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利飲

QING LI YI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玉案》卷五

熱性指數

7

寒性指數

9

複方歸經比例

胃經 15%
心經 15%
腎經 15%
肺經 14%
小腸經 10%
脾經 9%
心包經 5%
肝經 4%
膀胱經 4%
大腸經 4%
胃經
心經
腎經
肺經
小腸經
脾經
心包經
肝經
膀胱經
大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4-12-17

方劑組成解釋

清利飲中加入茯苓,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健脾利濕: 茯苓性平味甘,入脾經,具有健脾利濕的功效。清利飲以清熱利濕爲主,而脾主運化水濕,脾虛則水濕停滯,加重濕熱之邪。茯苓健脾利濕,可助脾運化水濕,促進濕熱之邪排出體外,增強清熱利濕效果。
  2. 滲濕利水: 茯苓能利水滲濕,促進體內多餘水分的排出,有助於緩解濕熱所致的諸多症狀,如水腫、小便不利等。清利飲主要針對濕熱證,茯苓配合其他藥物,可以更有效地清除濕熱,達到治病之目的。

清利飲中加入麥門冬,主要基於其 滋陰潤肺 的功效。麥門冬味甘,性寒,入心、肺經,能清熱生津、潤肺止咳,且能養陰除煩,緩解因熱邪灼傷津液所致的口渴、心煩、咽乾等症狀。

清利飲多用於治療熱邪侵襲肺胃,導致肺熱津傷、胃熱不降的疾病,如燥咳、咽痛、口乾舌燥、心煩失眠等。麥門冬的滋陰潤肺之功,可以輔助其他藥物清熱解毒,同時滋陰潤燥,緩解熱邪對肺胃的傷害,使藥效更佳。

清利飲中包含車前子,主要基於其利水滲濕的功效。

車前子性寒,味甘,歸膀胱、腎經,具有利水滲濕、清熱解毒的功效。其利水作用主要表現在利小便,能有效排出體內多餘的水分,減輕水腫,同時還能清熱解毒,對於濕熱蘊結所致的各種症狀,如小便不利、水腫、濕疹等,均有較好的療效。

因此,清利飲中加入車前子,能夠增強方劑的利水滲濕之效,促進體內濕熱排出,達到清熱利濕的目的。

清利飲中加入大腹皮,主要有兩方面的考量:

一、利水消腫:大腹皮性寒,味辛,歸脾、胃經,具有利水消腫的功效。清利飲多用於治療濕熱蘊結、水濕內停所致的疾病,如濕熱泄瀉、水腫、小便不利等。大腹皮能利水消腫,有助於清熱利濕,化解濕熱之邪。

二、行氣止痛:大腹皮還具有一定行氣止痛的作用,能疏通氣機,解除氣滯水停所致的腹痛、脹滿等症狀。清利飲中加入大腹皮,可以配合其他藥物,更好地達到行氣利水、消腫止痛的效果。

清利飲中包含淡竹葉,主要原因有二:

  1. 清熱利濕:淡竹葉性寒,味甘,入心、胃經,具有清熱利濕、除煩止渴的作用。清利飲主要用於治療濕熱內蘊,導致的口渴、小便短赤、煩躁不安等症狀,淡竹葉可以有效清熱利濕,緩解這些症狀。
  2. 解暑降火:淡竹葉亦有解暑降火的作用。夏季炎熱,容易導致暑熱內侵,引起口渴、煩躁、尿少等不適,淡竹葉可以清熱解暑,降火生津,緩解夏季暑熱之症。

因此,清利飲中加入淡竹葉,可以有效地清熱利濕,解暑降火,達到治療濕熱內蘊的功效。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清利飲」組成:

  • 車前子:清熱解毒、利尿消腫、清肺化痰、降氣止咳、補血養肝、清肝明目、瀉下。
  • 大腹皮:理氣行氣、利水消腫、健脾胃。
  • 淡竹葉:清熱瀉火、清心降火、利尿消腫、生津止渴、利水滲濕。
  • 茯苓:利水消腫、利水滲濕、清熱利尿、祛風除濕、安胎、健脾胃、補血、安神。
  • 麥門冬:養陰生津、潤肺清心、益氣安神。

主治功效:遺精。濕熱鬱結,導致小腹疼痛。

車前子 具有清熱解毒、利尿消腫、清肺化痰、降氣止咳、補血養肝、清肝明目、瀉下等功效。

大腹皮具有理氣行氣、利水消腫、健脾胃等功效。

淡竹葉性寒、味甘,歸心、小腸、腎三經。具有清熱瀉火、清心降火、利尿消腫、生津止渴等功效。

茯苓 性平,味甘淡,歸脾、胃、心經。具有利水消腫、利水滲濕、清熱利尿、祛風除濕、安胎、健脾胃、補血、安神等功效。

麥門冬 味甘性寒,入心肺經,具有養陰生津、潤肺清心、益氣安神的功效。

總結: 中藥方劑「清利飲」具有清熱解毒、利尿消腫、清肺化痰、降氣止咳、補血養肝、清肝明目、瀉下等功效。用於治療遺精、濕熱鬱結等疾病。

傳統服藥法


水通1錢5分,白茯苓1錢5分,麥門冬1錢5分,車前子1錢5分,大腹皮1錢5分,淡竹葉15片。
上加燈心30莖,水煎,食前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方具有較強的利尿作用,服用後應注意多喝水,以免引起脫水。
  • 本方不宜長期服用,以免傷及脾胃。
  • 孕婦、哺乳期婦女、小兒及有胃寒、脾虛者慎用。

相關疾病


膀胱炎腎及輸尿管結石前列腺增生腎盂腎炎尿道膿傷腹瀉小便疼痛

相同名稱方劑


清利飲, 出處:《玉案》卷五。 組成:水通1錢5分,白茯苓1錢5分,麥門冬1錢5分,車前子1錢5分,大腹皮1錢5分,淡竹葉15片。 主治:子淋。濕熱不行,肚腹作痛。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