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物香薷湯

WU WU XIANG RU TANG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直指》卷三

熱性指數

12

寒性指數

5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30%
胃經 28%
肺經 13%
心經 8%
腎經 7%
大腸經 7%
膀胱經 4%
脾經
胃經
肺經
心經
腎經
大腸經
膀胱經

最後更新日:2023-09-10

主治功效


五物香薷湯

整體功效

疏風解表,和中止嘔,利水消腫。

主治

中暑飲食不節,饑飽失時,或冷物過多,或硬物壅駐,或食畢便睡,或驚憂恚,或勞役動氣便欲飲食,致令脾胃不和,三脘痞滯,內感風冷,外受寒邪憎寒壯熱,遍體疼痛,胸膈滿悶,霍亂嘔吐,脾疼翻胃,中酒不醒,四時傷寒頭痛

五物香薷湯是一首治療中暑的方劑。中暑是由於暑熱之邪侵襲人體,導致人體內熱過盛,出現一系列不適症狀。五物香薷湯通過疏風解表、和中止嘔、利水消腫等作用,可以緩解中暑的症狀。

中藥功效分類功效及解釋

中藥功效解釋
香薷疏風解表、和中止嘔香薷具有疏風解表、和中止嘔的作用。
白扁豆健脾利水、消腫解毒白扁豆具有健脾利水、消腫解毒的作用。
厚朴氣消脹、燥濕化痰厚朴具有行氣消脹、燥濕化痰的作用。
茯苓健脾利水、寧心安神茯苓具有健脾利水、寧心安神的作用。
甘草緩急和中、調和諸藥甘草具有緩急和中、調和諸藥的作用。

文獻參考

  1. 傷寒論
  2. 金匱要略
  3. 溫病條辨

傳統服藥法


香薷3兩,白扁豆(薑制)1兩半,厚朴(制)1兩半,白茯苓1兩半,甘草(炙),1兩。
驅暑和中,調營衛,益脾溫胃,散宿痰停飲。
上銼。
每服3錢,水煎,溫服。
五物香薷飲(《醫方集解》)、五味香薷飲(《醫鈔類編》卷三)。

方劑組成解釋


五物香薷湯由香薷、白扁豆、厚朴、茯苓、甘草組成。香薷具有疏風解表、和中止嘔的作用;白扁豆具有健脾利水、消腫解毒的作用;厚朴具有行氣消脹、燥濕化痰的作用;茯苓具有健脾利水、寧心安神的作用;甘草具有緩急和中、調和諸藥的作用。五味藥合用,共奏疏風解表、和中止嘔、利水消腫之功。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五物香薷湯是一首中醫方劑,使用前應諮詢醫生。

相關疾病


頭痛肺結核霍亂原發性高血壓慢性腎衰竭細菌性食物中毒口咽惡性腫瘤(口腔癌)喉聲門之惡性腫瘤(喉癌)高血壓性心臟病高血壓性腎臟病嘔吐多痰上吐下瀉噁心反胃吞咽障礙

相同名稱方劑


五物香薷湯, 出處:《直指》卷三。 組成:香薷3兩,白扁豆(薑制)1兩半,厚朴(制)1兩半,白茯苓1兩半,甘草(炙),1兩。 主治:驅暑和中,調營衛,益脾溫胃,散宿痰停飲。主治:中暑。飲食不節,饑飽失時,或冷物過多,或硬物壅駐,或食畢便睡,或驚憂恚,或勞役動氣便欲飲食,致令脾胃不和,三脘痞滯,內感風冷,外受寒邪,憎寒壯熱,遍體疼痛,胸膈滿悶,霍亂嘔吐,脾疼翻胃,中酒不醒,四時傷寒頭痛。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水沉散

相似度 83%

藿香湯

相似度 80%

三物香薷飲

相似度 75%

香薷散

相似度 75%

香薷銼散

相似度 72%

黃連香薷飲

相似度 72%

香苓湯

相似度 72%

清暑湯

相似度 66%

黃連香薷散

相似度 66%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