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香薷銼散以「香薷」為君藥,其原因主要有二:
- 主治暑濕:香薷性辛溫,入肺、脾經,具有發表解暑、化濕利水之效。方中以香薷為君,主治暑濕所致的發熱、惡寒、頭痛、無汗、胸悶、腹痛、泄瀉等症狀。
- 辛散發表:香薷氣味芳香,能辛散發表,使鬱閉之邪外出。暑濕之邪,易阻遏腠理,導致汗出不暢。香薷辛散之力,可開泄腠理,使邪氣得以外解。
香薷銼散中包含厚朴,主要是為了 燥濕化痰 和 行氣止痛。
厚朴性味辛溫,具有燥濕化痰、行氣止痛、消積化食的功效。方中香薷、紫蘇等藥材辛溫解表,厚朴加入其中,可以加強燥濕化痰的作用,幫助驅散外邪,同時也能緩解因濕邪阻滯氣機引起的胸悶、腹脹、疼痛等症狀。此外,厚朴還能行氣止痛,有助於舒緩因濕邪引起的胃脘脹痛、消化不良等症狀。
香薷銼散中加入茯苓,是為了發揮其利水滲濕的功效,與方劑中其他藥材相輔相成,達到治療目的。
香薷銼散主治暑濕感冒,症狀表現為發熱、惡寒、頭痛、鼻塞、咳嗽、胸悶等。茯苓具有利水滲濕、健脾寧心的功效,可以幫助排除體內積聚的濕氣,緩解發熱、惡寒、頭痛等症狀。同時,茯苓還能健脾益氣,增強機體抵抗力,促進疾病康復。
因此,香薷銼散中加入茯苓,不僅可以增強利水滲濕的作用,還可以協調其他藥物的功效,達到治療暑濕感冒的目的。
香薷銼散中加入陳皮,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理氣健脾:陳皮味辛、苦,性溫,入脾、肺經,具有理氣健脾、燥濕化痰之效。香薷性辛溫,善於發表散寒,但若脾胃虛弱,易致藥力難以透達。陳皮加入可協同香薷發表散寒,同時健脾理氣,使藥力更易滲透,提升療效。
- 和中降逆:香薷性溫,易於上行,若單味服用,可能出現頭暈、口渴等上逆現象。陳皮性溫,入脾胃經,具有和中降逆之效,可緩解香薷上行之弊,使藥力平和、順暢,避免副作用。
香薷銼散中加入甘草,主要原因如下:
- 調和藥性: 香薷辛溫,性較燥烈,易傷脾胃。甘草味甘性平,能緩和香薷之辛燥,使其藥性趨於平和,避免對脾胃造成過大的刺激。
- 增強療效: 甘草味甘,入脾經,能補益脾氣,健脾和胃。香薷則擅長發表解暑,二者相合,既能解表散寒,又能健脾和胃,更能增強藥效,使藥力更為持久。
總而言之,甘草在香薷銼散中起到調和藥性、增強療效的作用,使其藥性更加溫和,藥效更為顯著。
香薷銼散中加入高良薑,主要基於其 辛溫解表 的功效,與方劑整體 解表散寒,宣肺利濕 的功效相呼應。
高良薑性溫,味辛,入脾、胃經,具有溫中散寒、化濕止嘔的作用。方中香薷、蒼朮、厚朴等藥材擅長宣散風寒濕邪,但若寒邪較重,單靠辛涼解表藥力不足,高良薑的加入能增強溫陽散寒之力,促進藥效發揮,同時也可緩解寒邪入脾胃引起的腹痛、嘔吐等症狀,使藥效更加全面。
主治功效
香薷銼散之主治功效分析
香薷銼散,出自《仁齋直指方論》等古籍,乃一經典之解暑方劑。綜觀古文記載,其主治功效可歸納為以下幾點:
1. 解暑毒,止霍亂:
此乃香薷銼散最為核心之功效。《仁齋直指方論》及《奇效良方》皆明確指出其能「解暑毒,止霍亂」。所謂「暑毒」,乃指暑熱之邪侵襲人體所致之病理狀態,可見發熱、煩渴、頭痛等症狀。「霍亂」,則指因暑熱或飲食不潔所致之急性吐瀉病症,其特點為上吐下瀉、腹痛絞痛、轉筋等,病情兇險。香薷銼散能解暑邪,調和脾胃,使邪有出路,從而達到止霍亂之效。
2. 治療暑證腳氣:
《仁齋直指方論》中提到,「香薷銼散加木瓜煎,吞消暑丸,治暑證腳氣。」可見此方不僅能治療暑邪所致的霍亂,亦可應用於暑熱傷及下肢所致之腳氣病症。木瓜可舒筋活絡,配合香薷銼散之解暑利濕,相輔相成,有助於緩解腳氣之不適。
3. 治療傷暑泄瀉:
《仁齋直指方論》記載,「香薷銼散(方見暑門),治傷暑泄瀉,更增茯苓。」可見香薷銼散在原方基礎上,加用茯苓後,可有效治療因暑邪所致的泄瀉。茯苓本具利水滲濕之功,更可加強方劑之祛濕止瀉效果,使暑濕之邪由下而解。
4. 治療傷暑下痢:
《仁齋直指方論》中指出,「香薷銼散、五物香薷湯、六和湯(方並見暑門。),治傷暑下痢,五苓散佐之。」此說明香薷銼散及其類方,均可應用於治療暑邪所致的下痢。且文中提及,常與五苓散合用,五苓散能利水滲濕,可加強香薷銼散祛暑解濕之效,從而改善下痢之症。
5. 可用於緩解飲食不節導致的霍亂:
《仁齋直指方論》中記載「治中湯,治飲食居處不節,以致霍亂。本方青皮、陳皮、乾薑能散風冷。香薷銼散,治傷暑霍亂。」 此處雖提及“治中湯”,但其論述也點出香薷銼散可應用於霍亂之治療。 雖然「治中湯」與香薷銼散配伍不同,但兩者均能治療霍亂,表明霍亂之證,有傷暑及飲食不節等原因,香薷銼散適用於由暑邪引起的霍亂。
治療原理分析:
香薷銼散之治療原理,主要基於其藥物組成之特性:
- 香薷: 作為君藥,其性味辛溫,具有發汗解表、清暑利水之功,能散肌表之暑邪,使邪從汗解,並可利水消腫,祛除體內濕邪。
- 厚朴: 行氣消積,燥濕除滿,可寬中理氣,消除脘腹脹滿不適,並可助運化濕邪。
- 茯苓: 利水滲濕,健脾安神,能加強祛濕之功,並可健脾益氣,恢復脾胃功能。
- 陳皮: 理氣健脾,化痰止咳,能疏理氣機,助消化,並能化痰止嘔,緩解因暑濕所致之脘腹不適。
- 甘草: 調和諸藥,益氣緩急,能協調各藥之功效,並可緩和藥性,增強補益之功。
- 高良薑: 散寒止痛,暖胃止吐,其辛溫之性可散寒止痛,對於因寒邪引起的霍亂腹痛有緩解作用,亦能溫胃止嘔。
諸藥合用,辛散溫通,既能發散暑邪,又能利水祛濕,更能理氣健脾,恢復脾胃之運化功能。此方針對暑濕之邪,標本兼治,故能有效治療暑毒霍亂、泄瀉下痢等病症。
總結:
香薷銼散以香薷為君,配伍厚朴、茯苓、陳皮、甘草、高良薑等藥,組方精當,功效顯著。不僅可以治療暑熱所致之霍亂,亦可應用於暑濕泄瀉、下痢等病症。其治療原理在於祛暑解表,利濕健脾,兼顧氣機之調理,標本兼治,使暑邪得解,脾胃功能恢復,故能達到止吐瀉之效,為治療暑邪所致病症之良方。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方適用於外感風寒、內傷脾胃虛弱所致的傷暑霍亂。
- 本方不宜長期服用,以免傷及脾胃。
- 孕婦及哺乳期婦女慎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香薷銼散, 出處:《直指》卷三。 組成:香薷2兩,厚朴(制)1兩,茯苓半兩,陳皮半兩,甘草(炙)半兩,良薑2錢。 主治:解暑毒,止霍亂。主治:傷暑霍亂。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