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資訊
主治功效
傳統服藥法
阿魏2錢,天竺黃3錢,蘆薈3錢,沈香3錢,胡黃連3錢,硇砂3錢,雄黃3錢,沒藥3錢,川山甲(炙)3錢,草烏(炮)3錢,三稜3錢,莪朮3錢。
共為末,將阿魏放白瓷鐘內,入黃酒,再坐砂鍋內溶化,取出,入群藥末,攪勻為丸,如豆大。
每服2丸,黃酒送下。
忌生冷、油膩、熱物。
方劑組成解釋
痞疾丸由阿魏、天竹黃、蘆薈、沉香、胡黃連、硇砂、雄黃、沒藥、穿山甲、烏頭、三稜、莪朮等中藥組成。阿魏具有清熱解毒、消積化滯的作用;天竹黃具有清熱解毒、消積化滯的作用;蘆薈具有清熱解毒、潤腸通便的作用;沉香具有行氣止痛、化痰止咳的作用;胡黃連具有清熱解毒、燥濕化痰的作用;硇砂具有清熱解毒、化痰止咳的作用;雄黃具有清熱解毒、燥濕化痰的作用;沒藥具有行氣止痛、活血化瘀的作用;穿山甲具有清熱解毒、消積化滯的作用;烏頭具有祛風散寒、止痛止痙的作用;三稜具有行氣止痛、消積化滯的作用;莪朮具有行氣止痛、消積化滯的作用。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痞疾丸性味辛溫,有一定的毒性,不宜長期服用。服用本方劑期間,應注意飲食清淡,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
相同名稱方劑
痞疾丸, 出處:《魯府禁方》卷三。 組成:阿魏2錢,天竺黃3錢,蘆薈3錢,沉香3錢,胡黃連3錢,硇砂3錢,雄黃3錢,沒藥3錢,川山甲(炙)3錢,草烏(炮)3錢,三棱3錢,莪朮3錢。 主治:兒疳癖疾。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