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主治功效
傳統服藥法
烏梅20枚(取好者,擘破)。
以水1大升,煮取1大盞,去梅,和1匙蜜,細細啜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清熱解毒、利咽開音的功效,可用於治療中風不語、口噤吐痰、頸項筋急等症。但本方性寒,體虛者慎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烏梅飲, 出處:《外台》卷五引《備急方》。 組成:烏梅20枚(取好者,擘破)。 主治:瘴熱兼痢,苦渴。
烏梅飲, 出處:《衛生總微》卷十一。 組成:烏梅10個(去核),麥門冬1分(去心),蜜2兩半。 主治:小兒下利發渴不止。
烏梅飲, 出處:《聖濟總錄》卷六。 組成:烏梅2-7枚(并子捶碎),菝葜(捶碎)1兩半,白礬(生用)1兩。 主治:中風不語,口噤吐痰,頸項筋急。
烏梅飲, 出處:《外台》卷三引《許仁則方》。 組成:烏梅10枚,萎蕤5兩,生薑5兩,白蜜1合。 主治:天行癒後勞發,體氣虛羸,每覺頭痛,唇口乾,乍寒乍熱,發作有時。
烏梅飲, 出處:《聖濟總錄》卷三十六。 組成:烏梅(取肉)半兩,山梔子仁半兩,知母1兩,芍藥3分,木通(銼)3分,生地黃3分,升麻3分。 主治:肝瘧,小便不利如癃。
烏梅飲, 出處:《聖濟總錄》卷一六二。 組成:烏梅肉(炒)1兩,黃連(去須)1兩,柴胡(去苗)1兩,人參1兩,甘草(炙)3分,當歸(切,焙)1兩半,常山半兩,生乾地黃(焙)3分。 主治:産後寒熱瘧,發渴頭痛。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