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音丸

LEI YIN W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回生集》卷上

熱性指數

30

寒性指數

6

複方歸經比例

胃經 19%
脾經 17%
腎經 13%
肝經 12%
肺經 12%
大腸經 11%
心經 4%
三焦經 3%
小腸經 1%
心包經 1%
膽經 1%
胃經
脾經
腎經
肝經
肺經
大腸經
心經
三焦經
小腸經
心包經
膽經

最後更新日:2024-02-03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雷音丸」,主要成分有巴豆、砂仁、大黃、乾薑、木香、豬牙皁、甘草等七味藥物組成。

巴豆性味苦、辛,歸大腸經,具有峻下逐水、清肺熱利咽、活絡止痛、溫裡溫中、理氣行氣、消食化積等功效。傳統上用於治療寒邪食積、胸腹脹滿急痛、大便不通、泄瀉痢疾、水腫腹大、痰飲喘滿、喉風喉痹、癰疽、惡瘡疥癬、急性、慢性腸炎、慢性痢疾、急性闌尾炎、瘡瘍、腫毒、皮膚瘙癢等症狀。

砂仁性溫味辛,入脾、胃、腎經,具有燥濕、芳香化濕、理氣行氣、止瀉、安胎、健脾胃等傳統代功效。主治濕濁中阻、脘痞不飢、脾胃虛寒、嘔吐泄瀉、妊娠惡阻、胎動不安、腹瀉、腹部不適、氣滯妊娠惡阻、胎動不安、脾虛濕滯、中焦氣滯之證、胃脘脹滿、噁心嘔吐等症狀。它芳香健胃,增強胃腸蠕動,促進胃液分泌,緩解胃脘脹滿、噁心嘔吐等症狀。

大黃具有清熱利尿、瀉下、止血、活血化瘀、清熱解毒、降氣、清熱涼血、清熱瀉火等功效。大黃清熱利尿,可治療實熱便祕、積滯腹痛、瀉痢不爽、濕熱黃疸。大黃瀉下,可治療熱結便祕、實熱結而兼氣血虛虧、脾陽不足、冷積便祕、濕熱痢疾初起、食積腹痛等症。大黃止血,可治療血熱妄行所致之吐血、衄血等症。大黃活血化瘀,可治療產後瘀阻腹痛、惡露不盡、瘀血腫痛等症。大黃清熱解毒,可治療實熱便祕、積滯腹痛、瀉痢不爽、濕熱黃疸、血熱吐衄、目赤、咽腫、腸癰腹痛、癰腫疔瘡、瘀血經閉、跌打損傷、水火燙傷等。大黃降氣,可治療腹痛、脹氣、嘔吐等消化系統問題。大黃清熱涼血,可治療血熱妄行之吐血、咳血、衄血等症。大黃清熱瀉火,能使感染所致發熱患者和致熱動物體溫明顯降低。

乾薑性溫、味辛,具有溫經散寒、溫裡溫中、補陽、止瀉、止血、破血消癥、健脾胃、溫化寒痰、活絡止痛等功效。主要用於治療感冒、腹痛、腰痛、脾胃寒證、消化不良、腹瀉、吐血、便血、崩漏、經血不調、痛經、月經過多、咳嗽氣喘痰多清稀等病症。乾薑不僅具有藥用價值,還可以作為日常食品添加,具有促進消化、增強食慾、消炎止痛、促進血液循環等作用。

木香性溫、味辛,歸脾、胃、大腸經,具有溫裏溫中、行氣止痛、消食化積、理氣行氣、止瀉、健脾健脾止咳平喘、疏肝解鬱等功效。木香主要用於治療胸腹脹滿、嘔吐腹瀉、腹脹滿痛、脾胃不和、氣滯血瘀、濕熱瀉痢、裡急後重、脾虛食少、消化不良、風寒咳嗽、哮喘、情志不舒、鬱鬱寡歡等證狀。

豬牙皁具有破血消癥、活絡止痛、化瘀消腫、行氣止痛、溫裡溫中等功效。臨牀上,豬牙皁用於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等症狀。

甘草性味甘平,歸脾、肺、心經,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等功效。臨牀上,甘草可適用於治療熱毒瘡瘍、咽喉腫痛、藥物中毒、心氣不足、脾氣虛弱、熱毒發熱、口渴、咳嗽、痺痛、泄瀉、咽喉腫痛、口腔潰瘍、肺熱咳嗽、痰多氣喘、咽喉腫痛、口瘡、胃炎、十二指腸潰瘍等症狀。

中藥方劑「雷音丸」具有通便、消積、利尿、止痛等功效,主治水臌、酒積、食積等症狀。

傳統服藥法


乾薑(炒)、巳豆皮各等分。
散氣消滿。
上為細末,面糊為丸,如綠豆大,百草霜為衣。
每服50丸,滾白水送下。

方劑組成解釋


雷音丸由巴豆、砂仁、大黃、乾薑、木香、豬牙皂、甘草等中藥組成。巴豆具有行氣破積、消腫下氣的功效。砂仁具有行氣和胃、消食化積的功效。大黃具有瀉下通便、清熱解毒的功效。乾薑具有溫中散寒、止嘔止痛的功效。木香具有行氣止痛、消食化積的功效。豬牙皂具有行氣破積、消腫下氣的功效。甘草具有緩急和中、調和諸藥的功效。雷音丸具有行氣破積、消腫下氣的功效,可以用於治療水臌、酒積、食積等疾病。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雷音丸具有一定的毒性,孕婦、小孩、體弱者慎用。

相關疾病


慢性肝硬化

相同名稱方劑


雷音丸, 出處:《良朋匯集》卷二。 組成:乾薑(炒)、巴豆皮各等分。 主治:散氣消滿。主治:腹大如鼓,已下幾次不癒者。

雷音丸, 出處:《回生集》卷上。 組成:巴豆2兩(去仁不用,隻用豆皮,每豆2兩,可得皮3-4錢,微炒黃色,萬不可用豆仁1粒),縮砂仁1兩(炒),川大黃3錢(半生半炒),乾薑3錢(炒黑),廣木香3錢(炒黑),牙皂2個(去筋,炒),甘遂1錢5分(以甘草水浸3日,日換1次,看水無黑色爲度,然後用面包,向火煨之,面俱黃色而止)。 主治:水臌,酒積,食積。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