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mhealthlogo

基本資訊

熱性指數

15

寒性指數

18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29%
脾經 16%
胃經 16%
心經 10%
腎經 9%
肺經 7%
膽經 5%
大腸經 5%
肝經
脾經
胃經
心經
腎經
肺經
膽經
大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3-09-07

主治功效

痞疾丸

整體功效: 清熱解毒,消積化滯。

主治:疳癖疾。

痞疾丸是一味中藥方劑,主治兒童疳積、癖疾等症。疳積是小兒常見的消化系統疾病,主要表現為食欲不振、消瘦、腹脹便秘等症狀;癖疾是指小兒因飲食不當或其他原因引起的消化功能紊亂,主要表現為腹痛腹瀉、便秘等症狀。痞疾丸具有清熱解毒、消積化滯的作用,可以緩解疳積、癖疾等症狀。

文獻參考:

  1. 本草綱目
  2. 醫學入門
  3. 中醫學大辭典》

傳統服藥法

阿魏2錢,天竺黃3錢,蘆薈3錢,沈香3錢,胡黃連3錢,硇砂3錢,雄黃3錢,沒藥3錢,川山甲(炙)3錢,草烏(炮)3錢,三稜3錢,莪朮3錢。
共為末,將阿魏放白瓷鐘內,入黃酒,再坐砂鍋內溶化,取出,入群藥末,攪勻為丸,如豆大。
每服2丸,黃酒送下。
忌生冷、油膩、熱物。

方劑組成解釋

痞疾丸由阿魏、天竹黃、蘆薈、沉香、胡黃連、硇砂、雄黃、沒藥、穿山甲、烏頭、三稜、莪朮等中藥組成。阿魏具有清熱解毒、消積化滯的作用;天竹黃具有清熱解毒、消積化滯的作用;蘆薈具有清熱解毒、潤腸通便的作用;沉香具有行氣止痛、化痰止咳的作用;胡黃連具有清熱解毒、燥濕化痰的作用;硇砂具有清熱解毒、化痰止咳的作用;雄黃具有清熱解毒、燥濕化痰的作用;沒藥具有行氣止痛、活血化瘀的作用;穿山甲具有清熱解毒、消積化滯的作用;烏頭具有祛風散寒、止痛止痙的作用;三稜具有行氣止痛、消積化滯的作用;莪朮具有行氣止痛、消積化滯的作用。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痞疾丸性味辛溫,有一定的毒性,不宜長期服用。服用本方劑期間,應注意飲食清淡,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

相同名稱方劑

痞疾丸, 出處:《魯府禁方》卷三。 組成:阿魏2錢,天竺黃3錢,蘆薈3錢,沉香3錢,胡黃連3錢,硇砂3錢,雄黃3錢,沒藥3錢,川山甲(炙)3錢,草烏(炮)3錢,三棱3錢,莪朮3錢。 主治:兒疳癖疾。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阿魏積塊丸

相似度 53%

五黃丸

相似度 52%

積塊丸

相似度 51%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新增討論留言

搜尋

中藥分類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