茯歸煎

FU GUI JI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玉案》卷五

熱性指數

11

寒性指數

14

複方歸經比例

心經 23%
胃經 15%
肺經 12%
腎經 10%
脾經 8%
肝經 8%
小腸經 6%
心包經 6%
膽經 4%
大腸經 4%
心經
胃經
肺經
腎經
脾經
肝經
小腸經
心包經
膽經
大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4-05-08

方劑組成解釋

茯歸煎中包含茯苓,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健脾利濕: 茯苓味甘淡,性平,入脾、腎經,具有健脾利濕、寧心安神之功效。茯苓能滲濕利水,有助於消除體內過多的水分,改善脾胃濕困的症狀,從而促進脾胃運化功能。
  2. 補益心氣: 茯苓能補益心氣,安神定志,對於心悸、失眠等症狀有一定療效。在茯歸煎中,茯苓與歸脾等藥物相配伍,可以協同作用,更好地達到益氣補心、安神寧心之功效。

總而言之,茯苓在茯歸煎中發揮了健脾利濕、補益心氣的重要作用,與其他藥物配合,共同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

茯歸煎方劑中包含當歸,主要原因如下:

  1. 補血活血:當歸性溫,味甘辛,歸肝、心、脾經,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之效。茯歸煎以補血為主,而當歸為補血要藥,能有效改善氣血不足、血虛所致的各種症狀。
  2. 調和藥性:茯歸煎中其他藥物如白芍、川芎等,性偏寒涼,容易傷脾胃。當歸性溫,能中和寒涼之性,使藥性溫和,避免傷及脾胃。

茯歸煎中加入麥門冬,主要是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滋陰潤肺:麥門冬性寒,味甘,入肺、心經,具有滋陰潤肺、清心除煩的功效。茯歸煎主治血虛津傷、心悸失眠、口渴咽乾等症狀,而麥門冬能滋養肺陰,緩解津液不足,與茯苓、當歸等藥物相輔相成,共同達到滋陰潤肺、養心安神的效果。
  2. 清熱解毒:麥門冬亦有清熱解毒之效,可輔助茯苓、當歸清熱解毒,緩解因熱毒引起的口渴、煩躁等症狀。

總之,麥門冬的加入,不僅增強了茯歸煎滋陰潤肺的功效,更能輔助清熱解毒,使方劑功效更為全面。

茯苓、甘草、白芍、黃芩組成「茯歸煎」,黃芩的加入主要有兩個原因:

  1. 清熱瀉火,涼血止血:茯苓甘溫,甘草甘平,白芍甘酸,整體偏溫和,而黃芩苦寒,能清熱瀉火,涼血止血,平衡方劑的溫燥之性,避免燥熱傷陰。
  2. 抑制白芍的收斂作用:白芍具有收斂止血的作用,但過度收斂會影響血液循環,黃芩的清熱涼血作用能抑制白芍的收斂作用,使止血效果更加溫和,避免副作用。

茯歸煎方劑中加入淡竹葉,主要是因其清熱利尿之效,與方中其他藥材相輔相成,發揮更佳療效。淡竹葉味甘淡,性微寒,入心、胃經,能清心火、除煩躁,並可利尿消腫,有助於降低體內熱毒。

茯歸煎主治血瘀氣滯所致的胸悶、心悸、失眠等症狀,淡竹葉的清熱利尿之效,可以輔助其他藥材,疏通血脈,化解瘀血,同時清心熱,改善心悸、失眠等不適。因此,淡竹葉在茯歸煎中扮演著重要的輔佐角色,提升藥效,使治療效果更佳。

主治功效


茯歸煎 是一種中藥方劑,由茯苓、當歸、麥門冬、黃芩、淡竹葉等五味藥材組成。具有養血補氣、安神益氣、清熱瀉火等功效,主治懷孕後心悸膽怯,整天煩悶不樂。

  • 茯苓:性平、味甘淡,歸脾、胃、心經。具有利水消腫、利水滲濕、清熱利尿、祛風除濕、安胎、健脾胃、補血、安神等功效。

  • 當歸:性溫、味甘辛。歸肝、心、脾經。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止血、活血化瘀、止咳平喘等功效。

  • 麥門冬:味甘性寒,入心肺經,具有養陰生津、潤肺清心、益氣安神的功效。用於治療陰虛津虧的各種症狀。

  • 黃芩:性味苦、寒,歸肺、大腸經,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涼血止血,除熱安胎,清熱瀉下,排膿消腫,清熱解毒,降氣,利尿等功效。

  • 淡竹葉:性寒、味甘,歸心、小腸、腎三經。具有清熱瀉火、清心降火、利尿消腫、生津止渴、利水滲濕等功效。

茯歸煎 將五味藥材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經過煎煮後服用。具有養血補氣、安神益氣、清熱瀉火等功效,主治懷孕後心悸膽怯,整天煩悶不樂。

傳統服藥法


茯苓2錢,當歸2錢,麥門冬2錢,黃芩2錢,淡竹葉20片。
加燈心30莖。水煎,不拘時候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安神、養心、健脾的功效,適用於妊娠心驚膽怯,終日煩悶的患者。但本方有一定的副作用,如服用過量可能會導致腹瀉、腹痛等症狀。因此,在服用本方前,患者應諮詢醫生,並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茯歸煎, 出處:《玉案》卷五。 組成:茯苓2錢,當歸2錢,麥門冬2錢,黃芩2錢,淡竹葉20片。 主治:妊娠心驚膽怯,終日煩悶。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