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塊丸

JI KUAI W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4

寒性指數

13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31%
胃經 14%
心經 11%
脾經 11%
腎經 7%
膽經 7%
大腸經 6%
肺經 5%
心包經 3%
三焦經 1%
肝經
胃經
心經
脾經
腎經
膽經
大腸經
肺經
心包經
三焦經

最後更新日:2024-05-08

方劑組成解釋

積塊丸中包含三稜,乃因其具有以下兩大功效:

  1. 破血散結:三稜味苦性寒,入肝經,善於破血消積,化瘀散結。對於因血瘀氣滯所致的腹部腫塊、積聚,具有良好的治療作用。
  2. 行氣止痛:三稜不僅破血散結,還能行氣止痛,改善氣血運行,緩解因氣滯血瘀所致的疼痛。

因此,在積塊丸中加入三稜,可有效化解瘀積,疏通氣血,達到消腫止痛的效果。

積塊丸中加入莪朮,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1. 消積化瘀: 莪朮味苦辛,性溫,入肝、脾經,具有破血行氣、消積化瘀、通經止痛的功效。對於因氣滯血瘀導致的腹部積塊、疼痛等症狀,莪朮能有效疏通經絡,消散積塊,緩解疼痛。
  2. 健脾和胃: 莪朮亦具健脾和胃之效,有助於改善脾胃運化功能,增強消化吸收,從而促進積塊的消散。

因此,積塊丸中加入莪朮,可謂相得益彰,既能消散積塊,又能健脾和胃,促進整體康復。

積塊丸中包含自然銅,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1. 活血化瘀,消積散結: 自然銅性寒,入肝經,具有活血化瘀、消積散結的功效。對於因瘀血阻滯、氣血運行不暢而形成的積塊,如血瘀症、癥瘕等,自然銅可有效化解瘀血,促進血行通暢,進而達到消散積塊的目的。
  2. 引導藥力,增強療效: 自然銅具有引導藥力深入病竈的作用。在中藥配伍中,常與其他藥物合用,以增強藥效。例如,自然銅與三七、丹參等藥物配伍,可增強活血化瘀的功效,更好地達到消積散結的效果。

積塊丸方劑中包含蛇含石,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1. 化瘀散結:蛇含石性寒,味苦,入肝、脾經,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痛、化瘀散結的功效。對於積塊丸所針對的肝脾氣滯、血瘀凝滯所致的腹部腫塊、疼痛等症狀,蛇含石可以有效化解瘀血,促進腫塊消散。
  2. 利水消腫:蛇含石還具有利水消腫的功效,對於因水濕停滯而導致的腹部腫脹、疼痛,也有輔助治療作用。

總之,蛇含石在積塊丸方劑中發揮著化瘀散結、利水消腫的重要作用,有助於改善因肝脾氣滯、血瘀凝滯所導致的腹部腫塊、疼痛等症狀。

積塊丸是一種中藥方劑,主要用於治療積食、消化不良等症狀。其中的成分之一——雄黃,具有獨特的療效和毒性,值得深入分析。

雄黃的主要成分是硫化砷,具有解毒、消炎和抗菌的作用。在中醫理論中,雄黃被認為能夠清熱解毒、燥濕化痰,適合用於體內積滯、濕熱較重的患者。其強烈的解毒效果使得雄黃能夠幫助消腫、消滯,促進消化系統的健康運作。

然而,雄黃也有其毒性,故在使用時需謹慎。一般而言,醫師會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來調配處方,並嚴格控制用量,以避免毒副作用的發生。因此,雖然雄黃在積塊丸中能有效改善部分証候,其使用仍需根據傳統醫學的原則,保持安全和有效的平衡。

積塊丸中加入蜈蚣,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作用:

1. 通絡散結:蜈蚣性溫,味辛,入肝經,具有通經活絡、散瘀消腫之效。對於因氣血瘀滯、經絡阻滯所致的積塊,蜈蚣可起到疏通經絡、散瘀消積的作用,促進局部血液循環,改善組織營養,有助於積塊的消散。

2. 驅風止痛:蜈蚣亦有祛風止痛之效。對於因風寒濕邪侵襲所致的積塊,伴隨疼痛者,蜈蚣可起到驅散風寒濕邪、止痛消腫的作用,緩解疼痛症狀,促進積塊的消散。

積塊丸中加入硃砂,主要基於其鎮驚安神、清熱解毒的功效。

硃砂性寒,入心經,能鎮心安神,用於治療心神不安、驚悸失眠等症狀。積塊丸中加入硃砂,意在平息因血瘀阻滯所致的疼痛、腫脹等症狀,起到鎮痛止痛的作用。

此外,硃砂亦具備清熱解毒的功效,可以消除因瘀血化熱所導致的發熱、口渴等症狀,配合其他藥物,共同達到化瘀止痛的效果。

積塊丸中加入木香,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1. 行氣止痛: 木香性溫,味苦辛,入脾、胃、肝經,具有行氣止痛、健脾消食的作用。對於積塊所致的腹痛、脹滿、消化不良等症狀,木香能起到疏通氣血,緩解疼痛的效果。
  2. 消積化滯: 木香還具有消積化滯的作用,能促進消化,幫助排除積滯,改善因積塊導致的胃腸功能失調。

因此,積塊丸中加入木香,有助於緩解積塊所致的疼痛,促進消化,並改善整體腸胃功能。

積塊丸方劑中加入醋,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軟堅散結:醋性酸,具有軟堅散結之效,能化解積聚於體內的瘀血、痰飲、食積等,使之易於排出。對於積塊類疾病,如腫瘤、結節等,醋能起到輔助治療作用。
  2. 增強藥效:醋能促進藥物的吸收和藥效的發揮。有些藥物本身難以溶解或吸收,加入醋後,可使其變得更容易溶解和吸收,提高藥效。此外,醋還能與藥物發生化學反應,產生新的有效成分,增強藥物的療效。

積塊丸中包含蘆薈,主要原因如下:

  1. 通便瀉下,消積化瘀: 蘆薈性寒,味苦,入肝、大腸經,具有通便瀉下、消積化瘀的功效。積塊丸多用於治療腹痛、腹脹、便祕等症狀,蘆薈可以促進腸道蠕動,幫助排出積滯,緩解便祕,達到消積化瘀的效果。
  2. 清熱解毒,涼血消腫: 蘆薈還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消腫的功效。積塊丸中可能加入蘆薈,以輔助其他藥材,減輕炎症反應,加速組織修復,促進積塊消散。

積塊丸中加入天竹黃,主要考量其消積化瘀之效。天竹黃味苦性寒,入肝經,具有清熱解毒、散結消腫之功,對於因熱毒壅滯而形成的積塊,如肝脾腫大、乳腺增生等,有顯著療效。

此外,天竹黃還具活血化瘀之效,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環,促進積塊吸收,對於瘀血阻滯所致的腫塊亦有輔助治療作用。因此,天竹黃在積塊丸中起到清熱解毒、散結消腫、活血化瘀的多重功效,有助於治療積塊相關病症。

積塊丸中加入阿魏,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消積散結:阿魏味辛、苦,性溫,具有行氣止痛、消積散結之功效。對於積塊、癥瘕等病症,阿魏能通過行氣活血,促進局部血液循環,軟堅散結,達到消積散塊的目的。
  2. 溫中止痛:阿魏性溫,能溫中散寒,緩解因寒凝氣滯所致的腹痛、腹脹等症狀。同時,其行氣止痛之效,也能緩解因氣滯血瘀引起的疼痛。

因此,阿魏在積塊丸中起到消積散結、溫中止痛的作用,是方劑中不可或缺的藥材。

積塊丸中包含全蠍,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通經活絡,消腫散結: 全蠍性寒,味辛,入肝經,具有通經活絡、消腫散結的功效。積塊丸多用於治療因氣滯血瘀導致的腫塊,全蠍能疏通經絡,活血化瘀,有助於消散積塊。
  2. 祛風止痛,解毒止癢: 全蠍亦有祛風止痛、解毒止癢的作用。積塊往往伴有疼痛、瘙癢等症狀,全蠍能起到緩解疼痛、止癢的作用,改善患者的臨牀症狀。

積塊丸中加入沉香,主要出於以下兩方面原因:

  1. 行氣止痛: 沉香性溫,味辛,入脾、胃、腎經,具有行氣止痛、溫腎納氣之功效。對於積塊所致的腹痛、脹滿、便祕等症狀,沉香可通過行氣活血,溫通經絡,緩解疼痛,促進氣血運行,達到止痛的效果。
  2. 溫脾散寒: 沉香亦具溫脾散寒之效,可溫暖脾胃,改善脾胃虛寒所致的腹痛、腹脹、消化不良等症狀。對於積塊所致的脾胃功能失調,沉香可起到溫補脾胃,促進消化吸收的作用。

總而言之,沉香在積塊丸中的作用,主要是通過行氣止痛、溫脾散寒,來緩解積塊所致的各種症狀,改善患者的整體狀態。

積塊丸中加入冰片,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解毒、消腫止痛: 冰片性寒,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對於積塊引起的疼痛、腫脹,冰片能起到一定的緩解作用。
  2. 開竅通竅、活血化瘀: 冰片具有開竅通竅的作用,能促進血液循環,有助於積塊的消散。同時,冰片也能起到活血化瘀的作用,有助於消除積塊周圍的瘀血。

因此,在積塊丸中加入冰片,可以起到清熱解毒、消腫止痛、開竅通竅、活血化瘀的功效,有助於治療積塊。

主治功效


積塊丸 主要成分:三稜、莪朮、自然銅、蛇含石、雄黃、蜈蚣、硃砂、木香、醋、蘆薈、天竹黃、阿魏、全蠍、沉香、冰片。

主治功效: 老毛病積聚成塊,各種各樣的難以消化、難以治癒的疾病,肚子飽脹,或者有寄生蟲積聚引起的疼痛。

中藥方劑組成介紹

  • 沉香:溫裡溫中、理氣行氣、止嘔、止咳平喘、補腎、健脾胃。
  • 莪朮:活血化瘀、理氣行氣、破血消癥、健脾胃、消食化積。
  • 蘆薈:清熱利尿、瀉下、清熱瀉火、通便、止血、燥濕、驅蟲殺蟲。
  • 木香:溫裏溫中、行氣止痛、消食化積、理氣行氣、止瀉、健脾健脾止咳平喘、疏肝解鬱。
  • 三稜:活血化瘀、理氣行氣、破血消癥、消食化積、止嘔、通經。
  • 蜈蚣:平肝熄風、清肝熱、通絡定痛、活血化瘀。
  • 硃砂:清熱瀉火、安神、清熱解毒、止咳化痰、解毒、潤肺、清熱利尿、補氣、清肝明目、化痰止血。
  • 全蠍:平肝息風、去風止痙、祛風除濕。
  • 雄黃:止癢、清熱解毒、驅蟲殺蟲、解毒。
  • 天竹黃:主要功效是解毒,同時還可以消炎。
  • 沉香:溫裡溫中、理氣行氣、補腎、健脾胃。
  • 阿魏:驅蟲殺蟲、解毒、止瀉、消食化積。
  • :促進血液凝固、抑制細菌生長、清肝火、解毒、活血化瘀、促進消化吸收、軟化血管、降低血壓、殺菌消毒、收斂止血。
  • 蘆薈:清熱利尿、瀉下、清熱瀉火、通便、止血、燥濕、驅蟲殺蟲。

用法用量: 口服,一次1-2丸,一日3次。

禁忌: 孕婦、哺乳期婦女、兒童禁用。

注意事項

  1. 服藥期間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
  2. 服藥期間應多喝水,以促進藥物排泄。
  3. 服藥期間不要飲酒。
  4. 服藥期間不要服用其他中藥或西藥。

積塊丸的功效是活血化瘀、理氣行氣、破血消癥、消食化積、止嘔、清熱解毒、殺蟲。常用於治療各種難以消化的疾病,如肚子飽脹、腸道寄生蟲感染等。

傳統服藥法


京3稜,莪朮(各用醋煨),自然銅,蛇含石(各燒紅,醋淬7次)2錢,雄黃1錢2分,蜈蚣(全用,焙燥)1錢2分,辰砂8分,木香1錢半,鐵華粉(用糯米、醋炒)1錢,蘆薈4錢,天竺黃4錢,阿魏4錢,全蠍(洗,全用,焙乾)4錢,沈香8分,冰片5分。
上為極細末,用雄豬膽汁煉為丸(黑狗膽汁尤妙),如梧桐子大。
或服7-8分,重者1錢,五更以酒送下。塊消即止,不必盡劑。
臌脹《孫氏醫案》:汪氏婦,年僅三八,經不行半載,腹大如鬥,堅如石,時或作痛,里醫盡技以治,月余弗瘳。予診其脈,兩關洪滑鼓指,按之不下,乃有餘之候也。詢其致病之源,因越食冷物,積而漸成臌脹。前任事者,誤作氣虛中滿治之,脹而欲裂。乃用積塊丸三下之,而脹消積去。後以丹溪保和丸調養一月而愈。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積塊丸有一定的毒性,孕婦、哺乳期婦女、兒童、體弱者慎用。

相關疾病


子宮內膜異位症子宮肌瘤血液和造血器官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積塊丸, 出處:《赤水玄珠》卷五。 組成:京三棱1錢2分,莪朮(各用醋煨)1錢2分,自然銅1錢2分,蛇含石(各燒紅,醋淬7次)2錢,雄黃1錢2分,蜈蚣(全用,焙燥)1錢2分,辰砂8分,木香1錢半,鐵華粉(用糯米、醋炒)1錢,蘆薈4錢,天竺黃4錢,阿魏4錢,全蠍(洗,全用,焙乾)4錢,沉香8分,冰片5分。 主治:癥瘕積聚癖塊,一應難消難化,腹中飽脹,或蟲積疼痛。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