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芥豆淋酒

JING JIE DOU LIN JIU | 更多圖表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18

寒性指數

2

複方歸經比例

心經 16%
脾經 16%
肝經 16%
肺經 16%
大腸經 16%
胃經 16%
心經
脾經
肝經
肺經
大腸經
胃經

最後更新日:2024-05-08

方劑組成解釋

「荊芥豆淋酒」方劑中含有「荊芥」,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解表散風: 荊芥性辛溫,具有解表散風、止咳平喘的功效。對於風寒感冒、咳嗽等症狀,荊芥能有效驅散外邪,疏通經絡,緩解症狀。
  2. 活血止痛: 荊芥還具有活血化瘀、止痛的功效。對於風寒濕痺、跌打損傷等引起的疼痛,荊芥能促進血液循環,消腫止痛,加速康復。

因此,荊芥作為「荊芥豆淋酒」方劑的重要組成部分,發揮著解表散風、活血止痛的作用,有效治療相關疾病。

荊芥豆淋酒方劑中包含黃豆,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增強藥效: 黃豆性平味甘,有健脾利濕、解毒消腫的功效。與荊芥搭配,能增強其疏風解表、清熱解毒的效果。黃豆富含蛋白質、氨基酸等營養成分,有助於恢復體力,提升藥效。
  2. 調節脾胃: 荊芥性辛溫,易於耗傷脾胃。黃豆性平,可中和荊芥的燥熱之性,起到保護脾胃的作用。同時,黃豆的健脾利濕之效,能幫助脾胃運化,促進藥物的吸收和利用。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 荊芥豆淋酒 」主要成分是:荊芥,黃豆, 主治功效是:風痙:病人原本就虛弱,風邪侵襲足太陽經,突然搖頭、嘴巴緊閉、背部僵直,像發羊癇的樣子,脈搏緩慢、分散、遲緩;或者蘊熱衝擊諸陽經,則脈搏三部都洪大而數。

荊芥性微溫、味辛,具有散風寒、發汗解表、祛風除濕、止癢、止血、活絡止痛、透疹、消食化積、斂瘡等功效。常用於治療感冒、風寒、風濕痛、關節炎、皮膚瘙癢、外傷出血、瘀血、頭痛、肌肉痠痛、關節疼痛等症狀。

黃豆性味甘平,歸脾、胃經,具有健脾益氣、利水滲濕、清熱解毒、利水消腫、健脾胃、健脾利水、解毒消腫等多種功效。黃豆可健脾益氣,增強脾胃運化水濕功能,促進水濕排出;具有抗氧化和抗炎作用,清除體內的自由基,減少炎症反應;消水腫,散氣滯血滯,功同赤小豆,而性尤溫,故能治虛寒之水腫;健運脾胃,調和中氣,增進食慾,改善消化吸收功能;緩解脾胃虛弱引起的腹脹、食慾不振等症狀;利水消腫,改善因水濕停滯而引起的煩渴、小便不利等症狀;含有皁角苷、異黃酮等,具抗菌、消炎、解毒之效,可緩瘡癰腫毒、外傷出血。

中藥方劑「 荊芥豆淋酒 」,主要成分為荊芥和黃豆,具有散風寒、發汗解表、祛風除濕、止癢、止血、活絡止痛、透疹、消食化積、斂瘡、健脾益氣、利水滲濕、清熱解毒、利水消腫、健脾胃、健脾利水、解毒消腫等多種功效。常被用於治療感冒、風寒、風濕痛、關節炎、皮膚瘙癢、外傷出血、瘀血、頭痛、肌肉痠痛、關節疼痛等。

傳統服藥法


荊芥穗4兩, 大豆半斤(炒令煙出,好酒1升沃之,去豆不用)。
上用水3升,並酒同煮至一半,去滓溫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癲癇腦炎腎及輸尿管結石前列腺增生病毒性腦膜炎腎盂腎炎尿道膿傷牙齒緊閉口張不開小便疼痛突然暈倒不省人事四肢筋肉筋攣僵硬

相同名稱方劑


荊芥豆淋酒, 出處:《普濟方》卷—一六。 組成:荊芥穗4兩,大豆半斤(炒令煙出,好酒1升沃之,去豆不用)。 主治:風痙。其人本虛,風邪客於足太陽之經,忽爾搖頭口噤,背強直如發癇之狀,脈緩散而遲者;或蘊熱搏於諸陽之經,則脈三部俱洪數。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