鬱李仁飲

YU LI REN YI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0

寒性指數

21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21%
脾經 15%
心經 10%
小腸經 10%
肺經 10%
大腸經 10%
三焦經 5%
腎經 5%
膽經 5%
胃經 5%
肝經
脾經
心經
小腸經
肺經
大腸經
三焦經
腎經
膽經
胃經

最後更新日:2024-05-08

方劑組成解釋

鬱李仁飲中含有鬱李仁,原因如下:

  1. 潤腸通便:鬱李仁性味甘平,入大腸經,具有潤腸通便之功效。其所含的脂肪油能潤滑腸道,促進腸蠕動,有助於緩解便祕。
  2. 利水消腫:鬱李仁亦具利水消腫之效,能促進體內水液代謝,減少水腫。此功效對於因濕熱或脾虛引起的浮腫有一定幫助。

鬱李仁飲中加入鬱李仁,旨在發揮其潤腸通便和利水消腫的作用,達到治療相關疾病的目的。

「鬱李仁飲」中包含「芒硝」,主要有以下原因:

  1. 瀉下通便:芒硝性寒,味鹹,入大腸經,具有瀉下通便之效。鬱李仁亦有潤腸通便之功,芒硝的加入可增強其瀉下作用,幫助排出腸道積滯,緩解便祕。
  2. 利水消腫:芒硝亦具有利水消腫之效,可幫助排出體內多餘的水分,減輕水腫。鬱李仁則有助於改善水液代謝,二者合用可更有效地達到利水消腫的效果。

因此,芒硝在「鬱李仁飲」中起著重要的作用,不僅能增強其通便效果,更能輔助利水消腫,共同達到治療便祕、水腫等症狀的目的。

鬱李仁飲中加入當歸,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一、補血潤腸:當歸性溫,味甘辛,入心、肝、脾經,具有補血活血、潤腸通便之效。鬱李仁性平,味甘苦,入大腸經,主治腸燥便祕。當歸補血潤腸,可與鬱李仁相輔相成,加強通便功效,並改善因血虛所致的便祕。

二、調和藥性:鬱李仁偏寒,長期服用可能損傷陽氣。當歸性溫,能溫陽化瘀,調和鬱李仁的寒性,使藥性平和,避免寒涼傷脾胃。

鬱李仁飲方中加入生地黃,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涼血: 生地黃性寒,味甘,入心、肝、腎經,具有清熱涼血、養陰生津的功效。鬱李仁飲主治血熱妄行所致的咯血、衄血、便血等症,生地黃可清熱涼血,止血安血,與方中其他藥物相輔相成,共奏清熱涼血止血之效。
  2. 滋陰潤燥: 生地黃具有滋陰潤燥的功效,可緩解鬱李仁的燥性,避免其燥烈傷陰,同時可滋陰潤肺,有助於改善因血熱燥咳引起的咳嗽、氣喘等症狀。

主治功效


鬱李仁飲

鬱李仁飲,又名鬱李仁甘遂湯,為中醫常用方劑之一,具有瀉下、利水滲濕、降氣和潤燥等功效。鬱李仁飲主要用於治療產後腸胃燥熱,大便乾燥、堅硬等症狀。

組成

鬱李仁飲由以下中藥組成:

  • 鬱李仁:性甘、微苦,具有瀉下、利水滲濕、降氣和潤燥等功效。

  • 芒硝:性寒、味苦鹹,具有清熱利尿、瀉火、瀉下、利水消腫、破血消癥、通便、軟堅、清熱利濕、活絡止痛等功效。

  • 當歸:性溫、味甘、辛,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止血、活血化瘀、止咳平喘等功效。

  • 生地黃:性寒、味甘,具有清熱涼血、清熱瀉火、滋陰、補血等功效。

功效

鬱李仁飲具有以下功效:

  • 瀉下:鬱李仁飲中的鬱李仁具有瀉下作用,可以促進腸道蠕動,幫助排便。

  • 利水滲濕:鬱李仁飲中的芒硝具有利水滲濕作用,可以幫助排出體內多餘的水分,緩解水腫。

  • 降氣:鬱李仁飲中的當歸具有降氣作用,可以幫助緩解胸悶、氣脹等症狀。

  • 潤燥:鬱李仁飲中的生地黃具有潤燥作用,可以幫助滋潤腸道,緩解大便乾燥、堅硬等症狀。

用法

鬱李仁飲的用法如下:

  • 將鬱李仁、芒硝、當歸、生地黃等藥材混合研磨成粉末。

  • 將藥粉放入水中煮沸,然後去渣取汁。

  • 將藥汁分次服用,每日2-3次。

禁忌

鬱李仁飲具有以下禁忌:

  • 孕婦禁用。

  • 哺乳期婦女慎用。

  • 脾胃虛弱者慎用。

總結

鬱李仁飲是一種中醫常用的方劑,具有瀉下、利水滲濕、降氣和潤燥等功效。鬱李仁飲主要用於治療產後腸胃燥熱,大便乾燥、堅硬等症狀。鬱李仁飲的組成包括鬱李仁、芒硝、當歸和生地黃。鬱李仁飲的用法是將藥材混合研磨成粉末,然後放入水中煮沸,去渣取汁,分次服用。鬱李仁飲的禁忌包括孕婦禁用,哺乳期婦女慎用,脾胃虛弱者慎用。

傳統服藥法


鬱李仁2兩(細研,以水濾取汁),薏苡仁4合(淘研淨)。
上藥相和煮飲,空心食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方適用於產後腸胃燥熱、大便秘澀的患者。
  • 本方不宜長期服用,以免傷陰。
  • 本方有瀉下作用,服用後可能會出現腹瀉、腹痛等症狀,如有不適,應立即停藥。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鬱李仁飲, 出處:《養老奉親》。 組成:鬱李仁2兩(細研,以水濾取汁),薏苡仁4合(淘研淨)。 主治:老人腳氣衝逆,身腫,腳腫,大小便秘澀不通,氣息喘息,食飲不下者。

鬱李仁飲, 出處:《聖濟總錄》卷一六五。 組成:鬱李仁(去雙仁皮尖,研如膏)1兩,朴消(研)1兩,當歸(切,焙)2兩,生乾地黃(焙)2兩。 主治:産後腸胃燥熱,大便秘澀。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