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五積丸
DA WU JI W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聖濟總錄》卷七十一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寒性指數
複方歸經比例
最後更新日:2024-05-08
方劑組成解釋
大五積丸中含有硇砂,主要原因在於其 化積消食 的功效。硇砂性寒,味鹹,入肝、脾經,能 消積化滯、清熱解毒。對於脾胃積滯、食積不化、脘腹脹滿、噁心嘔吐等症狀,硇砂可以有效地 消解積聚的食物,促進消化吸收。
此外,硇砂也具有 清熱解毒 的作用,可以幫助緩解因食積導致的發熱、口渴、腹痛等症狀。然而,硇砂性寒, 使用需謹慎,需在醫師指導下服用。
大五積丸中加入芫花,主要考慮其攻積化痰之效。芫花味辛、苦,性溫,入肺、脾經,具有溫肺化痰、消積止痛的功效。
方劑中使用芫花,主要針對積滯於胸腹,導致痰多喘咳、腹痛脹滿等症狀。芫花可溫肺化痰,將積滯之痰液排除;同時,其消積止痛之性,亦能緩解因積滯導致的腹痛不適。因此,芫花在消積化痰、溫肺止咳方面發揮重要作用,與其他藥物配伍,協同治療積滯證。
大五積丸方中加入乾漆,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消積止痛: 乾漆性苦寒,具有燥濕化痰、消積止痛之功效。對於積滯所致的腹痛、脹滿、便祕等症,乾漆可有效消解積滯,緩解疼痛。
- 活血化瘀: 乾漆亦具活血化瘀之效,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環,促進瘀血消散,從而緩解疼痛。
綜上,乾漆在大五積丸方中起着消積止痛、活血化瘀的作用,與其他藥物協同作用,共同達到治療積滯腹痛的功效。
大五積丸中包含巴豆,主要有以下原因:
- 攻積化滯:巴豆性峻猛,為峻下逐瘀之藥,可強力瀉下,清除腸道積滯,對於積滯日久,症狀頑固者,可發揮迅速攻堅之效。
- 配合其他藥物:大五積丸中其他藥物如檳榔、厚朴等,具有消食導滯之效,而巴豆則可加強其攻積之力,共同達到化解積滯,恢復腸胃功能的效果。
大五積丸方劑中加入皁莢,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消積化滯: 皁莢味苦甘,性寒,具有消積化滯、潤腸通便的功效。其所含的皁苷成分能促進腸胃蠕動,有助於清除積滯,緩解食積腹脹等症狀。
- 活血化瘀: 皁莢具有一定的活血化瘀作用,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微循環,有助於消除瘀血,緩解疼痛。
綜上所述,皁莢在大五積丸方劑中起到消積化滯、活血化瘀的作用,配合其他藥物共同發揮療效。
大五積丸方中加入烏頭,看似矛盾,實則精妙。
烏頭性寒,味辛,入肺、腎經,具有散寒止痛、祛風除濕的功效。方中以烏頭配伍,主要針對寒凝氣滯、脾胃虛寒所致的脘腹疼痛、食積不化等症。
烏頭雖有毒性,但本方配伍其他藥物,如肉桂、附子等,互相制約,以減輕烏頭毒性,並增強溫陽散寒、行氣止痛之效。
總之,烏頭的加入,為大五積丸增加了溫陽散寒、行氣止痛的功效,使方藥更具針對性,治療效果更顯著。
大五積丸方中包含大黃,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 瀉熱通便:大黃性寒,味苦,具有瀉熱通便、清熱解毒之功效。五積丸主治飲食積滯、腹脹便祕,大黃可通過瀉下作用,清除腸道積滯,促進排便,解除便祕。
- 活血化瘀:大黃亦有活血化瘀的功效,可改善瘀血阻滯所致的腹痛、腹脹等症狀。五積丸中常配合其他活血化瘀藥物,共同發揮療效。
因此,大黃在五積丸方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既能瀉熱通便,又能活血化瘀,有助於解決飲食積滯、腹脹便祕等問題。
大五積丸方劑中包含鱉甲,其原因主要有二:
- 清熱解毒,軟堅散結: 鱉甲性寒,味甘鹹,入肝、腎經。其具有清熱解毒、軟堅散結之功效,能有效清除體內熱毒,化解積聚的痰濁瘀血,對於因熱毒積聚導致的各種積聚症狀有良好的改善作用。
- 滋陰補腎,涼血止血: 鱉甲還具有滋陰補腎、涼血止血之效。其可滋養肝腎陰液,調節陰陽平衡,改善因陰虛火旺所導致的積聚症狀。同時,鱉甲能清熱涼血,止血止痛,對於因熱毒蘊結所導致的出血、疼痛等症狀亦有輔助治療作用。
大五積丸中添加橘皮,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 行氣消積: 橘皮味辛、苦,性溫,具有行氣消積、化痰止咳之功效。方劑中以五積為患,即脾胃積滯,食積不化,故用橘皮行氣化積,促進脾胃消化功能。
- 理氣和胃: 橘皮能理氣和胃,緩解脾胃氣滯所致的腹脹、噯氣、食慾不振等症狀。配合方中其他藥物,共奏消積化滯、理氣和胃之效。
總之,橘皮的加入,既可行氣消積,又可理氣和胃,與其他藥物協同作用,共同發揮消食積滯的功效。
大五積丸中加入三稜,主要是因為其具有破瘀消積、行氣止痛的功效。
三稜為蓼科植物川烏頭的塊根,其性溫,味辛,入肝、脾經。其主要作用在於活血化瘀,消散積滯。對於飲食積滯、瘀血阻滯所致的腹痛、脹滿、便祕等症狀,三稜都能起到一定的緩解作用。
此外,三稜還可以行氣止痛,對於肝氣鬱結、氣滯血瘀所致的胸脇疼痛,也有一定的療效。因此,在大五積丸中加入三稜,可以起到消積化瘀、行氣止痛的功效,幫助治療飲食積滯、瘀血阻滯所致的各種疾病。
大五積丸中包含神麴,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 消食化積:神麴為麥芽的發酵物,具有消食化積、和胃止痛之功效。五積丸主要針對脾胃積滯、消化不良等症,神麴能幫助消化食物,促進營養吸收,改善積滯症狀。
- 促進藥物吸收:神麴性溫和,能促進藥物的吸收和轉化,提高藥效。在五積丸中,神麴能與其他藥材相互協調,共同發揮療效。
大五積丸方中使用當歸,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作用:
- 活血化瘀,調經止痛: 當歸性溫,味甘辛,入心、肝、脾經,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的功效。方中以當歸配合其他藥物,可改善氣血運行不暢,緩解腹痛、脹滿等症狀,並能調和氣血,促進瘀血消散。
- 補益氣血,滋養肝腎: 當歸能補益氣血,滋養肝腎,對於因氣血虧虛導致的腹痛、消化不良等症狀具有改善作用。同時,當歸也能促進脾胃運化,增強機體抵抗力,有助於整體調理,改善體質。
大五積丸方中使用肉桂,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 溫陽散寒,助消化: 肉桂性熱,味辛,具有溫陽散寒、助脾胃運化之功。大五積丸主治脾胃虛寒,積滯停滯所致的腹痛、腹脹、嘔吐等症。肉桂溫陽散寒,可溫脾胃,助消化吸收,促進積滯消散。
- 引藥入脾胃,通經絡: 肉桂辛香走竄,可引藥入脾胃,並行氣活血,通經絡。大五積丸中其他藥物如山楂、麥芽等,主要作用於脾胃,肉桂則可以幫助這些藥物更好地發揮作用,達到溫脾散寒、消積止痛的功效。
大五積丸中加入木香,主要是針對其「行氣止痛」的功效。
木香味苦辛,性溫,入脾、胃、大腸經。其氣味芳香,能行氣解鬱,疏肝理氣,並能止痛。對於脾胃氣滯所致的脘腹脹痛、食積不化、腹痛泄瀉等症狀,木香能有效緩解。
此外,木香還有健脾消食之效,能促進消化,改善食慾不振,有助於消化積滯。因此,將木香加入大五積丸中,可起到行氣消食,止痛化積的作用,協同其他藥物,達到治療積滯的功效。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大五積丸」,由硇砂、芫花、乾漆、巴豆、皁莢、烏頭、大黃、鱉甲、橘皮、三稜、神麴、當歸、肉桂、木香等14味中藥組成,具有消積化滯、理氣止痛、活血化瘀、宣肺化痰的功效,主治積滯腹痛、腹脹痞滿、瀉痢不止、咳嗽氣喘、胸悶氣短、嘔吐噁心、食慾不振、脘腹脹痛、大便不通等症狀。
硇砂味辛、性寒,歸肺、胃經,具有清熱化痰、止咳平喘、降逆止嘔、利尿通淋等功效。主要用於治療肺熱壅盛引起的咳嗽、氣喘、痰多、胸悶氣短等症狀。
芫花味苦、性寒,歸肺、胃經,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散瘀、消腫止痛、活血化瘀、利水消腫、驅蟲殺蟲、清熱利尿、止咳化痰等功效。主要用於治療熱毒瘡瘍、咽喉腫痛、口舌生瘡、牙齦腫痛、痛經、月經不調、乳腺增生等症狀。
乾漆味苦、性溫,歸肝、腎經,具有活血化瘀、止痛消腫、祛風除濕、殺蟲止癢等功效。主要用於治療跌打損傷、瘀血腫痛、風濕痹痛、瘡瘍腫毒、皮膚瘙癢等症狀。
巴豆味苦、性寒,歸大腸經,具有瀉下、驅蟲殺蟲、峻下逐水、清肺熱利咽、活絡止痛、溫裡溫中、理氣行氣、消食化積等功效。主要用於治療寒邪食積、胸腹脹滿急痛、大便不通、泄瀉痢疾、水腫腹大、痰飲喘滿、喉風喉痹、癰疽、惡瘡疥癬、急性、慢性腸炎、慢性痢疾、急性闌尾炎、瘡瘍、腫毒、皮膚瘙癢等症狀。
皁莢味苦、性溫,歸肺、大腸經,具有溫化寒痰、祛風除濕、止咳化痰、殺蟲驅蟲之功。可用於治療寒性咳嗽、肺熱咳嗽、支氣管炎、哮喘、風濕痛、關節炎、痛風、腸燥便祕、蛔蟲性腸梗阻等症。
烏頭味辛、性熱,歸肺、腎經,具有祛風散寒、活絡止痛、溫中止瀉等功效。主要用於治療風寒感冒、頭痛、鼻塞、喉嚨痛、風濕痹痛、腰痠背痛、中風半身不遂、頭風頭痛、心腹冷痛、陰疽腫毒、瘀血腫痛等症狀。
大黃味苦、性寒,歸大腸經,具有瀉下、清熱解毒、活血化瘀、涼血止血、消腫止痛等功效。主要用於治療實熱便祕、積滯腹痛、瀉痢不爽、濕熱黃疸、血熱吐衄、目赤、咽腫、腸癰腹痛、癰腫疔瘡、瘀血經閉、跌打損傷、水火燙傷等症狀。
鱉甲味鹹、甘,性寒,歸肝、腎經,具有滋陰、補氣、清熱瀉火、平肝息風、降氣、清虛熱、調經等功效。主要用於治療陰虛火旺引起的潮熱盜汗、心煩失眠、口乾舌燥、腰膝痠軟、頭暈目眩、月經不調等症狀。
橘皮味辛、苦,性溫,歸肺、脾經,具有理氣行氣、健脾化痰、燥濕化痰、止咳化痰、利尿消腫等功效。主要用於治療胸悶氣短、脘腹脹滿、消化不良、咳嗽痰多、水腫腹脹等
傳統服藥法
硇砂1兩,芫花1兩,乾漆(炒出煙)1兩,巴豆半兩(去皮心膜,研,出油),豬牙皂莢3分,烏頭(炮裂,去皮臍)3分,(以上6味,搗羅4味為末,入硇砂、巴豆拌勻,用米醋3升,於銀石器內,慢火熬成膏),大黃(蒸熟,焙,銼)1兩,鱉甲(去裙襕,醋炙)1兩,青橘皮(湯浸,去白,焙)1分,京三稜(煨、銼)1分,陳曲(炒)1分,當歸(切,焙)1分,桂(去粗皮)3分,木香3分。上藥十四味,搗羅八味為末,入煎膏為丸,如綠豆大。
每服2丸至3丸,茶、酒任下。如要取積,量虛實加減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一定的毒性,使用時應注意用量,並在醫師指導下使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大五積丸, 出處:《聖濟總錄》卷七十一。 組成:硇砂1兩,芫花1兩,乾漆(炒出煙)1兩,巴豆半兩(去皮心膜,研,出油),豬牙皂莢3分,烏頭(炮裂,去皮臍)3分,(以上6味,搗羅4味爲末,入硇砂、巴豆拌勻,用米醋3升,于銀石器內,慢火熬成膏),大黃(蒸熟,焙,銼)1兩,鱉甲(去裙襕,醋炙)1兩,青橘皮(湯浸,去白,焙)1分,京三棱(煨、銼)1分,陳曲(炒)1分,當歸(切,焙)1分,桂(去粗皮)3分,木香3分。 主治:五積氣,胸膈痞悶,腹脅脹滿,宿飲不消,積氣成塊,心腹痛,不能飲食。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