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熱湯

TONG RE TANG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1

寒性指數

13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23%
脾經 13%
心經 10%
胃經 10%
膀胱經 8%
肝經 8%
腎經 6%
膽經 6%
心包經 4%
三焦經 4%
大腸經 2%
肺經
脾經
心經
胃經
膀胱經
肝經
腎經
膽經
心包經
三焦經
大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4-05-08

方劑組成解釋

「通熱湯」方劑中加入人參,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1. 扶正固本:人參性溫,味甘,具有補氣益血、固本培元之效。通熱湯通常用於虛寒證,患者體質虛弱,易受寒邪侵襲,人參能補益元氣,提高機體抵抗力,有助於抵禦寒邪。
  2. 溫陽散寒:人參能溫陽散寒,改善寒邪凝滯所致的肢體冰冷、脈沉遲等症狀。通熱湯以溫熱散寒為主,人參的溫陽作用能配合其他藥物,達到溫通血脈、散寒止痛的效果。

總之,人參在通熱湯中起到扶正固本、溫陽散寒的作用,有助於改善虛寒證,促進患者康復。

通熱湯中加入茯苓,是基於其利水滲濕、健脾寧心的功效。

茯苓性平味甘淡,入脾、肺經,具有利水滲濕、健脾寧心的作用。通熱湯主要用於治療濕熱內蘊所致的發熱、口渴、小便不利等症狀。茯苓能利水滲濕,將體內積聚的濕熱之邪排出,同時也能健脾寧心,緩解濕熱所致的煩躁不安等症狀。

此外,茯苓還有補氣健脾的作用,有助於改善患者的體質,促進其恢復健康。因此,茯苓是通熱湯中不可或缺的一味藥材。

「通熱湯」方劑中加入甘草,主要有以下兩大原因:

  1. 調和藥性:甘草味甘性平,具有調和諸藥、緩解藥性峻猛之效。通熱湯多為辛溫燥熱之藥材組成,容易傷陰耗氣,甘草可緩解藥性,使藥效更平和,避免副作用。
  2. 增強藥效:甘草能增強其他藥材的藥效,例如促進其他藥材的吸收,或與其他藥材協同作用,使藥效更加顯著。在通熱湯中,甘草可增強祛寒、溫經散寒之效。

「通熱湯」方劑中加入柴胡,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疏肝解鬱,調和氣血: 柴胡性微寒,味苦,歸肝經,能疏肝解鬱,調和氣血,對於因肝氣鬱結而導致的發熱、寒熱往來等症狀有良好療效。
  2. 升陽舉陷,通達氣機: 柴胡亦具升陽舉陷之功,能提升陽氣,改善氣機鬱滯,使氣血流通,對於因氣機阻滯而導致的發熱、胸悶、腹脹等症狀也有幫助。

因此,「通熱湯」中加入柴胡,能有效疏肝解鬱,升陽舉陷,達到通暢氣機、散寒解熱的效果。

通熱湯中加入葛根,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解肌發汗,宣透風熱:葛根具有解肌發汗、宣透風熱之效,可將體內鬱積的熱邪及風邪宣散出去,達到解表散寒、疏風清熱的作用。對於風熱感冒、發熱頭痛、咽喉腫痛等症狀,葛根能有效緩解。
  2. 疏通經絡,止痛消腫:葛根能疏通經絡,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組織的血液供應,具有止痛消腫的功效。對於風寒濕邪引起的肢體疼痛、關節腫痛,葛根可起到一定的緩解作用。

「通熱湯」中加入麻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發汗解表:麻黃性溫,味辛,入肺經,具有發汗解表之功效。對於外感風寒,寒邪束表所致的發熱、惡寒、鼻塞等症,麻黃能促進汗液排出,驅散寒邪,達到解表通絡的目的。
  2. 宣肺止咳:麻黃能宣肺通竅,對於風寒所致的咳嗽、氣喘,麻黃能通暢氣道,緩解呼吸困難,起到宣肺止咳的作用。

總之,麻黃在通熱湯中發揮著發汗解表、宣肺止咳的作用,有助於治療風寒感冒引起的相關症狀。

通熱湯中使用黃芩,主要原因在於其清熱燥濕之功效。

黃芩味苦寒,入肺、胃、膽經,能清熱瀉火,燥濕止瀉,且能解毒止血。通熱湯多用於治療熱毒壅盛,發熱不退,口渴心煩,便祕等症狀。

黃芩的加入,可有效清熱解毒,降火止渴,並有助於化解熱毒,疏通經絡,促進熱邪排出,達到通熱的效果。

「通熱湯」方劑中加入石膏,主要基於其清熱瀉火、涼血止血的功效。

石膏性寒,味甘,入肺、胃經。其具有清熱瀉火之功,可清解肺胃之熱,適用於熱病高熱、神昏譫語、口渴煩躁、咽喉腫痛等症。

同時,石膏亦有涼血止血之效,可治療熱毒熾盛所致的吐血、衄血、便血等症狀。

因此,在「通熱湯」中加入石膏,可有效清熱瀉火、涼血止血,以達到治療熱病之目的。

通熱湯中加入五加皮,主要考量其以下兩點功效:

  1. 溫陽補氣: 五加皮性溫,味甘,入肝、腎經,具有溫陽補氣、強壯筋骨的功效。對於因陽氣不足而導致的四肢冰冷、畏寒怕冷等症狀,五加皮可以起到溫補陽氣的作用,促進氣血運行,改善寒涼體質。
  2. 舒筋活絡: 五加皮同時具備舒筋活絡的功效,能有效緩解筋骨痠痛、關節僵硬等症狀。在通熱湯中,五加皮可與其他藥材配合,協同作用,達到溫經通絡、活血化瘀的效果。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通熱湯」的組成和功效

通熱湯由多種中藥組成,包括人參、茯苓、甘草、柴胡、葛根、麻黃、黃芩、石膏、五加皮等成分,共同發揮清熱化濕、利水消腫、健脾益氣的功效。下面分別介紹各味中藥的功效:

  • **人參:**補氣益氣,增強免疫力,調節血糖,改善心血管功能,提高記憶力,延緩衰老,提高性功能。

  • **茯苓:**利水消腫,利水滲濕,清熱利尿,祛風除濕,安胎,健脾胃,補血,安神。

  • **甘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

  • **柴胡:**散風熱,發汗解表,止咳化痰,平肝息風,補陽,清熱瀉火,疏肝解鬱。

  • **葛根:**散風熱,發汗解表,止血,生津止渴,解酒毒,透疹,止瀉,清熱解毒。

  • **麻黃:**發汗解表,利水消腫,止咳平喘,散風寒。

  • **黃芩:**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涼血止血,除熱安胎,清熱瀉下,排膿消腫,清熱解毒,降氣,利尿。

  • **石膏:**清熱利尿,清熱瀉火,生津止渴,止咳平喘,化腐生肌,活絡止痛。

  • **五加皮:**補益肝腎,強筋骨,活血化瘀,止咳化痰,祛風除濕,利水消腫。

通熱湯在中醫臨牀上的應用

通熱湯主治胃氣過於熱盛,出現頭痛、不流汗、口乾等症狀。它可以通過以下方式發揮作用:

  • 人參、茯苓、甘草可以補氣益氣,增強免疫力,調節血糖,改善心血管功能,提高記憶力,延緩衰老,提高性功能。

  • 柴胡、葛根、麻黃可以散風熱,發汗解表,止咳平喘,散風寒,適用於治療感冒發熱、咳嗽氣喘等症狀。

  • 黃芩、石膏可以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涼血止血,除熱安胎,清熱瀉下,排膿消腫,清熱解毒,降氣,利尿。

  • 五加皮可以補益肝腎,強筋骨,活血化瘀,止咳化痰,祛風除濕,利水消腫。

綜上所述,通熱湯具有清熱化濕、利水消腫、健脾益氣的功效,適用於治療胃氣過於熱盛,出現頭痛、不流汗、口乾等症狀。

傳統服藥法


人參2兩,白茯苓(去黑皮)1兩,甘草(炙)1分,柴胡(去苗)1兩,葛根(銼)1兩,麻黃(去根節)1兩,黃芩(去黑心)半兩,石膏(碎)3兩,五加皮(銼)半兩。
上為粗末。
每服3錢匕,以水1盞,加生薑3片,煎取7分,去滓溫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方具有較強的發汗作用,因此不宜在夏季或體質虛弱者使用。
  • 本方含有麻黃,有升高血壓的作用,因此高血壓患者慎用。
  • 本方含有石膏,有滑腸作用,因此脾胃虛弱者慎用。

相關疾病


頭痛原發性高血壓高血壓性心臟病高血壓性腎臟病

相同名稱方劑


通熱湯, 出處:《聖濟總錄》卷四十七。 組成:人參2兩,白茯苓(去黑皮)1兩,甘草(炙)1分,柴胡(去苗)1兩,葛根(銼)1兩,麻黃(去根節)1兩,黃芩(去黑心)半兩,石膏(碎)3兩,五加皮(銼)半兩。 主治:胃氣實熱,頭痛,汗不出,口中乾燥。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