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香宣經丸
RU XIANG XUAN JING W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局方》卷一(吳直閣增諸家名方)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寒性指數
熱/寒比例
偏熱 (1.31)複方歸經比例
最後更新日:2025-01-23
方劑組成解釋
乳香宣經丸中加入川楝子,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疏肝理氣,行氣止痛: 川楝子味苦性寒,入肝經,能疏肝理氣,行氣止痛,對於乳香宣經丸所治療的乳房脹痛、經期不順等症狀,能有效緩解其氣滯血瘀之痛。
- 降逆止嘔: 川楝子亦有降逆止嘔之效,對於因氣滯血瘀所致的噁心嘔吐,能起到一定的緩解作用,配合乳香等藥材,更能達到通經活絡、止痛止嘔的效果。
乳香宣經丸是一種常用的中藥方劑,其主要功能是活血化瘀、舒經止痛。在這個方劑中,牽牛子作為一種重要的組成藥材,具有特別的療效。牽牛子能夠促進腸胃蠕動,通利大便,具有潤腸的作用,同時也含有多種活性成分,可以調節身體的氣血平衡。當乳香宣經丸用於治療經痛或瘀血癥狀時,牽牛子不僅能夠改善血流,還能幫助排出體內的瘀血,達到更好的療效。此外,牽牛子的清熱解毒作用也能有效減輕因瘀滯而引發的相關症狀,增強整體的治療效果。因此,將牽牛子納入乳香宣經丸的組成中,不僅有助於促進經絡通暢,還能提高方劑的綜合療效,使其在臨牀應用中更加多元化。這種組合使得該方劑在治療婦科疾病時,展現出良好的效果。
乳香宣經丸中加入烏藥,主要是為了理氣止痛,其作用機理如下:
- 烏藥行氣止痛: 烏藥性溫,味辛,入肝、脾經,具有行氣止痛、溫中止痛的功效。乳香宣經丸主要用於治療婦女經期疼痛、乳房脹痛等,烏藥的加入可以疏通經絡,緩解氣滯血瘀,達到止痛的效果。
- 配合乳香、沒藥: 乳香、沒藥皆為活血化瘀藥,與烏藥合用,可以加強行氣止痛的效果,使藥效更加顯著。
總之,烏藥的加入可以協調乳香宣經丸中其他藥物的功效,共同達到行氣止痛,緩解婦科疾病的治療目的。
乳香宣經丸中加入茴香,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 行氣止痛:茴香味辛性溫,具有行氣止痛的功效,能疏通經絡,緩解氣滯血瘀所致的疼痛。乳香宣經丸主治乳房腫痛、經絡不通,而茴香的行氣止痛作用有助於藥效的發揮,促進乳房氣血運行,緩解腫痛。
- 溫脾暖腎:茴香亦有溫脾暖腎之效,可改善因寒凝血瘀導致的乳房疼痛。乳香宣經丸部分藥材偏涼性,加入茴香可平衡藥性,避免寒涼之氣傷及脾腎,使藥效更加平和,減少副作用。
乳香宣經丸中加入橘皮,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 理氣行滯:橘皮味辛、苦,性溫,入脾、肺經,具有理氣、化痰、止咳、降逆之效。乳香宣經丸主治血瘀經閉、腹痛等症,而橘皮的理氣功效可幫助乳香、沒藥等活血化瘀藥物更好地發揮作用,促進氣血流通,改善瘀阻狀態。
- 調和藥性:橘皮性溫,可緩解乳香、沒藥等藥材的燥熱之性,避免燥傷津液,使藥性更加平和,更好地達到治療目的。
乳香宣經丸是一種傳統中藥方劑,主要用於活血化瘀,改善經絡不通的情況。其中的萆薢是一種重要成分,其功效主要表現在祛濕健脾、明目的特性。萆薢的性味屬於苦、辛,性寒,能有效清除體內的濕氣,對於因濕阻經絡而造成的痛症有顯著的療效。濕氣過重常常導致經絡不通,影響血液循環,從而引發疼痛和其他不適的症狀。
此外,萆薢也具有舒緩壓力、改善情緒的作用,這與乳香的舒緩作用相輔相成,能有效幫助調理身心,達到更佳的治療效果。因此,將萆薢納入乳香宣經丸的組閤中,不僅增強了方劑的效果,還能更全面地針對患者的症狀,促進整體的健康狀態,充分體現了中醫藥的整體療法理念。由此可見,萆薢在乳香宣經丸中的組成具有重要的醫療價值。
乳香宣經丸是一種常用的中藥方劑,主要用於活血行氣、舒筋活絡。其組成中包含了防風,這是因為防風具有解表散寒、止痛、調理氣血的功效。防風的辛甘性質能夠促進全身的血液循環,幫助其他藥材更有效地發揮療效。此外,防風還有提升免疫力的作用,能夠對抗外界病邪,強化體內正氣,使身體更具抵抗力。防風的加入,不僅增強了方劑的活血驅風效果,還能夠改善因氣滯血瘀引起的不適症狀,如經痛和肌肉痠痛。整體而言,防風在乳香宣經丸中的作用是多方面的,既能提升藥效,也能調和其他藥材的性能,實現協同增效,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這使得乳香宣經丸成為一個在中醫治療中相當重要的方劑,尤其在處理風寒引起的各類問題上。
乳香宣經丸是一種傳統的中藥方劑,主要用於經絡不通、痛經等症狀。其中,乳香作為主要成分之一,其重要性不容小覷。乳香,即乳香樹的樹脂,具有活血化瘀、行氣止痛的功效。在治療經絡不暢、血液循環不良的情況下,乳香能有效促進血液流通,減輕疼痛。
乳香的藥理作用也得到了現代科學的證實,顯示其具有抗炎、鎮痛和促進微循環的效果。因此,在乳香宣經丸中添加乳香,能夠增強方劑的療效,使其更有效地疏通經絡、調理氣血。
此外,乳香的芳香氣味也能在某種程度上調節情緒,舒緩壓力,對於因情緒波動引起的痛經症狀有一定的改善作用。綜合來看,乳香在乳香宣經丸中的運用,不僅體現了中醫的辨證施治理念,也彰顯了其在調理身心方面的多重功效。
乳香宣經丸是一種常見的中藥方劑,其組成包括多種中藥材,其中有烏頭。烏頭,又名雷公藤,具有很強的藥理作用,主要用於活血化瘀,消腫止痛。在乳香宣經丸中,烏頭的加入主要是為了增強方劑的活血功效,尤其對於血瘀引起的疼痛或經絡不通的情況有良好的療效。烏頭的成分能促進血液循環,幫助舒緩經絡的阻塞,從而提高整體療效。
然而,應注意的是,烏頭具有一定的毒性,使用時需謹慎。如果劑量不當或用藥不當,可能會對人體造成危害。因此,在使用含有烏頭的方劑時,應遵循專業中醫師的指導,以保證安全和療效。總之,烏頭在乳香宣經丸中發揮著重要的活血功能,是治療相關疾病不可或缺的藥材,展現了中醫藥在調理和療癒方面的深厚智慧。
乳香宣經丸中加入五靈脂,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活血化瘀,行氣止痛: 五靈脂性溫,入肝、心經,具有活血化瘀、行氣止痛的功效。乳香宣經丸主治血瘀阻滯、經絡不通所致的胸脅疼痛、月經不調等症,而五靈脂的活血化瘀功效可助乳香、沒藥等藥物更好地疏通經絡,消除血瘀,達到止痛的效果。
- 與乳香、沒藥相輔相成: 五靈脂與乳香、沒藥均為活血化瘀之藥,三者合用,可增強藥效,相輔相成,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五靈脂的加入可使乳香宣經丸的活血化瘀作用更顯著,更能有效改善血瘀阻滯所引起的疼痛。
乳香宣經丸中包含威靈仙,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 疏經活絡、祛風止痛: 威靈仙性溫,入肝經,具有疏經活絡、祛風止痛的功效。乳香宣經丸主要用於治療血瘀經絡不通所致的月經不調、痛經、乳房脹痛等症,威靈仙的疏經活絡作用能促進血行,緩解經絡瘀阻,達到止痛的效果。
- 配合乳香、沒藥,共奏活血化瘀之效: 乳香、沒藥為本方君藥,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威靈仙作為臣藥,與乳香、沒藥相輔相成,共同發揮活血化瘀的作用,增強藥效,使治療效果更加顯著。
主治功效
乳香宣經丸主治功效分析
乳香宣經丸,根據多部古籍記載,主治風寒濕痹所致的諸多病症,其治療原理的核心在於活血化瘀、散寒除濕、疏通經絡。 方中諸藥協同作用,針對病症的不同方面發揮功效。
1. 病症分析: 古籍中記載乳香宣經丸治療的病症涵蓋範圍較廣,諸如半身不遂、手足頑麻、骨節煩疼、足脛浮腫、惡寒發熱、腳氣、四肢攣急、遍身攻注、閃挫打撲內傷筋骨、男子疝氣、婦人經脈不調等,皆與風寒濕邪侵襲、肝腎不足、經絡瘀阻有關。這些病症的共同特點是:
- 氣血瘀阻: 風寒濕邪阻滯經絡,導致氣血運行不暢,出現疼痛、麻木、腫脹等症狀。
- 經絡不通: 寒邪凝滯,濕邪黏膩,均可阻礙經絡氣血的運行,導致肢體功能障礙。
- 虛損兼夾: 部分病症並發體虛、肝腎不足等情況,加重病情。
2. 方劑組成及作用機理分析:
乳香宣經丸的組成藥物多具有活血化瘀、散寒除濕、疏通經絡的功效,藥物間相互配合,增強療效。
活血化瘀藥: 乳香、五靈脂,二者皆為活血化瘀要藥,乳香活血止痛,消腫生肌;五靈脂活血化瘀,消癥止痛,共同促進氣血運行,緩解疼痛和腫脹。
散寒除濕藥: 防風散風解表,祛濕止痛;川楝子疏肝止痛,清熱利濕;茴香暖胃散寒,行氣止痛;橘皮理氣健脾,化痰止咳;萆薢利水通淋,除濕止帶; 這些藥物協同作用,驅除體內風寒濕邪,改善局部血液循環。
疏通經絡藥: 威靈仙散寒止痛,活血通絡;烏藥溫腎助陽,理氣止痛; 此二藥能疏通經絡,促進氣血運行,改善肢體麻木、疼痛等症狀。
其他藥物: 牽牛子瀉下通便,利水消腫,用量需謹慎,主要針對濕邪較重,伴有水腫便祕者。 蘿蔔子理氣止痛,散寒止瀉,輔助其他藥物,增強療效。
3. 治療原理綜述:
乳香宣經丸通過以上藥物的協同作用,達到以下治療目的:
- 祛除邪氣: 驅除體內風寒濕邪,是治療的根本。
- 活血通絡: 促進氣血運行,疏通經絡,緩解疼痛、麻木、腫脹等症狀。
- 補益肝腎: 雖然方劑中並無明顯的補肝腎藥物,但通過祛除邪氣,改善氣血運行,間接達到補益肝腎的目的,使機體恢復平衡。
4. 不同版本方劑的差異及分析:
不同古籍中記載的乳香宣經丸組成略有差異,例如,《奇效良方》版本中加入了附子、木香、黑豆、草烏等藥物,增強溫陽散寒之力,可能針對寒邪較盛的患者。而《太平惠民和劑局方》版本則相對簡潔。這些差異可能與不同醫家臨牀經驗和治療側重點有關,也反映出中醫辨證論治的靈活性。 徐彥純在《玉機微義》中對此方用藥的燥熱性提出質疑,認為其與“體虛”的病機有所抵觸,反映出對此方運用需謹慎考慮患者體質的必要性。
總而言之,乳香宣經丸是一味治療風寒濕痹證的有效方劑,其治療原理在於活血化瘀、散寒除濕、疏通經絡,但其藥性偏溫燥,使用時需根據患者具體情況,辨證施治。 古籍中關於此方的記載提供了豐富的臨牀經驗,值得現代醫家參考和借鑒。
傳統服藥法
川楝子(銼,炒)2兩,牽牛子(炒)2兩,烏藥(去木)2兩,茴香(淘去砂土,炒)2兩,橘皮(去白)2兩,萆薢(微炙)2兩,防風2兩,乳香(研)半兩,草烏(烏豆1合同煮,竹刀切透黑,去尖,焙)半兩,五靈脂(酒浸,淘去沙石,曬乾,研)半兩,威靈仙(去蘆,洗)2兩。
活血止痛,補虛,壯筋骨。
上為細末,酒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50丸,鹽湯、鹽酒任下;婦人醋湯送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乳香宣經丸有活血化瘀的功效,孕婦慎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乳香宣經丸, 出處:《普濟方》卷九十四引《仁存方》。 組成:威靈仙同苦葶藶半兩,黃耆同續斷半兩,蒼朮同陳皮半兩,烏藥同茯神朮半兩。 主治:中風寒濕,半身不遂,手足頑麻,骨疼足腫,惡寒發熱,漸成腳氣,或閃肭傷筋骨,男子疝氣,婦人血不調。
乳香宣經丸, 出處:《楊氏家藏方》卷四。 組成:茴香2兩(炒),烏藥4兩,威靈仙(洗去土)4兩,萆薢4兩,陳橘皮(去白)4兩,川楝子肉2兩(微炒),黑牽牛4兩(生用),草烏頭(去皮尖)2兩(炒),黑豆3合(生用),五靈脂1兩,防風(去蘆頭)4兩,附子8錢(炮,去皮臍),乳香8錢(别研),木香8錢。 主治:風寒濕痹,四肢拘攣,筋骨疼痛,行步艱難,腳氣諸疾。
乳香宣經丸, 出處:《局方》卷一(吳直閣增諸家名方)。 組成:川楝子(銼,炒)2兩,牽牛子(炒)2兩,烏藥(去木)2兩,茴香(淘去沙土,炒)2兩,橘皮(去白)2兩,萆薢(微炙)2兩,防風2兩,乳香(研)半兩,草烏(烏豆1合同煮,竹刀切透黑,去尖,焙)半兩,五靈脂(酒浸,淘去沙石,曬乾,研)半兩,威靈仙(去蘆,洗)2兩。 主治:活血止痛,補虛,壯筋骨。主治:體虛爲風、濕、寒、暑侵襲,四氣相搏,半身不遂,手足頑麻,骨節煩疼,足脛浮腫,惡寒發熱,漸成腳氣;肝腎不足,四肢攣急,遍身攻註;或閃肭打撲,內傷筋骨;男子疝氣,婦人經脈不調。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