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屑無憂散

YU XIE WU YOU S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局方》卷七

熱性指數

10

寒性指數

22

熱/寒比例

(0.46)

複方歸經比例

胃經 23%
肺經 21%
心經 13%
脾經 11%
腎經 10%
肝經 8%
大腸經 5%
膀胱經 2%
膽經 2%
胃經
肺經
心經
脾經
腎經
肝經
大腸經
膀胱經
膽經

最後更新日:2025-01-23

方劑組成解釋

玉屑無憂散中包含玄參,主要源於其清熱解毒、涼血消腫的功效。

玄參味苦性寒,入心、肺、腎經,能清熱瀉火,尤其擅長於治療熱毒壅盛所致的咽喉腫痛、口舌生瘡、目赤腫痛等症狀。

玉屑無憂散以清熱解毒為主,玄參的加入有助於清除體內熱毒,同時也能緩解因熱毒引起的各種不適,從而達到治療目的。

玉屑無憂散中包含荊芥,主要基於其疏風散熱、止癢止痛之功效。

  • 疏風散熱:荊芥性辛溫,具有疏散風熱、宣通鼻竅的作用,對於風熱感冒引起的頭痛、鼻塞、流涕等症狀,可起到較好的緩解效果。
  • 止癢止痛:荊芥還具有止癢止痛之功效,對於風疹、濕疹、皮膚瘙癢等皮膚疾病,可起到清熱解毒、消腫止癢的作用。

玉屑無憂散中,荊芥配合其他藥物,如薄荷、牛蒡子等,共同發揮疏風解表、清熱止癢的功效,用於治療風熱感冒、風疹、濕疹等病症。

玉屑無憂散中含有滑石,主要是因為滑石具備以下特性:

  1. 清熱利濕: 滑石性寒滑,能清熱利濕,有助於治療因濕熱蘊結所致的煩躁不安、心神不寧等症狀。
  2. 止痛消腫: 滑石亦具止痛消腫之效,可緩解因濕熱引起的疼痛,並幫助消散腫脹。

因此,玉屑無憂散中加入滑石,能有效清熱利濕,並緩解患者的焦慮、煩躁、疼痛等症狀,達到安神解鬱的效果。

玉屑無憂散中包含黃連,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瀉火: 黃連味苦寒,入心、肝、胃經,具有清心瀉火、燥濕止瀉、解毒消腫之功效。方劑中可能因患者出現心火亢盛、煩躁失眠、口乾舌燥等症狀,而以黃連清熱瀉火,以達到安神定志的效果。
  2. 抑制肝鬱: 黃連能抑制肝鬱氣滯,對於因肝鬱氣滯所致的失眠、情緒不穩定等症狀也有緩解作用。方劑中可能因患者存在肝氣鬱結的情況,而以黃連疏肝解鬱,以達到安神定志的效果。

總之,黃連在玉屑無憂散中發揮清熱瀉火、抑制肝鬱的功效,有助於改善患者的失眠、煩躁等症狀,達到安神定志的目的。

玉屑無憂散中包含砂仁,主要原因有二:

  1. 行氣寬中,理氣解鬱:砂仁味辛性溫,能行氣寬中,理氣解鬱,有助於疏通氣機,消除胸悶、心煩等不適,與方中其他藥物協同作用,達至舒緩精神壓力、改善情緒的作用。
  2. 健脾開胃,增進食慾:砂仁亦能健脾開胃,增進食慾,對於因心煩意亂、精神壓力導致食慾不振的患者,能起到改善消化功能、增進食慾的效果,有利於整體身體的恢復。

因此,砂仁在玉屑無憂散中,不僅能舒緩精神壓力,更能改善脾胃功能,促進身體健康。

玉屑無憂散中包含茯苓,主要原因如下:

  1. 健脾利濕,寧心安神:茯苓味甘淡,性平,入脾、心、腎經,具有健脾利濕、寧心安神之功效。此方主治心脾兩虛,心神不寧,失眠多夢,健忘等症,茯苓的健脾利濕作用能改善脾胃運化功能,為心神提供充足的營養,而其寧心安神功效則可直接改善心神失寧狀態,故方中用茯苓以健脾利濕,寧心安神,從根本上改善失眠多夢等症。
  2. 利水滲濕,通竅化痰:茯苓還有利水滲濕,通竅化痰之功效。此方中,茯苓可配合其他藥物,共同發揮利水滲濕的作用,去除體內濕氣,改善心神不寧,使患者安然入睡。

玉屑無憂散中加入貫眾,主要基於其清熱解毒、止血消腫之功效。

貫眾性寒,味苦,入肝、脾經。其能清熱解毒,對於因熱毒蘊結所致的瘡瘍腫痛、濕熱下注的帶下病等有顯著療效。同時,貫眾亦有止血消腫之功,能治療因熱毒引起的出血症狀,如血崩、腸風下血等。

玉屑無憂散主治婦科疾病,其中貫眾的加入,不僅能清熱解毒,消除炎症,還能止血消腫,緩解疼痛,達到標本兼治的效果。

玉屑無憂散中包含甘草,主要是因為甘草具有以下兩點功效:

  1. 調和藥性: 甘草味甘性平,具有調和諸藥、緩解藥物毒性、降低藥物副作用的作用。玉屑無憂散本身為滋陰降火、清心安神的方劑,其中可能存在一些藥性偏寒或偏燥的藥物,甘草可以調和藥性,避免藥物過於寒涼或燥熱,使藥性平和,更加適合患者服用。
  2. 增強療效: 甘草能增強其他藥物的療效。例如,甘草與黃芩、知母等藥物配伍,可以增強清熱瀉火、滋陰潤燥的功效,進一步達到治療失眠、心煩等症狀的目的。

玉屑無憂散方中包含山豆根,主要原因有二:

  1. 清熱解毒,消腫止痛:山豆根性寒,味苦,入肝、胃經,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對於因熱毒引起的咽喉腫痛、口舌生瘡、牙齦腫痛等症狀,具有良好的緩解作用。玉屑無憂散作為治療口腔潰瘍、咽喉腫痛的方劑,山豆根的清熱解毒功效可以有效控制炎症,緩解疼痛。
  2. 涼血止血:山豆根還具有一定的涼血止血功效,對於因熱毒引起的出血症狀,也有一定療效。玉屑無憂散中加入山豆根,可以配合其他藥材,起到更全面的治療效果。

玉屑無憂散中加入寒水石,主要原因有二:

  1. 清熱瀉火:寒水石性寒,味甘鹹,入肝、腎經,具有清熱瀉火、涼血止血、解毒消腫的功效。方中若出現熱證,如心煩不寐、口舌生瘡、小便赤澀等,寒水石可發揮清熱瀉火之效,緩解症狀。
  2. 利濕止瀉:寒水石能利濕通淋,對於濕熱下注導致的腹瀉、小便不利等症狀,寒水石可配合其他藥物,發揮利濕止瀉的作用,改善患者的腸胃功能。

玉屑無憂散是一種傳統中藥方劑,其組成中包含硼砂,這在中醫理論中有其特定目的。硼砂,又名硼砂石,是一種礦物,具有清熱解毒的特性。在中醫中,硼砂常用於治療上呼吸道感染、口腔潰瘍等與熱毒相關的疾病。其具有良好的消炎鎮痛作用,可以有效減輕患者的不適感。

在玉屑無憂散中,硼砂的加入使方劑在清熱解毒的同時,增強了其對於炎症和腫脹的抑制作用。此外,硼砂還能夠促進人體內的水液代謝,有助於減輕由於熱毒積聚所引起的口渴及燥熱不適。因此,硼砂的成分使得玉屑無憂散不僅能夠舒緩患者症狀,還能在一定程度上加速病程的緩解。透過這樣的組合,玉屑無憂散展現了中醫方劑在治療熱症和炎症方面的綜合調理效果。

主治功效


玉屑無憂散主治功效分析

主治功效

玉屑無憂散主要用於治療以下症狀:

  • 咽喉腫痛: 包含纏喉風、喉痹等,表現為咽喉紅腫疼痛、聲音嘶啞、吞嚥困難。
  • 口舌生瘡: 口舌糜爛、疼痛等症狀。
  • 風涎壅滯: 風邪與痰涎壅塞於咽喉部位。
  • 骨鯁不下: 誤吞骨頭或其他硬物卡在喉嚨。
  • 熱盛喉閉: 熱毒壅盛導致的喉部閉塞,呼吸困難。
  • 涎滿氣急: 痰涎壅盛,呼吸急促。
  • 心腹脹滿: 胸腹部脹滿不適。
  • 脾積癥塊: 脾胃功能失調導致的腹部積塊。
  • 小兒奶癖: 小兒乳食停滯的症狀。
  • 藥毒、火毒: 巴豆、杏仁、辛辣、薑桂、胡椒、燥毒、蔥、韭、蒜等物,及諸藥毒、火毒。
  • 瘟疫: 瘟疫病。
  • 渴疾: 口渴的病症。
  • 三尸、八邪、九蟲: 中醫認為存在於人體內的寄生蟲或致病邪氣。

治療原理

玉屑無憂散的治療原理主要基於以下幾個方面:

  1. 清熱解毒: 方中黃連、山豆根、貫眾、寒水石皆為清熱解毒的要藥,能夠清除體內的熱毒,減輕炎症反應。玄參滋陰降火,可以針對虛火上炎的情況。
  2. 利咽消腫: 寒水石、黃連、貫眾、山豆根、玄參等藥物共奏清熱解毒、消腫止痛之效,能夠緩解咽喉腫痛的症狀。硼砂能軟堅消骨鯁。
  3. 祛風散結: 荊芥能夠發散風邪,消除壅滯,有助於緩解咽喉部的腫脹和不適感。
  4. 利水滲濕: 滑石、茯苓可以利水滲濕,消除體內的水濕,減輕水腫,有助於緩解咽喉部的腫脹。
  5. 行氣化痰: 砂仁行氣化痰,有助於排出體內的痰涎,緩解涎滿氣急的症狀。
  6. 調和脾胃: 茯苓、砂仁、甘草可以健脾和胃,調理脾胃功能,緩解心腹脹滿、脾積癥塊等症狀。甘草還能調和諸藥,減輕藥物的刺激性。

總體而言,玉屑無憂散以清熱解毒、利咽消腫為主要治療原則,同時兼顧祛風散結、利水滲濕、行氣化痰、調和脾胃等方面,因此能夠治療多種與咽喉、口腔以及脾胃相關的疾病。

傳統服藥法


玄參(去蘆)1兩,荊芥穗1兩,滑石(研)1兩,黃連(去毛)1兩,縮砂(去殼)1兩,白茯苓(炒令黃)1兩,貫眾(去蘆)1兩,甘草(炙)1兩,山豆根1兩,寒水石(研、飛)2兩,硼砂2錢。
大解百藥毒,偏潤三焦,消五穀,除九蟲,趕瘟疫。
上為細末。
每服1錢,乾摻舌上,後以新水咽下,不拘時候。
此治實火,實痰之重劑,若虛火聚於咽喉,閉結不通者,萬不可用。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性味寒涼,脾胃虛寒者慎用。

相關疾病


扁桃腺炎肺炎白喉急性會厭炎咽喉痛口乾口渴多痰舌頭腫大

相同名稱方劑


玉屑無憂散, 出處:《專治麻痧初編》卷四。 組成:淨硼砂1兩5錢,煅過寒水石5錢,淨盆消3錢,飛青黛3錢,蘇薄荷葉5錢,蒲黃末5錢,川黃連2錢,貫眾末(生曬)2錢,玄參2錢,白雲苓2錢,滑石2錢(飛),荊芥穗2錢,山豆根2錢,帶殼縮砂仁2錢,生甘草2錢。 主治:除三屍,祛八邪,闢瘟疫,療煩渴。主治:纏喉風,咽喉腫痛,語聲不出,咽物有礙;或風涎壅滯,口舌生瘡;大人酒癥,小兒奶癖;或誤吞骨屑梗塞不下,或子舌脹,重舌,木舌,腫脹閉塞,水漿不下。

玉屑無憂散, 出處:《局方》卷七。 組成:玄參(去蘆)1兩,荊芥穗1兩,滑石(研)1兩,黃連(去毛)1兩,縮砂(去殼)1兩,白茯苓(炒令黃)1兩,貫眾(去蘆)1兩,甘草(炙)1兩,山豆根1兩,寒水石(研、飛)2兩,硼砂2錢。 主治:大解百藥毒,偏潤三焦,消五穀,除九蟲,趕瘟疫。主治:咽喉腫痛,舌頰生瘡,風毒壅塞,熱盛喉閉;或因誤吞硬物,諸骨硬刺,涎滿氣急,或至悶亂,不省人事;小兒一切咽喉塞滯,口內瘡;心腹脹滿,脾積癥塊;並蛇蠍諸蟲咬,氣入腹;但是心腹有疾,諸藥不能治者;及濕痰風閉。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