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五味黃耆散中包含黃耆,主要原因如下:
- 補氣固表: 黃耆性溫,味甘,入脾、肺經,具有補氣固表、託毒生肌之效。方劑中加入黃耆,可增強機體抵抗力,防止外邪入侵,對於氣虛表弱、容易感冒者,有明顯的改善作用。
- 配合其他藥物: 五味黃耆散中其他藥物如五味子、黃芩等,多具清熱瀉火、斂肺止咳之功效。黃耆的補氣作用,可以與其他藥物相互配合,既能清熱解毒,又能扶正固本,達到標本兼治的效果。
五味黃耆散中加入麥門冬,主要是基於以下兩點:
- 滋陰潤肺:麥門冬性寒,味甘,入肺、心經,具有滋陰潤肺、清心除煩的作用。黃耆性溫燥,容易傷津耗氣,而麥門冬可以起到平衡黃耆燥性,防止其過於耗傷津液的作用。
- 健脾益氣:麥門冬同時也能健脾益氣,與黃耆相輔相成,共同增強人體的正氣,達到扶正祛邪的效果。五味黃耆散整體偏於溫燥,加入麥門冬可以更好地調節脾胃,避免燥邪傷脾,使藥效更趨於平衡。
五味黃耆散中加入熟地黃,主要出於以下兩點考慮:
1. 補益氣血:熟地黃性溫,味甘,入心、肝、腎經,有滋陰補血、填精益髓之效。五味黃耆散主治脾虛氣弱、氣血不足,而熟地黃能補益氣血,與黃耆、黨參等藥物相輔相成,增強補氣益血之功。
2. 溫陽助陽:熟地黃雖屬滋陰藥,但其性溫,可溫補腎陽,有助於促進陽氣生髮,協調陰陽平衡。五味黃耆散中加入熟地黃,可溫陽助陽,避免單純補氣傷陰,更利於脾胃運化,提升藥效。
五味黃耆散中加入桔梗,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宣肺利咽,開宣氣機: 桔梗味辛性平,入肺經,具有宣肺利咽、開宣氣機的功效,能幫助肺氣宣通,利於痰液排出,緩解咽喉腫痛,並能解除氣機鬱滯,使氣血流通順暢。
- 配合黃芪補氣昇陽: 黃芪性溫味甘,入脾、肺經,具有補氣昇陽、固表止汗的功效。桔梗與黃芪搭配使用,既能補氣昇陽,又能宣肺利咽,相輔相成,增強藥效,提高治療效果。
五味黃耆散中加入甘草,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1. 調和藥性,增強療效: 黃耆性溫燥,甘草性甘平,二者搭配,能互相調和,避免黃耆燥烈傷陰,同時增強補氣固表之功,使藥效更加溫和有效。
2. 緩解藥物副作用: 黃耆補氣過度,容易出現上火、口乾舌燥等副作用,甘草具有清熱解毒、潤肺止渴的功效,可緩解黃耆引起的副作用,使藥物服用更加安全。
五味黃耆散中加入白芍,主要有以下兩大原因:
一、 緩解黃耆燥熱之性: 黃耆性溫燥,久服易傷陰耗氣。白芍性微寒,味酸收斂,可緩解黃耆燥熱之性,避免藥性過於猛烈,防止損傷脾胃。
二、 養血柔肝,協調藥性: 白芍具有養血柔肝、斂陰止汗之效,與黃耆補氣升陽、固表止汗相輔相成,共同提升藥效。白芍還能和解藥性,避免黃耆單味使用可能出現的燥烈之弊。
五味黃耆散中加入五味子,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固表止汗,益氣補虛: 五味子味酸甘,性溫,入肺、腎經,具有收斂固澀、益氣生津之效。其能收斂肺氣,止汗液外泄,並可補益肺腎之氣,與黃耆共同增強人體正氣,達到固表止汗、益氣補虛的效果。
- 協調藥性,增強療效: 五味子可緩解黃耆的燥性,避免其過於燥熱而傷陰。同時,五味子酸甘化陰,可與黃耆甘溫補氣相配合,使藥性更加平和協調,提高藥物療效。
五味黃耆散中包含人參,其原因主要有二:
- 補氣固表,扶正祛邪: 人參性溫,味甘,入脾、肺、心經,具有大補元氣、益氣固表、生津止渴之效。黃耆性溫,味甘,入脾、肺經,具有補氣固表、託毒生肌之功。兩者相配,可起到補氣固表、扶正祛邪的功效,對於氣虛表虛、易感風寒者,尤為適宜。
- 調和藥性,增強療效: 人參甘溫,性平和,可調和黃耆等藥物的性味,使其更易於被人體吸收,並可增強藥效。同時,人參可緩解黃耆可能引起的燥熱之弊,使藥性更加平和。
主治功效
五味黃耆散主治功效分析
方劑組成
- 黃耆
- 麥門冬
- 熟地黃
- 桔梗
- 甘草
- 白芍
- 五味子
- 人參
功效分析
五味黃耆散主要用於治療因咳嗽咯血日久導致的虛勞證,其主要症狀包括:眼睛疼痛,四肢困倦,腳膝無力。
治療原理
從方劑組成來看,五味黃耆散的治療原理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 補氣固本:方中黃耆、人參大補元氣,健脾益肺,是治療氣虛咳血的要藥。黃耆還能固表止汗,防止氣虛外泄。
- 滋陰潤肺:麥門冬、熟地黃滋陰潤燥,養肺生津,可以緩解因咳嗽損傷的肺陰。熟地黃還能滋腎填精,益髓壯骨,對於久咳傷及腎陰的情況尤為適宜。
- 斂肺止咳:五味子具有收斂固澀、溫肺定喘的功效,可以收斂肺氣,緩解咳嗽症狀。
- 宣肺化痰:桔梗宣肺化痰,可以幫助排出痰液,減輕咳嗽症狀。
- 調和氣血:白芍平肝疏風、活血止痛,可以緩解因氣血不和導致的疼痛症狀。甘草調和諸藥,緩急止痛,使整個方劑的藥性更加平和。
古文印證
- 《衛生寶鑒》:「治因嗽咯血成勞。眼睛疼。四肢困倦。腳膝無力。」
- 《醫門法律》:「虛勞之咳,五味黃耆散、麥門冬飲。」
- 《不居集》:「治咳嗽咯血成勞,眼睛疼痛,四肢困倦,腳膝無力。」
- 《景岳全書》:「治咳嗽咯血成勞,眼睛疼痛,四肢困倦,腳膝無力。」
- 《赤水玄珠》:「治嗽咯血成勞,眼痛,四肢困倦,腳膝無力。」
- 《濟陽綱目》:「治嗽咯血成勞,眼睛疼痛,四肢困倦,腳膝無力。」
- 《古今醫統大全》:「治咳嗽咯血成勞,眼睛疼痛,四肢困倦,腳膝無力。」
以上古文均明確記載了五味黃耆散治療「嗽咯血成勞」的功效,並指出了其主要症狀包括「眼睛疼痛,四肢困倦,腳膝無力」,與現代醫學對該方劑功效的認識相符。
總結
五味黃耆散是一個補氣滋陰、斂肺止咳的方劑,主要用於治療因咳嗽咯血日久導致的虛勞證。其通過補氣、滋陰、斂肺、宣肺、調和氣血等多方面的作用,達到治療虛勞咳嗽的目的。古文記載也充分印證了該方劑的臨床療效。
傳統服藥法
黃耆5錢,麥門冬5錢,熟地黃5錢,桔梗5錢,甘草2錢半,白芍藥2錢,五味子2錢,人參3錢。
上為粗末。
每服4錢,水1盞半,煎7分,去滓溫服,日3次。
本方方名,《醫學綱目》引作「五味子黃耆散」。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方宜在醫師指導下使用,不可自行服用。
- 本方有補氣養陰、清熱止血的功效,但不宜長期服用,以免引起上火、便秘等症狀。
- 本方有一定的活血化瘀作用,因此孕婦、月經期間、出血性疾病患者慎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五味黃耆散, 出處:《衛生寶鑑》卷十二。 組成:黃耆5錢,麥門冬5錢,熟地黃5錢,桔梗5錢,甘草2錢半,白芍藥2錢,五味子2錢,人參3錢。 主治:因嗽咯血成勞,眼睛疼,四肢困倦,腳膝無力。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