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丹

TAI YANG D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活人方》卷一

熱性指數

31

寒性指數

3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20%
心經 15%
腎經 15%
肝經 13%
脾經 12%
膀胱經 10%
膽經 7%
胃經 2%
肺經
心經
腎經
肝經
脾經
膀胱經
膽經
胃經

最後更新日:2024-02-03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太陽丹」是一種具有溫散寒、發汗解表、溫經散寒等功效的中藥方劑。其組成為細辛、麻黃、乾薑、桂枝、附子。

細辛具有辛溫散寒、發汗解表、祛風除濕、開竅、止咳化痰、活絡止痛的功效,可治風寒感冒、頭痛、牙痛、鼻淵等症狀。

麻黃性辛溫,具有發汗解表、利水消腫、止咳平喘、散風寒等功效。其中,發汗解表是麻黃的主要功效,常用於治療風寒感冒等表證疾病;利水消腫可治療風寒表實證所致之水腫、小便不利;止咳平喘則用於治療外邪侵襲、肺氣不暢所致之喉癢咳嗽、咯痰不爽、或咳嗽緊迫、胸悶、氣喘等症;此外,麻黃還能散風寒,常用於治療風寒感冒等表證疾病。

桂枝性溫味辛,具有發汗解表、祛風除濕、溫經、散風寒、通經絡、活絡止痛、止嘔、活血化瘀、提振胸陽等功效。桂枝常與其他中藥材搭配使用,以增強藥效。桂枝主要用於治療風寒感冒、水腫、痛經、血瘀等症狀。

附子,辛、甘,大熱,有毒,入肺、腎經,具有溫裡溫中、散寒止痛、回陽救逆之功。附子能溫暖身體,促進血循,增強心臟功能,加速新陳代謝,排毒。此外,附子能補腎陽、益火消陰,治療腎陽虛寒性陽萎宮冷、腰膝冷痛、夜尿頻多等症。另外,附子還能活絡止痛,治療寒邪內侵之胃腹疼痛、洩瀉,以及寒濕阻絡之痹痛。

乾薑性溫、味辛,具有溫經散寒、溫裡溫中、補陽、止瀉、止血、破血消癥、健脾胃、溫化寒痰、活絡止痛等功效。主要用於治療感冒、腹痛、腰痛、脾胃寒證、消化不良、腹瀉、吐血、便血、崩漏、經血不調、痛經、月經過多、咳嗽氣喘痰多清稀等病症。乾薑不僅具有藥用價值,還可以作為日常食品添加,具有促進消化、增強食慾、消炎止痛、促進血液循環等作用。

「太陽丹」具有溫散寒、發汗解表、溫經散寒等功效,可治療寒邪暴中、頭痛寒戰、嘔吐腹痛、身冷無汗等症狀。

傳統服藥法


大川烏(炮)1兩,石膏(煅)2兩,白芷1兩,甘菊1兩。
上為末,蜜和面糊為丸,朱砂、羌活1兩,甘草2兩,細辛5錢為衣。
每服80丸,淡薑湯送下。
方中朱砂用量原缺。

方劑組成解釋


細辛辛溫,能發散風寒,通達經絡,散寒止痛。麻黃辛溫發散,能解表散寒,宣肺平喘。乾薑辛溫,能溫中散寒,止嘔止痛。桂枝辛溫,能解表散寒,溫經通絡。附子辛溫,能回陽救逆,溫經止痛。諸藥合用,共奏發散風寒,解表散寒,溫經止痛之功。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太陽丹性溫熱,有發散解表的作用,因此不宜在感冒初期使用,以免加重病情。此外,該方含有附子,有一定的毒性,因此孕婦、小孩、體弱者慎用。

相關疾病


嘔吐腹痛胰臟炎心內膜炎原發性高血壓心包炎心肌炎低血壓慢性腎衰竭細菌性食物中毒口咽惡性腫瘤(口腔癌)喉聲門之惡性腫瘤(喉癌)鼻咽惡性腫瘤(鼻咽癌)梅尼爾氏病風濕性心臟病二尖瓣狹窄高血壓性心臟病高血壓性腎臟病心臟衰竭暈眩

相同名稱方劑


太陽丹, 出處:《普濟方》卷四十六引《海上方》。 組成:石膏1斤,川芎1兩,白芷1兩,甘草1兩,腦子2兩。 主治:頭風。

太陽丹, 出處:《異授眼科》。 組成:大川烏(炮)1兩,石膏(煅)2兩,白芷1兩,甘菊1兩。 主治:雷頭風,太陽穴疼痛者。

太陽丹, 出處:《證治要訣類方》卷四引《局方》。 組成:川烏、南星等分。 主治:偏正頭風作痛,痛連於腦,常如牽引之狀,發則目不可開,眩暈不能擡舉。

太陽丹, 出處:《活人方》卷一。 組成:北細辛5錢,麻黃5錢(去節),乾薑2錢5分,桂枝2錢5分,附子1錢5分。 主治:培補脾腎陽和之氣,溫散表裏寒濕之邪。主治:寒邪暴中,頭痛寒戦,嘔吐腹痛,身冷無汗。

太陽丹, 出處:《局方》卷二(紹興續添方)。 組成:腦子2兩(别研),川芎1斤,甘草1斤,白芷1斤,石膏(别研)2斤,大川烏(炮,去皮臍)1斤。 主治:傷寒感風氣積,偏正夾腦一切頭疼;及風壅痰盛,咽膈不利者。腦寒之病,皆因邪攻於上焦,令人頭痛,晝夜引痛,不能安寧。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