平,具有宣肺利咽、祛痰止咳的功效。鼠粘湯常用於治療外感風寒、咳嗽痰多等症,桔梗可幫助宣通肺氣,使痰液易於排出,進而達到止咳化痰的效果。
  2. 助藥力: 桔梗性偏溫,能幫助甘草等藥物更好的發揮其藥效。甘草性甘,味甘,偏涼,與桔梗搭配使用,可調和藥性,增強藥物療效,使藥效更佳。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甘草鼠粘湯》傳統功效與方義分析

一、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本方主治「肺熱,咽喉痛」,為肺經鬱熱上攻咽喉所致之證。其表現特徵當見咽喉紅腫疼痛,或伴咳嗽、痰黏、口乾等熱象,屬中醫「喉痹」範疇。

二、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1. 炒甘草(君藥)

    • 性甘平,炒用增強和中緩急之效,既能清熱解毒,又能緩解咽喉急痛,符合「急則甘以緩之」的原則。
    • 《神農本草經》載甘草「主五臟六腑寒熱邪氣」,此處側重其瀉肺火、利咽喉之功。
  2. 桔梗(臣藥)

    • 苦辛平,經米泔水浸泡後減其燥性,炒用宣肺利咽。
    • 為「肺經專藥」,既能開提肺氣,又能載藥上行至咽喉,增強清熱止痛之效。
  3. 鼠粘根(佐藥)

    • 即牛蒡根,性苦寒,善清熱解毒、消腫利咽。
    • 與甘草、桔梗相配,既能清泄肺熱,又能散結止痛,針對咽喉腫痛之標。
  4. 阿膠(使藥)

    • 煎服時加入,甘平質潤,滋陰潤肺,防肺熱傷陰,兼能止血(若見咽喉黏膜出血)。

三、配伍邏輯與方義
本方以「清熱解毒、利咽止痛」為核心:

  • 清熱:鼠粘根直折肺火,甘草輔助清解。
  • 宣肺:桔梗宣散肺氣,調節氣機,使熱邪外透。
  • 緩急:甘草緩解急痛,阿膠滋陰防燥,標本兼顧。

四、治療原理
肺熱上炎,灼傷咽喉,故以清熱為主、宣肺為輔。方中藥物協同作用,既清內鬱之熱,又利局部氣血,體現「治上焦如羽」的輕清配伍思路。

傳統服藥法


炒甘草2兩,桔梗(米泔浸1夜,炒)1兩,鼠粘根2兩。
上為末。
每服2錢,水1鐘半,加阿膠1錢煎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扁桃腺炎鏈球菌性咽喉炎急性會厭炎咽喉痛

相同名稱方劑


甘草鼠粘湯, 出處:《雜病源流犀燭》卷二十四。 組成:炒甘草2兩,桔梗(米泔浸1夜,炒)1兩,鼠粘根2兩。 主治:肺熱,咽喉痛。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