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會仙救苦丹中包含甘草,主要原因有二:
- 調和藥性: 甘草味甘性平,有調和諸藥、緩解藥物毒性、增強藥效的作用。會仙救苦丹多以辛、苦、寒藥材組成,甘草可起到調和藥性、減輕藥物副作用的作用,使藥性更平和,更易被人體吸收。
- 補益脾胃: 甘草能益氣健脾,緩解脾胃虛弱所致的各種不適。會仙救苦丹多用於治療脾胃虛弱、氣血不足等症,甘草的補益作用可提升藥效,促進患者的恢復。
因此,甘草在會仙救苦丹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不僅調和藥性,更能增強藥效,促進患者的康復。
會仙救苦丹方中加入寒水石,主要原因如下:
- 清熱瀉火: 寒水石性寒,味甘,入肺、胃經,具有清熱瀉火、解毒消腫的功效。方中加入寒水石,旨在清熱解毒,緩解因熱毒內蘊引起的發熱、口渴、咽痛、便祕等症狀。
- 利濕通淋: 寒水石亦具利濕通淋之效,可幫助排出體內濕熱,治療小便不利、淋痛等症狀。會仙救苦丹常用於治療熱毒壅盛、濕熱下注引起的諸症,故加入寒水石可加強利濕通淋的效果。
「會仙救苦丹」方劑中使用白僵蠶,主要基於其祛風止痙、化痰散結的功效。
白僵蠶為僵蠶的乾燥幼蟲,性寒,味辛,入肝經。其具有疏散風熱、化痰止咳、清熱解毒等功效,對於風熱痰阻、驚癇抽搐、中風口歪等病症有較好的療效。
在會仙救苦丹中,白僵蠶與其他藥物配合使用,可協同作用,達到清熱解毒、化痰止痙、鎮驚安神的效果,進而治療小兒驚癇、癲癇、中風等病症。
會仙救苦丹中包含砂仁,主要因其具有以下功效:
- 行氣止痛: 砂仁性溫味辛,入脾胃經,能行氣散寒,溫中和胃,對於寒凝氣滯所致的胃脘疼痛、腹痛、嘔吐等症狀,具有良好的緩解作用。
- 健脾開胃: 砂仁能增進食慾,促進消化,對於脾胃虛弱、食慾不振、消化不良等症狀,有一定的調理功效。
會仙救苦丹以砂仁作為其中一味藥材,可起到行氣止痛、健脾開胃的作用,進一步提高藥方療效。
會仙救苦丹中包含茯苓,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利水滲濕:茯苓味甘淡性平,入脾、腎經,具有利水滲濕之效,能改善水濕停滯所致的各種症狀,如水腫、小便不利等。會仙救苦丹主治脾胃濕熱、水腫、小便不利等症,茯苓的利水滲濕作用可有效緩解這些症狀。
- 健脾益氣:茯苓還具健脾益氣之效,能增強脾胃的運化功能,促進水液代謝,改善因脾虛導致的消化不良、乏力等症狀。會仙救苦丹亦有健脾益氣的功效,茯苓的加入可增強整體藥效。
會仙救苦丹中包含貫眾,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 驅蟲止痢:貫眾性寒,善於殺蟲止痢,對於腸道寄生蟲感染引起的腹痛、腹瀉等症狀有顯著療效。會仙救苦丹主治腸胃積熱、蟲積腹痛、瀉痢不止等症,貫眾的驅蟲止痢作用可有效改善病症。
- 清熱解毒:貫眾除了驅蟲之外,也具備清熱解毒的功效,對於熱毒蘊結、發熱煩躁等症狀有一定的治療作用。會仙救苦丹中常配合其他清熱解毒藥材,貫眾的加入可以增強方劑的整體療效。
會仙救苦丹中加入麝香,主要基於其以下兩方面藥理作用:
- 開竅醒神,回陽救逆: 麝香氣味辛香,性溫,入心、脾、肝經,能開竅醒神,回陽救逆。對於因寒邪侵襲、氣血瘀滯導致的昏迷、厥逆、神志不清等症,具有較好的治療效果。
- 活血化瘀,消腫止痛: 麝香能活血化瘀,消腫止痛,對於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等症,也能起到較好的治療作用。
因此,會仙救苦丹中加入麝香,可以增強其開竅醒神、回陽救逆、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作用,從而提高治療效果。
「會仙救苦丹」方劑中含有硼砂,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 清熱解毒: 硼砂性寒,具有清熱解毒之效,可用於治療熱毒蘊結所致的瘡瘍腫毒、咽喉腫痛等症狀。方劑中加入硼砂,可增強其清熱解毒功效。
- 消腫止痛: 硼砂亦有消腫止痛的作用,能有效緩解炎症反應,減少疼痛。此特性對於治療由熱毒引起的疼痛性疾病,如牙痛、耳痛等,具有一定的輔助療效。
會仙救苦丹是一種傳統的中藥方劑,主要用於調理身體和緩解病症。在其組成中,象牙被視為重要成分之一,其使用有著深厚的歷史背景。象牙本身具有滋陰潤燥、清熱解毒的特性。根據中醫理論,象牙被認為能夠幫助平衡人體的陰陽,特別適合用於治療因陰虛導致的熱病、煩躁、口渴等症狀。
此外,象牙還具有寧心安神的作用,能夠幫助緩解焦慮和緊張,促進心理健康。這在當今快節奏的生活中尤為重要,因為很多現代疾病都與壓力和焦慮有關。象牙的成分也含有礦物質和微量元素,有助於強健骨骼和牙齒,利於提高人體的免疫力。因此,會仙救苦丹中的象牙不僅增強了療效,還豐富了藥方的整體作用,體現了中醫藥學對自然資源的深刻理解與運用。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會仙救苦丹」組成及功效介紹:
甘草:性味甘平,歸脾、肺、心經,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等功效,適用於治療熱毒瘡瘍、咽喉腫痛、中毒、心氣不足、脾氣虛弱、熱毒發熱、口渴、咳嗽、痺痛、泄瀉、咽喉腫痛、口腔潰瘍、肺熱咳嗽、痰多氣喘、咽喉腫痛、口瘡、胃炎、十二指腸潰瘍等症狀。
茯苓:性平,味甘淡,歸脾、胃、心經,具有利水消腫、利水滲濕、清熱利尿、祛風除濕、安胎、健脾胃、補血、安神等功效。茯苓可以促進小便的生成和排出,幫助排除體內多餘的水分,適用於水腫、尿路感染、膀胱炎、腎炎等症。茯苓還可以祛風除濕,適用於風濕痹痛、關節炎、水腫等症。茯苓還可以安胎,適用於孕婦水腫、先兆流產等症。茯苓還可以健脾胃,適用於脾虛諸證,虛弱、食少納呆、倦怠乏力等症。茯苓還可以補血,適用於氣血兩虛、面色蒼白、頭暈目眩等症。茯苓還可以安神,適用於失眠、多夢等症。
白僵蠶:性辛、寒,入肝、肺經,具有平肝息風、祛風除濕、止咳化痰、清熱解毒、清肺熱利咽、散結等功效,可治療肝風上擾、眩暈、頭痛、目赤翳障、風濕性關節炎、腰腿痛、咳嗽、痰多、肺熱咳嗽、咽喉腫痛、口瘡、癰腫、疔瘡、症瘕、痛症等症狀。
砂仁:性溫味辛,入脾、胃、腎經,具有燥濕、芳香化濕、理氣行氣、止瀉、安胎、健脾胃等傳統代功效,主治濕濁中阻、脘痞不飢、脾胃虛寒、嘔吐泄瀉、妊娠惡阻、胎動不安、腹瀉、腹部不適、氣滯妊娠惡阻、胎動不安、脾虛濕滯、中焦氣滯之證、胃脘脹滿、噁心嘔吐等症狀。
麝香:具有開竅醒神、活血化瘀、利水消腫、通經絡、解酒毒、清熱解毒、順胎產等傳統代功效,可治療閉證神昏、溫病熱陷心包、小兒驚風、中風痰厥、血瘀經閉、癥瘕、心腹暴痛、跌打損傷、風寒濕痹、水腫、浮腫、排尿 、經絡不通、氣血凝滯、胸痹心痛、脘腹疼痛、月經不調、痛經、閉經、酒醉不醒、瘡瘍腫毒、咽喉腫痛、難產、死胎、胞衣不下等症。
貫眾:性寒、味苦,具有清熱瀉火、止血、散風熱、清熱解毒、解毒、清熱涼血、驅蟲殺蟲、活絡止痛、補益肝腎等功效,貫眾可以清熱解毒,幫助清除體內的毒素和有害物質。對於急慢性病毒性肝炎、腸道感染等疾病有一定的輔助治療作用。貫眾還能活絡止痛、清熱解毒、消腫止痛,適用於頭痛、牙痛等疼痛。此外,貫眾還有降低血壓、血糖的作用,保護心血管健康。
寒水石:性涼味辛,歸心、肺、肝、腎經,具有清熱瀉火、利竅、消腫之功,用於熱病壯熱煩渴、咽喉腫痛、瘡癤癰疽、燙傷等症。
硼砂:性寒,味甘鹹,入心、肝、胃、肺經,具有清熱瀉火、解毒生肌、清熱解毒、止咳化痰、外用消腫止痛、清熱消痰等功效。
總結: 中藥方劑「會仙救苦丹」的主要成分是甘草、寒水石、白僵蠶、砂仁、茯苓、貫眾、麝香、硼砂、象牙,具有清熱解毒、清熱瀉火、活血化瘀、利水消腫、止咳化痰、安胎、健脾胃、補血、安神等功效。該方劑主要用於治療咽喉閉塞不通,妨礙飲食吞嚥,魚骨刺等症狀。
傳統服藥法
揀甘草1兩,寒水石(燒)1兩,烏魚骨1兩,白僵蠶1兩,縮砂仁(炒)半兩,白茯苓半兩,貫眾半兩,麝香少許,南硼砂1錢,象牙(末)1錢。
上為細末木,重羅,面糊為丸,如雞頭子大,用朱砂為衣。
每服1丸,噙化咽津。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宣通肺氣、化痰散結的功效,但陰虛火旺者慎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會仙救苦丹, 出處:《普濟方》卷六十二引《聖惠》。 組成:揀甘草1兩,寒水石(燒)1兩,烏魚骨1兩,白僵蠶1兩,縮砂仁(炒)半兩,白茯苓半兩,貫眾半兩,麝香少許,南硼砂1錢,象牙(末)1錢。 主治:咽喉閉塞不通,有妨咽物。骨鯁。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