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雞飲

WU JI YI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5

寒性指數

17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30%
心經 13%
腎經 13%
脾經 11%
肺經 11%
大腸經 5%
胃經 5%
膀胱經 3%
小腸經 2%
三焦經 2%
心包經 0%
肝經
心經
腎經
脾經
肺經
大腸經
胃經
膀胱經
小腸經
三焦經
心包經

最後更新日:2024-05-08

方劑組成解釋

烏雞飲中加入鱉甲,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滋陰清熱,涼血止血: 鱉甲性寒,味甘鹹,入肝、腎經,具有滋陰清熱、涼血止血的功效。烏雞本身滋陰補血,與鱉甲相輔相成,有助於治療因陰虛火旺或血熱妄行引起的各種症狀,如發熱、盜汗、口渴、心煩、血熱吐血、崩漏等。
  2. 軟堅散結,消腫止痛: 鱉甲亦有軟堅散結、消腫止痛之效。對於一些因血瘀或痰濕阻滯導致的腫塊、疼痛,烏雞飲中的鱉甲可以起到輔助治療的作用。

因此,烏雞飲中加入鱉甲,不僅加強了滋陰清熱、涼血止血的功效,也增加了軟堅散結、消腫止痛的作用,使其更能有效治療相關疾病。

烏雞飲中加入桃仁,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活血化瘀: 桃仁性味苦甘,入心、肝、脾經,具有活血化瘀、潤腸通便之效。烏雞飲常用於治療血瘀阻滯導致的月經不調、痛經等,桃仁有助於疏通經絡,改善血流,緩解疼痛。
  2. 改善血循環: 烏雞飲中常配伍其他活血藥材,如當歸、川芎等,桃仁的加入可增強活血化瘀的作用,改善血液循環,促進瘀血的吸收。

烏雞飲中加入大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解毒:烏雞飲主要用於治療熱毒壅盛所致的各種病症,而大黃性寒,味苦,具有清熱解毒、瀉火通便的功效。它可以清熱解毒,清除體內積熱,達到治療熱毒壅盛的目的。
  2. 瀉下通便:烏雞飲中常伴隨有便祕的症狀,而大黃可以促進腸道蠕動,瀉下通便,緩解便祕症狀,配合烏雞等藥物,共同發揮清熱解毒、通便止痛的功效。

總而言之,大黃在烏雞飲中發揮清熱解毒、瀉下通便的作用,輔助其他藥物治療熱毒壅盛所致的各種病症。

烏雞飲中加入醋,主要原因有二:

一、 醋能軟化烏雞肉,促進藥效吸收:烏雞肉性寒,質地較硬,難以消化。醋性溫,具有軟化肉質的作用,可幫助烏雞肉更容易消化吸收,使藥效得以充分發揮。

二、 醋能增強藥性,協同烏雞藥效:烏雞本身具有滋陰補腎、養血益氣之效。醋性酸,能增強藥性,協同烏雞的藥效,達到更佳的滋補效果。同時,醋還可促進血液循環,改善血液品質,有助於滋補身體。

烏雞飲方中加入吳茱萸,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1. 溫中散寒,止痛止嘔:吳茱萸性溫,入肝、脾、胃經,具有溫中散寒、止痛止嘔的功效。烏雞飲多用於脾胃虛寒、寒凝氣滯所致的腹痛、嘔吐、泄瀉等症,吳茱萸可溫中散寒,緩解寒邪對脾胃的侵襲,進而止痛止嘔。
  2. 疏肝理氣,調和脾胃:吳茱萸還具有一定的疏肝理氣作用,可緩解肝氣鬱結所致的胸脅脹痛、腹脹等症。烏雞飲中加入吳茱萸,有助於疏肝理氣,調和脾胃,進一步增強藥效。

烏雞飲方劑中加入桂枝,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溫陽散寒: 烏雞飲主要用於治療虛寒體質引起的各種病症,而桂枝性溫,具有溫陽散寒之功效,可以溫補脾腎陽氣,改善患者畏寒怕冷、四肢不溫等症狀。
  2. 調和營衛: 桂枝具有調和營衛的作用,可以疏通經絡,促進氣血運行,改善患者面色蒼白、精神不振等症狀,配合烏雞滋陰補血,達到陰陽調和、氣血雙補的效果。

烏雞飲中加入鬼箭羽,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解毒: 鬼箭羽性寒,味苦,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之功效。烏雞飲常用於治療熱毒、癰腫、瘡瘍等病症,鬼箭羽的加入可以增強其清熱解毒的功效,幫助消炎退腫。
  2. 活血化瘀: 鬼箭羽亦有活血化瘀之效,可以改善血液循環,促進瘀血消散。烏雞飲中加入鬼箭羽,可以增強活血化瘀的效果,有利於病患的恢復。

烏雞飲方中加入川牛膝,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活血通絡,祛風止痛:川牛膝性溫,味苦辛,入肝腎經,具有活血通絡、祛風止痛的功效。烏雞飲常用於治療風寒濕痹、筋骨疼痛等病症,川牛膝可促進血液循環,緩解痺痛,增強藥效。
  2. 引藥下行,達病所:烏雞飲中多用補益藥材,川牛膝可引藥下行,使藥力直達病所,增強藥效。此外,川牛膝也可促進藥物吸收,提高療效。

烏雞飲方劑中加入當歸,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補血調經:烏雞本身具有滋陰補血之效,而當歸性溫,味甘辛,入心、肝、脾經,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之功。兩者相輔相成,可增強補血功效,並調節女性月經不調、痛經等問題。
  2. 滋陰潤燥:烏雞飲常用於治療陰虛血燥症,而當歸除了補血之外,還有滋陰潤燥的功效,可與烏雞共同滋潤內臟,改善陰虛導致的口乾舌燥、皮膚乾燥等症狀。

「烏雞飲」中加入庵閭子,主要是因為庵閭子具有補腎壯陽、暖宮止帶的作用。庵閭子適合用於治療婦科疾病,如月經不調、宮寒等症狀,與烏雞飲的其他成分相配伍,可以增強整體的溫經暖宮效果。

烏雞飲中加入甘草,主要是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調和藥性: 烏雞飲中多用性寒藥材,如生地、麥冬等,甘草性甘平,具有調和藥性、緩解寒涼之弊的功效,避免藥物過寒損傷脾胃。

2. 增強藥效: 甘草能增強其他藥物的藥效,如生地、麥冬等清熱涼血之品,與甘草合用,可增強其滋陰潤燥的功效,使藥效更顯著。

烏雞飲中加入芒硝,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瀉火:芒硝味苦寒,入肝、胃、大腸經,具有清熱瀉火、軟堅散結、通便排毒之效。烏雞飲中常因熱毒蘊結,或痰熱內盛而導致發熱、口渴、咽痛等症狀,芒硝可清熱瀉火,使熱邪消散。
  2. 通腑排毒:芒硝具有較強的通便作用,可促進腸道蠕動,排出體內毒素。烏雞飲中常伴隨便祕或大便不暢等症狀,芒硝可通腑泄熱,促進排泄,有助於改善便祕,達到清熱解毒之目的。

總而言之,芒硝在烏雞飲中主要發揮清熱瀉火、通腑排毒的作用,以達到治療熱毒蘊結、痰熱內盛等症狀的效果。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介紹:烏雞飲

烏雞飲是一味中藥方劑,具有清熱涼血、化瘀止痛的功效,常用於治療產後餘血未淨,凝結成塊,堅硬疼痛,以及腹部、肋骨脹滿。

組成:

  1. 桂枝:性溫味辛,具有發汗解表、祛風除濕、溫經、散風寒、通經絡、活絡止痛、止嘔、活血化瘀、提振胸陽等功效。

  2. 甘草:性味甘平,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等功效。

  3. 鱉甲:具有滋陰、補氣、清熱瀉火、平肝息風、降氣、清虛熱、調經等功效。

  4. 牛膝:具有調經、祛風除濕、強筋骨、活血化瘀、利水滲濕、活絡止痛、通經、清熱利尿、滋陰、補益肝腎等功效。

  5. 大黃:具有清熱利尿、瀉下、止血、活血化瘀、清熱解毒、降氣、清熱涼血、清熱瀉火等功效。

  6. 當歸: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止血、活血化瘀、止咳平喘等功效。

  7. 芒硝:性寒味苦鹹,具有清熱利尿、瀉火、瀉下、利水消腫、破血消癥、通便、軟堅、清熱利濕、活絡止痛等功效。

  8. 桃仁:性溫味苦,具有調經、活血化瘀、通便、止咳化痰、清熱瀉火等功效。

  9. 吳茱萸:具有補陽、止瀉、止嘔、理氣行氣、溫裡溫中五種傳統代功效。

  10. :具有止血、清熱解毒、活血化瘀、健脾胃、補血養肝、消食開胃、收斂止血和解毒等功效。

  11. 庵閭子:具有消食化積、散風寒、補氣、活血化瘀、祛風除濕、祛濕等功效。

  12. 鬼箭羽:性微寒至溫,味苦至辛,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痢,利尿消腫,祛風除濕,殺蟲止癢,止血,破血消癥,活血止痛的功效。

主治:

產後餘血未淨,凝結成塊,堅硬疼痛,腹部、肋骨脹滿。

用法用量:

400-600克烏雞,生地黃100克,當歸50克,川穹5克,香附5克,皁角刺10克,丹參10克,杏仁10克,三棱10克,莪朮10克,烏藥10克,水煎服。

臨牀應用:

烏雞飲常用於治療產後餘血未淨,凝結成塊,堅硬疼痛,腹部、肋骨脹滿。

禁忌:

孕婦禁用。

與西醫的比較:

烏雞飲與西醫的止血藥物相比,具有止血效果好、副作用小的優點。

注意事項:

  1. 服用烏雞飲時,應注意避免辛辣、油膩、生冷的食物。

  2. 服用烏雞飲時,應注意避免飲酒。

  3. 服用烏雞飲時,應注意避免服用其他止血藥物。

  4. 服用烏雞飲時,應注意避免服用其他活血化瘀的藥物。

  5. 服用烏雞飲時,應注意避免服用其他清熱涼血的藥物。

  6. 服用烏雞飲時,應注意避免服用其他補氣益血的藥物。

  7. 服用烏雞飲時,應注意避免服用其他活血化瘀的藥物。

  8. 服用烏雞飲時,應注意避免服用其他清熱涼血的藥物。

總結:

烏雞飲是一種中藥方劑,具有清熱涼血、化瘀止痛的功效,常用於治療產後餘血未淨,凝結成塊,堅硬疼痛,以及腹部、肋骨脹滿。

傳統服藥法


雌烏雞1只(去毛羽爪肚),鱉甲1兩(塗醋,炙令黃,去裙襕),桃仁1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川大黃3分(銼碎,醋拌,炒乾),吳茱萸1分(湯浸7遍,焙乾,微炒),桂心1兩,鬼箭1兩,牛膝1兩(去苗),當歸1兩(銼,微炒),菴(艹閭)子1兩,甘草(微炙)半兩,芒消半兩。
上藥除雞外,為粗末和勻,以水4升,將雞全煮,取汁,以瓷器澄令清。每服2錢匕,雞清汁1盞,煎至7分,去滓,不拘時溫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烏雞飲是一道中藥方劑,具有活血化瘀、通經止痛的作用,主要用於治療產後餘血不盡,結聚成塊,堅硬疼痛,腹肋脹滿。本方具有一定的活血化瘀作用,因此孕婦、哺乳期婦女、月經期間婦女、出血性疾病患者慎用。

相同名稱方劑


烏雞飲, 出處:《聖濟總錄》卷一六一。 組成:雌烏雞1隻(去毛羽爪肚),鱉甲1兩(塗醋,炙令黃,去裙襕),桃仁1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麸炒微黃),川大黃3分(銼碎,醋拌,炒乾),吳茱萸1分(湯浸7遍,焙乾,微炒),桂心1兩,鬼箭1兩,牛膝1兩(去苗),當歸1兩(銼,微炒),菴(艹閭)子1兩,甘草(微炙)半兩,芒消半兩。 主治:産後餘血不盡,結聚成塊,堅硬疼痛,腹肋脹滿。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