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金皮散

ZI JIN PI S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得效》卷十八

熱性指數

19

寒性指數

10

熱/寒比例

偏熱 (1.90)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21%
肝經 16%
肺經 14%
心經 11%
腎經 11%
胃經 9%
心包經 4%
膀胱經 4%
膽經 2%
大腸經 2%
脾經
肝經
肺經
心經
腎經
胃經
心包經
膀胱經
膽經
大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5-01-23

方劑組成解釋

紫金皮散中包含紫金皮,原因如下:

  1. 藥性相合: 紫金皮味苦、辛,性寒,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的功效。此方旨在清熱解毒,涼血止血,故以紫金皮為君藥,引領藥效。
  2. 主治相符: 紫金皮擅治熱毒血瘀所致的各種出血症狀,如外傷出血、熱毒瘡瘍、吐血、衄血等。紫金皮散的臨牀應用也主要針對此類症狀,因此選用紫金皮為主要藥材,以達標本兼治之效。

紫金皮散中加入天南星,主要是基於其燥濕化痰、祛風止痙的功效。

天南星性溫,味辛,入肺、脾經。其燥濕化痰之功,可有效化解痰濕凝滯,而祛風止痙之效則能緩解痙攣抽搐。

對於痰濕壅盛、風痰上擾所致的咳嗽、哮喘、口眼歪斜等病症,天南星可發揮其獨特療效,與其他藥材協同作用,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紫金皮散中加入半夏,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燥濕止癢: 半夏味辛性溫,具有燥濕止癢的功效,能有效抑制皮膚濕疹、瘙癢等症狀,與方中其他藥材協同作用,達到清熱燥濕、止癢消腫的目的。
  2. 降逆止嘔: 半夏性寒,能降逆止嘔,緩解因濕邪困脾導致的胃氣上逆、噁心嘔吐等症狀。紫金皮散中加入半夏,有助於改善患者因濕疹引發的消化不良等症狀。

總而言之,半夏在紫金皮散中既能燥濕止癢,又能降逆止嘔,對於濕疹引起的皮膚瘙癢、胃氣不適等症狀具有較好的療效。

紫金皮散中加入黃柏,主要基於其清熱燥濕、瀉火解毒的功效。

  1. 清熱燥濕: 黃柏性寒,入腎、膀胱經,能清泄下焦濕熱,對於因濕熱蘊結所致的濕疹、皮膚瘙癢、潰瘍等症狀,具有顯著療效。
  2. 瀉火解毒: 黃柏苦寒,能瀉肺胃之火,並具有解毒功效,可治療熱毒熾盛所致的瘡瘍、腫毒等。

因此,黃柏在紫金皮散中,一方面可清熱燥濕,另一方面可瀉火解毒,共同達到治療皮膚病的效果。

紫金皮散中包含烏頭,乃因其具有祛風散寒、止痛之功效。

烏頭性溫,味辛,入肺、腎經,為治風寒濕痺、疼痛之要藥。其辛散之性,可驅除寒邪,通經絡,散瘀血;其溫通之性,可溫煦陽氣,止痛定痛。

紫金皮散主治風寒濕痺,肢節疼痛,故以烏頭為君藥,以發揮其祛風散寒、止痛之功效,並輔以其他藥物,共奏療效。

紫金皮散中加入川芎,主要是利用其活血化瘀、行氣止痛的功效。

川芎味辛、性溫,入肝、膽經,具有活血化瘀、行氣止痛、通竅開鬱的功效。 紫金皮散多用於治療因血瘀氣滯導致的各種皮膚病,例如濕疹、皮炎、瘡瘍等。 川芎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血液供應,加速炎症消退,並能疏通經絡,解除氣滯,從而達到治療目的。

紫金皮散中加入當歸,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活血化瘀: 當歸性溫,味甘辛,入心、肝、脾經。其具有活血化瘀、調經止痛、補血養血的功效。紫金皮散主治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等症,而當歸的活血化瘀作用可以促進瘀血消散,減輕腫痛。
  2. 補血滋陰: 當歸具有補血滋陰的作用,可以改善因血虛所致的頭暈目眩、面色蒼白、心悸氣短等症狀。紫金皮散中可能包含一些耗血傷陰的藥材,而當歸的補血滋陰作用可以起到平衡作用,避免藥物過於燥烈。

因此,紫金皮散中加入當歸,既可以促進活血化瘀,又可以補血滋陰,從而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紫金皮散中包含烏藥,主要基於其 行氣止痛 的功效。烏藥味辛、溫,入肝、脾經,具有 行氣止痛、溫中止嘔、燥濕化痰 的作用。

方中以烏藥配伍其他藥材,例如紫金皮、川芎等,旨在疏肝理氣,活血止痛,治療因氣滯血瘀導致的 胸痛、腹痛、月經不調 等症狀。烏藥的加入可 促進氣血運行,緩解疼痛,改善症狀,達到整體療效。

紫金皮散中加入白芷,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疏散風熱,消腫止痛: 白芷性溫,味辛,入肺、胃經,具有疏散風熱、消腫止痛的功效。紫金皮散以治療瘡瘍、溼疹等皮膚病爲主,白芷可清熱解毒,消腫止痛,改善皮膚炎症症狀。

2. 宣通鼻竅,通鼻止涕: 白芷還具有宣通鼻竅、通鼻止涕的作用,可用於治療鼻塞、流涕等症狀。紫金皮散中加入白芷,可有效改善因皮膚病引起的鼻塞、流涕等症狀,提高治療效果。

紫金皮散中包含補骨脂,主要原因如下:

  1. 溫陽散寒,祛風止癢: 補骨脂性溫,味辛,具有溫陽散寒、祛風止癢之效,能有效改善因寒濕凝滯引起的皮膚瘙癢、皮疹等症狀,與紫金皮散治療濕疹、銀屑病等皮膚病的功效相符。
  2. 活血化瘀,消腫止痛: 補骨脂亦具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作用,可促進血液循環,加速皮膚組織修復,有助於減輕濕疹、銀屑病等皮膚病引起的紅腫、疼痛等症狀。

紫金皮散中加入劉寄奴,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疏肝理氣止痛:劉寄奴味苦性寒,具有疏肝理氣、活血止痛的功效。紫金皮散多用於治療肝鬱氣滯、血瘀疼痛的病症,如胸脅疼痛、乳房脹痛、月經不調等,劉寄奴的加入可有效緩解肝氣鬱結,促進氣血運行,達到止痛的效果。
  2. 清熱解毒消腫:劉寄奴還具有一定的清熱解毒、消腫止痛作用。紫金皮散中常配合其他清熱解毒藥物,共同發揮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作用,針對一些伴有熱毒的疼痛病症,例如疔瘡腫毒、乳癰等,有較好的療效。

紫金皮散中加入川牛膝,主要考量其兩方面的藥性:

一、活血通絡:川牛膝性溫,味苦甘,入肝、腎經,具有活血通絡、消腫止痛之效。紫金皮散主治跌打損傷、瘀血腫痛,而川牛膝的活血通絡作用可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組織的血液供應,有助於消散瘀血,緩解疼痛。

二、利水消腫:川牛膝亦具利水消腫之功,能促進體內水液代謝,降低組織水腫,進一步幫助消散瘀血,減輕局部腫脹,促進傷口癒合。

因此,紫金皮散中加入川牛膝,可發揮活血通絡、利水消腫的雙重作用,增強其治療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的效果。

紫金皮散中加入桑白皮,是基於其利水消腫止咳化痰的功效。桑白皮性寒,味甘,歸肺、膀胱經,具有清肺熱、利水消腫、止咳化痰的功效。

在紫金皮散中,桑白皮主要發揮利水消腫的作用,幫助去除體內水濕,緩解因濕熱阻滯所致的腫脹、疼痛等症狀。同時,桑白皮還能止咳化痰,清除肺熱,緩解咳嗽、痰多等症狀。

因此,桑白皮在紫金皮散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配合其他藥材,共同達到清熱利濕、止咳化痰的效果。

主治功效


紫金皮散主治功效分析

主治病症

根據古文記載,紫金皮散主要用於治療以下病症:

  • 跌打損傷、瘀血腫痛: 這是紫金皮散最主要的功效,適用於各種原因造成的跌打損傷,包括內傷和外傷。例如:
    • 《奇效良方》:「治打撲傷折,內損肺肝。」
    • 《世醫得效方》:「治一切打撲損傷,金刃箭鏃浮腫,用此效。」
    • 《醫方選要》:「紫金皮散,治打撲傷損,金刀箭鏃傷,傷處浮腫用此。」
    • 《証治準繩‧瘍醫》:「紫金皮散,治打撲傷損,金刃、箭鏃傷處浮腫用此。」
    • 《証治準繩‧瘍醫》:「大紫金皮散,治打撲傷折,內損肺肝。」
  • 金瘡、箭傷: 除了跌打損傷,紫金皮散也可用於金屬利器造成的傷口,如刀傷、箭傷等。
    • 《奇效良方》:「治打撲傷損,金刀箭鏃,傷處浮腫,用此。」
    • 《世醫得效方》:「治一切打撲損傷,金刃箭鏃浮腫,用此效。」
    • 《醫方選要》:「紫金皮散,治打撲傷損,金刀箭鏃傷,傷處浮腫用此。」
    • 《証治準繩‧瘍醫》:「紫金皮散,治打撲傷損,金刃、箭鏃傷處浮腫用此。」
  • **傷口浮腫:**紫金皮散能有效減輕外傷導致的局部腫脹。
    • 《奇效良方》:「治打撲傷損,金刀箭鏃,傷處浮腫,用此。」
  • 內傷肺肝,嘔血不止: 針對內傷導致的瘀血、嘔血等症狀,紫金皮散也有一定的療效。
    • 《世醫得效方》:「治打撲傷折,內損肺肝,嘔血不止,或瘀血停積於內,心腹脹悶。」
  • 傷筋斷骨: 紫金皮散有續筋接骨之效。
    • 《証治準繩‧瘍醫》:「白膠香散,治皮破筋斷。」
    • 《証治準繩‧瘍醫》:「治傷斷筋骨續筋方」
  • 傷風: 頭部受傷後,可能導致傷風,紫金皮散可以減輕症狀。
    • 《世醫得效方》:「或頭破傷風,亦用紫金皮散加皂角、黃柏皮敷之,立退。」

治療原理

紫金皮散的治療原理主要基於以下幾個方面:

  1. 活血化瘀: 方中多味藥材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例如:

    • 川芎、當歸: 活血行氣,為治療瘀血證的常用藥。
    • 降真香、蒲黃、桃仁: 均有活血化瘀之功。
    • 大黃、朴硝: 瀉下通便,有助於排出體內瘀血。
    • **劉寄奴、赤芍藥、紅花、蘇木、澤蘭:**活血化瘀。
  2. 消腫止痛:

    • 紫金皮: 消炎止痛,是方中的主藥。
    • 黃柏: 清熱燥濕,消腫止痛。
    • 川芎、烏藥: 行氣止痛。
    • **川牛膝、無名異:**活血祛瘀,通絡止痛。
    • **琥珀:**活血散瘀,定驚安神。
  3. 續筋接骨:

    • 補骨脂: 補腎強骨。
    • 續斷: 補肝腎,續筋骨。
    • 白膠香: 治皮破筋斷。
    • **旋覆根:**治傷斷筋骨續筋方。
  4. 清熱解毒:

    • 黃柏: 清熱解毒。
    • **生地黃:**清熱涼血。
  5. 祛風散寒:

    • 南星、半夏: 燥濕化痰。
    • 草烏、川烏: 溫經散寒,祛風除濕。
    • 白芷: 發汗解表,除風濕痹。
  6. 疏肝理氣

  • **烏藥:**疏肝理氣,調經止痛。
  1. 補益肝腎
  • **杜當歸:**補益肝腎。
  1. 清心
  • 柴胡、黃芩、梔子: 清心。
  1. 利水通淋
  • **木通:**利水通淋。

總結: 紫金皮散通過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續筋接骨、清熱解毒、祛風散寒等多種功效的協同作用,達到治療跌打損傷、金瘡箭傷等病症的目的。其藥物組成多樣,兼顧了外傷的各個方面,是一個療效顯著的經典方劑。

傳統服藥法


紫金皮(醋炒)、天南星、半夏、黃柏(鹽炒)、草烏(炮)、川烏(炮)、川芎(茶水炒)、川當歸(煨)、杜當歸、烏藥、川白芷(鹽水炒)、破故紙、劉寄奴、川牛膝、桑白皮各等分。皮熱甚,加黃柏皮、生地黃各5錢。
上為末。
生薑、薄荷汁兼水調敷腫處或傷處。有瘡口者,勿封其口,四邊用此敷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可用於治療一切打撲損傷、金刃、箭鏃傷,浮腫。但孕婦慎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紫金皮散, 出處:《得效》卷十八。 組成:紫金皮(醋炒)、天南星、半夏、黃柏(鹽炒)、草烏(炮)、川烏(炮)、川芎(茶水炒)、川當歸(煨)、杜當歸、烏藥、川白芷(鹽水炒)、破故紙、劉寄奴、川牛膝、桑白皮各等分。 主治:一切打撲損傷、金刃、箭鏃傷,浮腫。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